楊彥芝 楊柳
摘要:目的 觀察心臟康復護理應(yīng)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予以心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心功能、6分鐘步行距離(6MWT)、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滿意度以及再入院率。結(jié)果 觀察組護理后LVEF、SV、SVI、6MWT高于對照組,LVESV、LVEDV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后SAS、SDS、MLHF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心臟康復護理應(yīng)用于CHF患者護理中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減輕其負性心理,降低再入院率。
關(guān)鍵詞:心臟康復護理;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6MWT;生活質(zhì)量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為多種心臟疾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具有病情復雜、易反復、死亡率高等特點。現(xiàn)有相關(guān)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CHF是導致我國人民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之一[1];而且在該病癥治療期間,對患者家庭經(jīng)濟可造成較大壓力,再加上疾病折磨,更易加重患者身心負擔,長此以往,會不斷加重患者身心壓力,并使其出現(xiàn)疲乏、活動量降低、呼吸困難等癥狀,大大降低患者生活品質(zhì)。因而針對CHF患者除了臨床治療干預外,配合科學的護理指導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分析心臟康復護理用于CHF患者護理中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CHF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48~75歲,平均年齡(59.87±6.52)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77±1.36)年;心功能分級為Ⅱ、Ⅲ、Ⅳ級分別21例、19例、2例。觀察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59.91±6.82)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5.75±1.41)年;心功能分級為Ⅱ、Ⅲ、Ⅳ級分別20例、18例、4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可比。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2]中關(guān)于CHF的診斷標準,且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介于Ⅱ~Ⅳ級,能夠配合規(guī)范化藥物治療;癥狀基本穩(wěn)定;患者及家屬對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嚴重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病等致命性疾?。话柎暮DY;運動禁忌;半年內(nèi)有介入及手術(shù)計劃;重癥全身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護理
在患者入院后以口頭宣教的形式為其講解CHF相關(guān)知識,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同時結(jié)合患者病情與認知理解能力為其提供藥物指導、飲食指導及運動指導等。
1.2.2 觀察組予以心臟康復護理
(1)宣教。收治患者后,通過發(fā)放宣教手冊、床邊一對一講解、視頻宣教、集體宣教、健康講座等多種途徑詳細為患者與家屬講解CHF相關(guān)知識,包含疾病誘因、病情特點、治療措施、飲食要求、生活護理等多方面內(nèi)容,強化患者與家屬的疾病認知,調(diào)動患者主觀能動性,鼓勵其積極參與到疾病防護中來。
(2)心理干預。動態(tài)評估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結(jié)合其實際心理狀態(tài)與認知理解能力,主動采取適宜的方式與患者溝通交流,溝通中保持溫和的語氣、真摯的態(tài)度,予以患者積極的精神鼓勵,幫助其減輕恐懼、不安、焦慮等負性情緒,強化其治療信心。
(3)飲食干預。指導患者以低鹽、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飲食為主,針對合并水腫者,需指導其嚴格控制鈉鹽攝入;針對伴有糖尿病者,需指導其嚴格控制糖攝入;針對排便不暢者,需指導其以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為主,促進排便,以免用力排便過度增加心臟負擔。
(4)運動干預。依據(jù)患者心功能分級制定循序漸進的干預方案:運動指導時間為每日上午查房后,針對Ⅱ級病例,指導其進行全套CHF康復操,3次/d,10~15 min/次,并于病室內(nèi)步行,3次/d,10~15 min/次。針對Ⅲ級病例,全套CHF康復操,2次/d,10~15 min/次。針對Ⅳ級病例,每日腹式呼吸3次,10~15 min/次。以上均為住院期間的運動方案,患者離院后通過微信分享康復操正確鍛煉方式,囑咐患者每日進行2次全套CHF康復操鍛煉,10~15 min/次;室外步行2次/d,10~15 min/次,每次運動前需進行心率、呼吸、血壓等測量,在身體允許的條件下運動,一旦出現(xiàn)心悸、氣喘等癥需及時停止。
康復操具體動作如下。①預備動作:腹式深呼吸。②頭部運動:端坐、叉腰,頭部前后左右依次側(cè)屈并還原,左右各1周。③肩帶與上肢運動:端坐,自然下垂雙手,肩部進行上舉活動。④四肢運動(上):平躺或坐位,伸直雙腿,以順逆時針或正反向活動雙臂、雙腿;四肢運動(下):平躺,屈膝,雙手在身體兩側(cè)自然放置,進行腿部運動。⑤軀體運動:端坐,雙手在身體兩側(cè)自然放置,進行手臂與手指活動。
兩組持續(xù)干預1個月。
1.3 觀察指標
(1)心功能、6分鐘步行距離(6MWT):心功能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左心室收縮期末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張期末容量(LVEDV)、每搏輸出量(SV)、每搏指數(shù)(SVI)。
(2)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采用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估心理狀態(tài),明尼蘇達心力衰竭生活質(zhì)量問卷(MLHFQ)評估生活品質(zhì),總計21個條目,每項0~5分,總計0~105分,評分越高生活質(zhì)量越差。
(3)滿意度、再入院率:發(fā)放醫(yī)院自制滿意度問卷,總計100分,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三個維度,分別對應(yīng)<60分、61~80分、>80分,評分越高滿意度越好。同時統(tǒng)計6個月內(nèi)患者再入院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兩組心功能、6MWT比較
護理前,兩組LVEF、LVESV、LVEDV、SV、SVI、6MWT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LVEF、SV、SVI、6MWT高于對照組,LVESV、LVEDV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SAS、SDS、MLHFQ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MLHF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滿意度、再入院率比較
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再入院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CHF指的是因心肌損傷所致的炎癥、心肌病等臨床綜合征,以中老年人為主要發(fā)病群體,屬于持續(xù)存在的一種心力衰竭狀態(tài);該病具有病情復雜、預后差、病死率高等特點,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嚴重危害[3~4]。
心臟康復護理主要涉及宣教、心理、飲食、運動等多方面康復指導,其可緊密結(jié)合患者實際病情與身心狀態(tài),在深入分析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估其疾病特點的基礎(chǔ)上為其制定相應(yīng)的護理措施,予以患者針對性護理指導,鼓勵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信心,遵醫(yī)囑用藥,堅持運動康復鍛煉,從而與臨床治療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切實提升患者預后效果[5]。本研究顯示,實施心臟康復護理下,觀察組患者護理后各項心功能指標、6MWT、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zhì)量等指標較對照組均有明顯改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6個月內(nèi)再入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心臟康復護理較常規(guī)護理涉及面更為廣泛,護理內(nèi)容更具針對性,在具體護理中,護理人員能夠通過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強化疾病認知與自我護理意識,使其明確遵醫(yī)囑治療與護理干預的重要性;通過心理干預可幫助患者消除負性心理,保持積極的治療心態(tài),提升其療護配合度;通過飲食指導可有助于維持患者機體所需,并預防飲食所致的并發(fā)癥,控制脂肪、糖等成分攝入;通過運動訓練則能夠幫助患者強化體能,改善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強化其心肌收縮能力,促進患者心功能改善,提升其生活質(zhì)量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趙青燕,熊小妹,楊艷.聚焦解決護理模式聯(lián)合心臟康復操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7):17-19.
[2] 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9,18(10):948-956.
[3] 李燕萍,肖桂芳,黃婷婷,等.“身心靈”全人健康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康復中的應(yīng)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2,28(17):13-16.
[4] 賀春蘭,柯俊華,張玲.心肺一體化心臟康復應(yīng)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21,31(21):6-8.
[5] 葉利華.運動康復護理應(yīng)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yīng)用,2019,13(1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