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銀鳳
摘 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應用于中小學課堂中源起于美國,之后又推廣到全球。翻轉課堂之所以廣受好評在于其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學習能力、積極性等。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翻轉課堂為我國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改革的空間,成為當下我國教育界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重點項目。本文闡述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內涵,指明了翻轉課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價值,指出了高中地理教學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指出了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學的一些特點,希望為高中地理教學設計提供一些可供借鑒的建議。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04-003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4.017
高中地理是一門綜合性、開放性、區(qū)域性以及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其內容涉及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導致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無法激發(fā)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翻轉課堂引入高中地理教學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通過以學定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加強對翻轉課堂的探索和實踐,從而有效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和教學效果的改善,進而改善我國地理學科的教學現(xiàn)狀。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翻轉課堂指的是教師將時間交給學生,重新安排和調整課內外的學習時間,旨在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主要是通過網(wǎng)上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在網(wǎng)上學習,自由地安排時間,這個過程是一個非常自主的過程,不需要占用課堂的時間。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隨時查閱需要的資料并跟其他同學進行溝通交流。課堂主要以師生互動為主,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順序,使得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進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翻轉課堂的教學視頻短小精悍,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夠讓每個學生在學習期間集中精力地學習地理知識。其次,教學視頻在內容上一般就是一個知識點或一個問題,比較有針對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知識點和問題的掌握情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對掌握不好的知識和問題的學習上,方便學生自主學習。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很多學生都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學習興趣。但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可以自主掌握自己的學習時間,也能夠在比較好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學生通過互相的交流促進對知識的掌握,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也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例如,在學習“地理信息技術在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研究中的應用”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學生可以先通過觀看微視頻的方式了解主要的內容,并將不懂的地方記下來,通過跟同學和教師交流,解決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種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以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在網(wǎng)上觀看有關的教學視頻的方式,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將遇到的問題記下來,通過查資料、跟同學和教師溝通的方式解決問題,增強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探索知識的一個轉換過程。學生在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的同時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有深遠的影響,是符合學生地理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的。
(三)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在制作微視頻的時候,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制作教學視頻,方便學生對知識的預習和自主學習。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微視頻要求教師要改進教學方式,并且精減教學內容,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能夠聽懂并掌握知識點。這種教學形式便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提前了解知識點并找出自己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在課堂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聽講,提高學習效率,加強對知識點的掌握。學生在學習完知識點之后,可以有針對性地做課件中的練習題,實現(xiàn)對地理知識點的掌握,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教學以教師的教為主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考慮的是如何完成教學內容,沒有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也不高。此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課堂內容設計往往是依據(jù)教師的偏好以及提分的需求,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造成課堂完全是教師一個人的講授舞臺,這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產(chǎn)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對學生評價過于簡單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往往將大量的時間應用到對學生知識的灌輸上,忽略了評價體系的構建以及實施。在課堂上,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應該給予學生適度的評價,而評價的內容既不要過分突出學生的優(yōu)點,也不要夸大學生的缺點,而應該有理有據(jù)、實事求是,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往往用最簡單的“好”“對”或“不對”等詞匯來應付學生,這種評價方式嚴重地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就學生的能力、素質和表現(xiàn)等方面對學生展開具體的評價,如“你在有利條件方面考慮得很完善,回答得也很精確,但是一些方面還需要進行完善,其他同學可以幫他補充一下嗎?”這能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地理課堂教學氛圍不活躍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有些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在課堂上很少給學生留下思考和問答的時間,造成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不活躍。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會將教學內容講解得非常細致,但是學生并不一定能夠掌握,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一)課前環(huán)節(jié)
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根據(jù)課堂的內容錄制微課,并引導學生利用微課的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微課內容是根據(jù)教學內容來設計的,因此教師在微課的制作中要突出重點,并引導學生通過課前的自主學習對重點知識有一個初步的把握,并能夠及時反饋自身的學習情況。微課的內容要體現(xiàn)專業(yè)性和針對性,方便學生查漏補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為后續(xù)的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自主進行微課視頻的觀看并及時反饋自己的學習情況,跟教師進行溝通,需要非常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學生一開始自我學習能力比較低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教師通過實時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組織學生對相關的視頻進行觀看,并進行交流,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
(二)組織課堂活動
在課堂活動之前,學生已經(jīng)通過微課對課堂的重點內容進行了學習,并有了自己的思考,因此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的內化上,充分體現(xiàn)自動的組織和引導功能。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反饋的信息,確定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共同探討這些問題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學生探討過程中起到一個控制節(jié)奏的作用,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討論中,并跟上小組的討論進度。當學生陷入討論僵局的時候,教師也要適時地參與進來,介入到小組活動中,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強調,避免學生走神討論一些跟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無關的內容,保障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課后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在課堂的教學階段要結束的時候,教師要留出一些時間對本堂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對課堂教學中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網(wǎng)絡平臺反饋給學生,以免學生在該問題上再次出錯。教師也要通過練習題的形式對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一個測試,根據(jù)測試的內容反思本節(jié)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找到不足之處,為下一次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對重難點知識的討論和理解之后,也要有一個及時的檢查和總結,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以及學習態(tài)度,從而完成對知識的鞏固和運用。學生通過測試的形式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并進行改進,根據(jù)自身的情況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地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從而能夠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點。
五、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充分利用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網(wǎng)絡化,是地理教學改革的必然方向。學生通過微課的形式,實現(xiàn)了課前預習和獨立思考的目標,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但是,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還處在一個發(fā)展階段,還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多方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地理學科教學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 丁淑貞.高中地理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
[2] ? 宋士科.高中地理教學中有效實施翻轉課堂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8).
[3] ? 方正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20).
[4] ? 熊鋒.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導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