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六八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00)
闌尾炎是臨床比較多發(fā)的急腹癥。其發(fā)病原因在于闌尾管腔堵塞,或由細菌感染引發(fā)的炎癥。闌尾炎分為急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其中,急性闌尾炎根據病變程度可以分為復雜性闌尾炎和非復雜性闌尾炎。復雜性闌尾炎長伴有闌尾周圍膿腫、穿孔或者壞疽。復雜性闌尾炎起病比較急,病情發(fā)展迅速,并且容易引發(fā)腹膜炎,需要采取準確的診斷以及治療措施,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本研究中,對100例患者分別實施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治療,對比分析兩種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起止時間為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入組100例病例均為本院在此期間收治的復雜性闌尾炎患者。按照隨機排序法進行分組,將其分為對比組和觀察組,各組納入50例。對比組,納入男患者28例,女患者22例,年齡區(qū)間32~55歲,均齡指數(40.02±4.18)歲。其中,壞疽性闌尾炎20例,穿孔性闌尾炎18例,腹膜炎12例。觀察組,納入男患者26例,女患者24例,年齡區(qū)間30~55歲,均齡指數(40.16±4.33)歲。其中,壞疽性闌尾炎21例,穿孔性闌尾炎19例,腹膜炎10例。納入標準:患者有右下腹壓痛等癥狀且經影像學檢查和血常規(guī)檢查確診為復雜性闌尾炎;符合手術指征。排除標準:慢性闌尾炎;非復雜性闌尾炎;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患者;凝血障礙患者;妊娠期患者;有手術禁忌證患者;凝血障礙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觀察組實施腹腔鏡手術治療?;颊咝醒雠P位,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行氣管插管。于臍部上緣做一1 cm左右的弧形切口,分離皮膚和肌肉組織,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并取觀察孔。置入腹腔鏡后,對腹腔進行詳細的探查,確認是否有膿腫、穿孔以及壞疽,將腹腔內的膿液吸出。患者改為頭低腳高位,并向對側傾斜15°。在腹腔鏡引導下,沿著結腸帶尋找到闌尾根部,確定位置后,將闌尾周圍的黏膜和組織分離后,充分顯露闌尾。使用超聲刀將闌尾動脈離斷。在距離闌尾根部0.50 cm處結扎,并離斷闌尾,電灼止血和滅菌。術后,使用生理鹽水徹底清洗腹腔。將病理標本保存后送檢,術后常規(guī)置管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1.2.2 對比組 對比組采用開腹手術治療?;颊咝醒雠P位,采取全身麻醉或者腰硬聯(lián)合麻醉方式,于患者麥氏點取一切口,并將腹腔積液吸出。將闌尾周圍的組織和筋膜分離后,將闌尾離斷。術后,采用“8”字包扎法處理闌尾殘端。將闌尾密封好送檢。并常規(guī)設置引流管。并在術后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手術指標:包括切口長度、手術耗時、膿液量以及術中出血量。②對比兩組預后指標:包括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置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③對比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切口感染、腹腔膿腫、出血以及腸梗阻。④對比兩組術后疼痛評分:采用數字疼痛評分法(NRS)對患者術后疼痛進行評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痛。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本組研究數據收集和分析采用SPSS 24.0軟件,以()表示計數資料,用t值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卡方(χ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觀察組切口長度比對比組短(P<0.05),手術耗時比對比組短(P<0.05),膿液量比對比組少(P<0.05),術中出血量比對比組少(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2.2 兩組預后指標比較 兩組預后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比對比組早(P<0.05),置管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比對比組短(P<0.05)。見表2。
表2 兩組預后指標比較(d,)
表2 兩組預后指標比較(d,)
2.3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術后,觀察組有2例切口感染,1例出血,1例腸梗阻,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00%,對比組有5例切口感染,2例腹腔膿腫,3例出血,2例腸梗阻,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4.00%,組間對比,觀察組更低(χ2=4.762,P=0.029)。
2.4 兩組術后NRS評分比較 術后,觀察組患者NRS平均評分為(2.02±0.88)分,對比組為(4.85±2.16)分,組間比較,觀察組更低(t=8.580,P=0.000)。
闌尾炎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急腹癥,可分為慢性闌尾炎以及急性闌尾炎兩種[2]。急性闌尾炎又可以分為單純性闌尾炎與復雜性闌尾炎兩種。單純性闌尾炎一般是指闌尾充血水腫或少量纖維蛋白滲出物,而復雜性闌尾炎包括穿孔、膿腫以及壞疽性闌尾炎。對于復雜性闌尾炎,一般主張手術治療。
在以往的復雜性闌尾炎的手術治療中,開腹手術一直作為常規(guī)治療方法。這種手術治療,手術操作簡單,治療費用相對較低,患者比較容易接受[3]。但是作為一種有創(chuàng)治療方法,對患者的機體傷害大,術后傷口愈合時間長,也會增加相應的治療費用[4]。隨著腹腔鏡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其在治療復雜性闌尾炎中的優(yōu)勢開始顯現出來。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相比,這種治療方法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小,出血量少,術后傷口愈合快,可減少術后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5]。在長期的臨床實踐當中,受到了廣大手術醫(yī)師和患者的認可。這種手術方式,還可以借助腹腔鏡的優(yōu)勢,對患者腹腔進行探查,對壞疽、穿孔以及膿腫情況進行探查,更利于手術治療。還可對腹腔內膿液進行觀察,擴大術野,手術更加徹底[6]。
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急性闌尾炎尤其是復雜性闌尾炎。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會發(fā)生彌漫性腹膜炎不斷進展,引發(fā)局部炎性反應和全身中毒反應?;颊呒痹\入院后,術前輔助檢查不充分,會產生誤診。并且對腹腔內情況不了解,也會貽誤病情。而通過腹腔鏡探查,對有腹膜炎體征以及疑似患者進行探查,更加方便,對病情診斷更加準確[7]。腹腔鏡手術,通過利用先進的電子、光學技術,使用先進的設備,將腹腔內的情況呈現在電子監(jiān)視器上,使手術醫(yī)師能夠更加了解腹腔內情況。采用手術器械對病變組織進行探查,分離、離斷以及縫合時,具有一定的準確性。腹腔鏡在復雜性闌尾炎治療中的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腹腔鏡手術切口比較小,術中出血量少,對患者機體傷害比較小,且術后不會對皮膚美觀產生影響[8]。對皮膚軟組織傷害比較小,可以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二是腹腔鏡手術采用腹腔鏡進行探查,可對腹腔內病變情況進行仔細的探查,可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徹底清除病灶[6]。還可以方便對膿液進行觀察,徹底吸出。三是腹腔鏡下手術切除病理組織,可以避免感染情況。四是對腹腔內組織傷害比較小,患者術后更容易恢復。患者承受的痛苦也比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切口長度、手術耗時、膿液量、術中出血量均優(yōu)于對比組(P<0.05)。這與謝國裔[9]的研究結果,如腹腔鏡手術耗時少、出血量低相一致。兩組預后指標比較,觀察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時間、置管時間、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NRS平均評分均優(yōu)于對比組(P<0.05)。說明腹腔鏡手術治療中,手術指標以及預后指標以及安全性都優(yōu)于傳統(tǒng)開腹手術。
但是相關研究中也認為,腹腔鏡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手術禁忌證比較多,而開腹手術適應范圍比較廣。且開腹手術費用比較低,而腹腔鏡手術費用高,對手術醫(yī)師的操作要求也比較高。而對于如何選擇合適的術式,很多研究認為需要在尊重患者意愿上,并保證手術醫(yī)師能夠熟練操作的基礎上,選擇腹腔鏡治療。本研究選取的病例數有限,臨床研究數據以及研究方法的嚴謹性還有待提高。對于腹腔鏡手術以及開腹手術對復雜性闌尾炎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仍傾向于腹腔鏡手術更具有相對優(yōu)勢。在臨床診療過程中,臨床醫(yī)師需要對患者的病情結合手術適應證以及禁忌證、患者及家屬的訴求等,為其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