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李雪倩,尹東升
(1.商洛市中心醫(yī)院內分泌科,陜西 商洛726000;2.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陜西 西安 710004)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作為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紊亂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雄激素過高、卵巢多囊改變、無排卵性月經稀發(fā)等,患者常伴有高胰島素血癥以及肥胖等代謝疾病,疾病多發(fā)于育齡期婦女[1-4]。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主要參與體內鈣磷水平的調節(jié),在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以及生殖系統(tǒng)等多個系統(tǒng)中均具有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維生素D水平與人體代謝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負相關,維生素D水平較低的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水平正常的患者[5-8]。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研究對象體內血清維生素D水平以及各項血脂指標進行檢測,從而進一步探討PCOS患者妊娠期體內維生素D水平與血脂代謝以及妊娠結局的關系,為患者的臨床診療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妊娠期患有PCOS的婦女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產檢的50例正常妊娠期孕婦作為對照組。病例納入標準:①觀察組所有患者PCOS診斷均符合2003年鹿特丹會議制定的標準[9];②所有研究對象均為單胎妊娠;③臨床資料完整;④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⑤自愿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有心臟疾病患者;②合并有免疫系統(tǒng)疾病以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③合并惡性腫瘤及腦部疾病史;④認知功能障礙患者;⑤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⑥合并其他產科并發(fā)癥及內科疾病患者;⑦依從性差,不配合此次研究者。兩組患者年齡、孕次、產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表1 兩組孕婦一般資料比較
1.2 研究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均于禁水禁食8 h后抽取靜脈血,并于室溫靜置30 min后離心取血清待測。血清維生素D水平的檢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測定采用去游離甘油法,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測定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采用表面活性劑清除法,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測定采用直接法。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并比較兩組對象血清維生素D水平;②對兩組對象血脂代謝相關指標進行比較,主要包括TG、TC、LDL-C、HDL-C;③比較兩組對象分娩情況,主要包括早產、剖宮產、羊水過多、羊水過少、胎盤早破、產后出血等;④比較兩組對象胎兒預后情況,包括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低體重兒等。
2.1 兩組孕婦血清維生素D水平以及血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體內TG、TC水平明顯較高,觀察組患者體內維生素D、LDL-C以及HDL-C水平低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孕婦血清維生素D水平以及血脂代謝指標水平比較
2.2 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血脂代謝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研究對象TG水平與維生素D水平呈負相關(r=-0.443,P=0.000),TC水平與維生素D水平呈負相關(r=-0.233,P=0.019),LDL-C以及HDL-C水平與維生素D水平無相關性(P>0.05),見表3。
表3 血清維生素D水平與血脂代謝相關性分析
2.3 兩組孕婦分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剖宮產、羊水過多、羊水過少以及胎盤早破的發(fā)生率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早產和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較高,且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孕婦分娩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孕婦胎兒預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新生兒窒息、新生兒畸形、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等發(fā)生例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低體重兒例數(shù)較高,且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孕婦胎兒預后情況比較[例(%)]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發(fā)生了很大改變,臨床上PCOS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增加。有研究指出,PCOS作為育齡期婦女最為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發(fā)病率在4%~12%,嚴重影響了育齡期婦女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0-13]。臨床上POCS患者受孕主要是通過接受輔助生殖技術或者促排卵治療進行,但備受關注的是患者受孕后的妊娠結局情況。國外有研究顯示,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率明顯較高,患妊娠糖尿病的風險為正常孕婦的3倍左右,胎兒早產以及新生兒各種不良預后的發(fā)生率也較高[14-18]。
維生素D作為人體必需的類固醇類激素,在肝腎等器官中經過兩次羥化合成,主要是參與人體骨代謝以及鈣磷代謝的平衡,調節(jié)人體細胞增殖分化,廣泛分布于全身各個器官[19-22]。研究表明,體內維生素D水平與心血管疾病以及許多婦科疾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PCOS患者體內維生素D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群,一定程度上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分泌以及排卵都會受到較大影響[23-26]。
本研究顯示,與正常妊娠期婦女相比,PCOS患者體內TG、TC水平明顯較高,維生素D、LDL-C以及HDL-C水平明顯較低,且TG水平與維生素D水平呈負相關,TC水平與維生素D水平呈負相關,這可能是由于一方面PCOS 患者胰島素抵抗異常,集體容易產生炎癥反應,從而使得維生素D水平降低;另一方面PCOS患者體內脂肪細胞較大導致血液循環(huán)中游離脂肪酸的水平升高,從而使得TG及TC水平升高,LDL-C以及HDL-C水平降低,從而發(fā)生血脂代謝紊亂。PCOS患者分娩過程中早產以及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明顯升高,新生兒低體重兒的例數(shù)明顯增加,提示PCOS對患者妊娠結局具有一定影響。
綜上所述,與正常處于妊娠期的孕婦相比,患PCOS的妊娠期婦女體內維生素D水平明顯降低,且PCOS加重了患者自身的血脂代謝紊亂,對孕婦的分娩情況以及胎兒預后情況具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