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會 霍枚玫 王婭茹 王麗娜
據(jù)統(tǒng)計,我國梅毒人群中HIV 患者的感染率在逐年升高,僅次于吸毒人群HIV 感染率[1-2]。梅毒合并HIV 易發(fā)于具有較多性伴侶的青壯年,性傳播是兩者共同的傳播途徑,目前臨床對該疾病并無有效方案進行治療,只能以控制疾病進展,轉(zhuǎn)變?yōu)榭煽芈圆橹饕康模?]。芐星青霉素是應用于梅毒治療的主要藥物之一,其療效已經(jīng)相關研究證實,但在對合并HIV 感染的治療,并不能做最佳治療方案[4]。近年來有相關研究表明,洛匹那韋用于HIV 感染的治療,對未接受過抗反轉(zhuǎn)錄病毒藥物治療的患者效果較好,可以與同類型藥物聯(lián)用[5-7]。本研究主要探討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治療對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免疫功能、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的影響,旨在為梅毒合并HIV 的治療提供參考數(shù)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收集2018 年9 月至2021 年9 月于漢中市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03 例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的病歷資料,根據(jù)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n=50)和研究組(n=53)。其中,對照組男女各為29 例、21例,年齡平均(38.73±5.37)歲;病程平均(13.73±2.37)個月。研究組男女各為34 例、19 例,年齡平均(37.86±5.16)歲;病程平均(14.41±2.5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相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均經(jīng)臨床檢查確診為梅毒合并HIV[8];②入院就診前未曾采用其他抗病毒抗生素藥物治療;③資料完整,家屬知情同意;④血清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apid plasma reagin,RPR)滴度范圍為1∶2~1∶256,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試驗結(jié)果(+);⑤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有腫瘤疾?。◥盒裕┱?;②合并精神障礙者;③合并嚴重臟器疾病者;④病程>2 年者;⑤特殊時期婦女,如:妊娠期;⑥對藥物過敏者。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抗病毒等對癥支持治療。對照組以芐星青霉素(江西東風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60 萬U/瓶;國藥準字H36020223)治療,方法:240萬U 芐星青霉素分兩側(cè)臀部肌肉進行注射,1 次/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洛匹那韋(AbbVie Deutschl and GmbH & Co.KG;注冊證號H20170213;50 mg/片)治療,方法:洛匹那韋口服,100 mg/次,2 次/d。兩組均治療3 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療后3 周進行門診復查隨訪,治療期間通過門診或微信、電話等追蹤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事件。
1.3.1 臨床療效[9]
①顯效:治療后患者機體RPR 試驗結(jié)果出現(xiàn)陰轉(zhuǎn),同時未發(fā)生反復情況;②有效:經(jīng)過藥物治療后RPR 試驗結(jié)果轉(zhuǎn)陰,或滴度降低≥4 倍;③無效:治療后抗體滴度升高≥4 倍。[(有效+顯效)÷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
1.3.2 免疫功能
包括CD3+、CD4+、CD8+、CD4+/CD8+。對比兩組治療前及治療3 周后細胞免疫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靜脈血5 mL,采用美國BECKMAN COULTER(貝克曼庫爾特)公司的EPICSALTRA 型流式細胞儀測定各項指標,CD3+、CD4+、CD8+單克隆抗體試劑由法國Diaclone 公司提供。
1.3.3 CK-MB 及LDH 水平對比
收集患者治療前及治療3 周后的清晨空腹靜脈血5 mL,使用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處理后3 000 r/min 離心15 min,離心半徑為13 cm,取上清液備用。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上海百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CK-MB 及LDH 水平。
1.3.4 不良反應
觀察患者用藥過程中是否出現(xiàn)皮疹、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情況。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3 周后,研究組臨床療效(92.45%)高于對照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2 groups[n(%)]
治療3 周后,研究組CD3+、CD4+、CD4+/CD8+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胞免疫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ity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s(±s)
表2 兩組細胞免疫水平比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ity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s(±s)
注:與對照組治療3 周后相比,aP<0.05。
組別n研究組53時間治療前治療3 周后t 值P 值對照組50治療前治療3 周后t 值P 值CD3+56.56±4.23 66.88±5.06a 11.392<0.001 54.99±5.26 60.12±5.13 5.083<0.001 CD4+26.63±4.15 50.22±5.32a 25.453<0.001 26.25±4.77 42.18±5.03 16.730<0.001 CD8+64.65±5.67 29.89±3.14 39.044<0.001 61.05±5.61 38.14±3.62 24.264<0.001 CD4+/CD8+0.41±0.21 1.68±0.49a 17.343<0.001 0.43±0.23 1.11±0.26 13.852<0.001
兩組治療前CK-MB 及LDH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 周后兩組CK-MB、LDH 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CK-MB 及LDH 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K-MB and LDH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s(±s)
表3 兩組CK-MB 及LDH 水平比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K-MB and LDH levels between the 2 groups(±s)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 值P 值n 53 50 CK-MB(mg/L)治療前22.26±4.51 21.89±4.33 0.424 0.672治療3 周后0.81±0.06a 1.18±0.55a 4.868<0.001 LDH(U/L)治療前559.52±48.94 562.48±50.33 0.303 0.763治療3 周后319.33±21.11a 420.84±24.87a 22.376<0.001
研究組不良反應率(22.64%)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率(14.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梅毒是一種慢性性傳播疾病,由蒼白螺旋體所引起,主要通過性交傳播,其臨床癥狀多種多樣,可侵犯人體皮膚、黏膜甚至全身器官。HIV 是引發(fā)艾滋病的病毒,人體受到感染后,機體內(nèi)的多種免疫細胞被損害,最終并發(fā)各種感染性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響。相關資料報道,在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中,梅毒對HIV 的傳播具有促進作用,而HIV 會導致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目前臨床并無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的有效方式[10]。
針對梅毒,國外研究指出,采用青霉素治療僅能短暫降低相關血清指標,在治療后的一段時間內(nèi)患者機體的轉(zhuǎn)陰失敗率明顯增高,因此需要對患者展開強化治療及長期隨訪[11]。洛匹那韋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標準二線治療方案,目前已在我國廣泛應用。有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洛匹那韋治療HIV 對病毒的控制令人滿意,可幫助患者進行有效的免疫重建,因此針對梅毒合并HIV 感染成年患者,洛匹那韋被推薦為一線藥物[12]。本文研究就103 例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的病歷資料進行分析,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采取芐星青霉素治療和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治療,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了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可有效提高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原因為:加用洛匹那韋治療能夠控制病毒復制,減少病毒載量,從而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
另有研究[13]提出:在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的治療中,采用洛匹那韋輔助治療在更大程度減少病毒載量的同時,還更有利于患者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重建。根據(jù)相關研究[14]報道,梅毒感染患者普遍存在心肌和神經(jīng)損傷。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免疫功能、CK-MB 及LDH 水平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組改善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說明針對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采用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治療對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肌改善效果更佳,與既往張勇等[15]研究結(jié)果類似。分析其中緣由,考慮為兩者聯(lián)合用藥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累的梅毒患者可達到一定的抑制病毒載量濃度,洛匹那韋作為一種HIV 蛋白酶抑制劑,可以阻斷Gag-Pol 聚蛋白分裂,產(chǎn)生未成熟的、無感染力的病毒顆粒;而有體外實驗證實[16]蛋白酶抑制劑可以快速抑制CD4+T 細胞的凋亡,多種蛋白酶抑制劑具有阻斷HIV gp120誘導的CD4+T 細胞凋亡的作用,從而起到有效促進免疫重建的效果,進一步幫助心肌損傷的恢復。進一步研究得出,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使用后并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梅毒合并HIV 感染患者采用洛匹那韋聯(lián)合芐星青霉素治療可有效提高臨床療效,能夠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及CK-MB、LDH 水平得到顯著改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增加,說明聯(lián)合用藥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