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嬌
食管鱗狀細胞癌(食管鱗癌)是常見的上消化道惡性腫瘤,近年來其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中國食管癌的防控形勢尤其嚴峻[1]。隨著分子生物學的不斷發(fā)展,食管鱗癌的生物學發(fā)病機制取得了一定進展,越來越多研究報道與食管鱗癌進展相關的基因和蛋白質[2]。筆者團隊前期通過分析食管鱗癌的基因芯片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驅動蛋白超家族成員4A(kinesin family member 4A,KIF4A)、絲/蘇氨酸激酶NIMA相關激酶2(never-in-mitosis A-related kinase2,NEK2)、細胞分裂周期蛋白20(cell division cyclin 20,CDC20)、拓撲異構酶2(topoisomerase 2,TOP2A)等基因在食管鱗癌中上調表達[3]。KIF4A可參與染色體的凝集與分離、紡錘體形成及細胞內大分子運輸?shù)冗^程,研究表明,KIF4A 在肺癌[4]、乳腺癌[5]、結直腸癌[6]等多種癌癥中表達異常,但缺少食管鱗癌中KIF4A 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研究。NEK2 是中心體相蛋白,可參與有絲分裂的調節(jié)[7]。CDC20 是細胞周期蛋白,在細胞有絲分裂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可促進染色體DNA 完成分裂復制和后期復合體/周期體的形成[8]。本研究分析食管鱗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及臨床意義,以期為食管鱗癌的臨床評估提供科學依據(jù)。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于邯鄲市第一醫(yī)院進行根治性手術治療的91 例食管鱗癌患者,男性68 例,女性23 例,平均年齡(58.32±9.65)歲,臨床分期:Ⅰ期11 例、Ⅱ期41 例、Ⅲ期39 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4 例、中分化67 例、低分化10 例,存在淋巴結轉移43 例。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病理檢查確診為食管鱗癌[9];年齡18~80 歲;接受根治性手術治療。排除標準:術前接受放化療等治療;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合并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存在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病;處于妊娠或哺乳期;精神行為異常者;不愿意配合隨訪者。
術中取患者癌組織和癌旁組織(距癌組織3 cm),添加Trizol 試劑提取RNA,選取合格樣本使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試劑盒(日本TaKaRa),合成cDNA 模板鏈,再通過SYBR Green PCR Mastermix 試劑(瑞士Roche)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 擴增。反應條件:94℃預變性3 min,94℃變性30 s,60℃退火30 s,共40 個循環(huán)。采用2-ΔΔCt法,計算KIF4A、NEK2、CDC20mRNA 的相對表達水平。
術中取患者癌組織和癌旁組織(距癌組織3 cm),制備石蠟組織切片,添加二甲苯脫蠟,使用梯度酒精水化,置于檸檬酸鹽緩沖液中高溫修復抗原,滴加3%過氧化氫溶液滅活內源性過氧化物酶,再添加非免疫血清封閉非特異性位點,分別與一抗KIF4A、NEK2、CDC20(美國Abcam,1∶100 倍稀釋比)4℃下反應過夜,次日經(jīng)磷酸緩沖液切片后,滴加生物素標記的二抗(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DAB 法顯色,蘇木素復染,光鏡下觀察染色情況。結果判讀采用雙盲法,以出現(xiàn)棕黃色為陽性染色,染色強度評分與染色范圍評分乘積為最終得分,其中染色強度評分[10]:無染色為0 分,弱染色1 分,中度染色為2分,強染色為3 分;染色范圍評分[10]:無陽性細胞為0 分,陽性細胞比例1%~25%為1 分,陽性細胞比例26%~50%為2 分,陽性細胞比例51%~75%為3 分,陽性細胞比例>75%為4 分。將最終得分0~1 記為陰性表達,2~12 分記為陽性表達。
術后對患者進行3年隨訪,時間截止至2021年5月31日,通過電話和門診的方式記錄患者生存狀況,術后第1年隨訪頻率為每個月1 次,第2年為每3 個月1 次,第3年為每半年1 次。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7.0 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卡普蘭-邁耶曲線(Kaplan-Meier)進行生存分析,生存期限比較采用Log-rankχ2法檢驗;采用Cox 回歸模型分析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癌組織中KIF4A、NEK2和CDC20mRNA 水平及蛋白表達評分均高于癌旁組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圖1。
表1 不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的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n the expressions of KIF4A,NEK2 and CDC20 in different tissues(±s)
表1 不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的比較(±s)Table 1 Comparison on the expressions of KIF4A,NEK2 and CDC20 in different tissues(±s)
組織癌組織癌旁組織t 值P 值n 91 91 KIF4A mRNA 1.83±0.21 1.00±0.13 32.058<0.001蛋白評分(分)5.69±1.21 2.73±0.66 20.487<0.001 NEK2 mRNA 1.62±0.18 1.00±0.11 28.037<0.001蛋白評分(分)6.14±1.38 2.98±0.84 18.659<0.001食管鱗癌組織mRNA 2.47±0.26 1.00±0.14 47.488<0.001蛋白評分(分)6.83±1.57 3.25±0.72 19.772<0.001
圖1 不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情況(SP,×200)Figure 1 Expressions of KIF4A,NEK2 and CDC20 in different tissues(SP,×200)
不同年齡、性別和分化程度食管鱗癌組織中的KIF4A 表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臨床分期和淋巴結轉移情況的KIF4A 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性別中的NEK2 和CDC20 表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同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的NEK2 和CDC20 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食管鱗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n(%)]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IF4A,NEK2 and CDC20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n(%)]
截止隨訪時共獲取有明確生存狀況的患者91例,隨訪成功率為100%,其中存活58 例,死亡33例。Kaplan-Meier 生存曲線結果表明,KIF4A 陽性表達者3年生存率為54.90%、陰性表達者為75.00%,NEK2 陽性表達者3年生存率為55.36%、陰性表達者為77.14%,CDC20 陽性表達者3年生存率為56.92%、陰性表達者為80.77%。KIF4A、NEK2 和CDC20 陽性表達者生存時間分別短于KIF4A、NEK2 和CDC20 陰性表達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Log-rankχ2=4.601、4.942、4.587,P<0.05)。見圖2。
圖2 食管鱗癌患者根據(jù)KIF4A、NEK2 和CDC20 表達分類的生存曲線Figure 2 Survival curv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ased on KIF4A,NEK2 and CDC20
Cox 回歸分析顯示,低分化程度、存在淋巴結轉移及CDC20 陽性表達是影響食管鱗癌患者預后存活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Cox 分析食管鱗癌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Table 3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y Cox analysis
食管鱗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受多因素、多步驟、多階段及多基因的綜合影響,而細胞周期調控異常、細胞惡性增殖是腫瘤形成、進展的基礎前提。驅動蛋白超家族可為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及細胞內組分運輸提供動力,KIF4A 作為其成員,其表達異??梢鹩薪z分裂紊亂和非整倍性細胞的生成,這將誘使腫瘤的形成。Jin 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沉默KIF4A 表達可抑制卵巢癌細胞活力、菌落形成和遷移能力,并顯著誘導細胞凋亡。Yoshiko 等[12]檢測KIF4A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表達水平,發(fā)現(xiàn)KIF4A 在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水平高于非腫瘤組織,其表達與淋巴結轉移有關;體外細胞實驗也發(fā)現(xiàn),敲低KIF4A 表達后結直腸癌細胞增殖能力降低。Zhang 等[13]通過生物信息學工具發(fā)現(xiàn),KIF4A 在膽管癌組織中表達異常升高,并與患者總生存率顯著相關,還可預測患者對靶向免疫治療的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KIF4A 在食管鱗癌組織中表達明顯高于癌旁組織,提示KIF4A 可能參與食管鱗癌的發(fā)生發(fā)展。進一步分析其表達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發(fā)現(xiàn)高臨床分期、發(fā)生淋巴結轉移患者KIF4A 表達分別高于低臨床分期、無淋巴結轉移者,說明KIF4A表達與食管鱗癌的侵襲轉移密切相關。Kaplan-Meier 生存分析顯示,KIF4A 陽性表達患者術后3年總生存率顯著低于KIF4A 陰性表達者。上述結果表明KIF4A 高表達可能在食管鱗癌的惡性進展中有重要作用,KIF4A 可作為食管鱗癌潛在的生物治療靶點,這與Li 等[14]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中心體是動物細胞重要的細胞器,是有絲分裂時內部活動的中心,其功能異常將引起染色體分離不均,這也是誘發(fā)惡性腫瘤的因素之一。NEK2 主要分布于中心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調節(jié)雙極紡錘體的形成和促進中心體的分離,異常的NEK2 表達將引起染色體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腫瘤的發(fā)生。Xing 等[15]研究顯示,沉默NEK2 可在體外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并促進細胞凋亡。CDC20 對于維持細胞有絲分裂的正常進行有關鍵作用,主要在有絲分裂檢查點復合體中協(xié)助其催化整合。據(jù)報道,下調CDC20 表達可抑制骨肉瘤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凋亡,并阻滯細胞周期[16]。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食管鱗癌組織內NEK2 和CDC20均呈高表達,且不同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情況患者的NEK2 和CDC20 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NEK2 和CDC20 表達和食管鱗癌患者病理進展與轉移有明顯關聯(lián),與既往研究結果[17]基本相符。預后分析中,NEK2 和CDC20陽性表達患者預后情況更差,且CDC20 陽性表達是食管鱗癌患者預后存活的獨立危險因素,說明NEK2 和CDC20 異常表達可運用于食管鱗癌患者臨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結轉移及預后等情況的輔助性參考評估,以提升食管鱗癌的臨床診療效率。
綜上所述,食管鱗癌患者癌組織中KIF4A、NEK2 和CDC20 陽性表達率異常升高,可為食管鱗癌病理狀態(tài)和預后判定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