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時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時期,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關鍵時期,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時期。在多年班主任教學工作中,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的心理問題,有問題必會出錯。但是,請注意,錯誤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有時,也許會是家長的錯,抑或是老師的誤解,更甚為他人的錯。那么,面對他人的錯誤,學會寬容往往比指責與批評更讓做錯事的人悔悟。寬容是一種愛,一種境界,學會寬容,就等于學會了怎樣去愛。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學會賞識、贊美我們的孩子,努力去挖掘孩子的閃光點。有些話對于孩子來說是不能亂說的,他們幼小的心靈是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的。
反復看著這些信件,作為班主任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在思考,我應該為班級的學生們做點什么——心想:讓愛從家庭得到回歸。
一、家庭可以單親,愛不能缺少。
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來說,他們是不幸的,他們的情感壓力是大于正常家庭孩子的。他們不能阻止父母的婚姻決定,只有在痛苦中接受??墒?,不管大人們什么原因不能在一起,不要放棄孩子,孩子是無辜的,有一些家長離婚后把孩子當球踢來踢去,有些家長以打工為理由,干脆一去不歸,孩子孤零零的心靈何以承受這份孤獨與寂寞。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離異家庭的孩子非常多,留守兒童更是比例大,有一部分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張佳凡同學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他是我2020屆所帶班級的一名學生,初次見面的時候,我看見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又高又白又帥氣的男孩,他的性格有些內(nèi)向,言語不多,看人的眼神中沒有自信,甚至手足無措,在我面前表現(xiàn)出的那種防范的陌生感,經(jīng)過交流,他那種緊張情緒慢慢放松了許多,開始和我訴說了他的生活經(jīng)歷。
他的家庭很復雜,父親在打工的時候有了外遇,最后的選擇是決定和媽媽離婚,媽媽卻因為以孩子小為理由堅決不離婚。父母在僵持的情況下,他們的關系更加惡化,最終母親選擇了逃避,離家出走,把他扔給了外公外婆,由于外公外婆的年紀也大,他們認為給孩子穿最好的、吃最好的就是孩子的幸福,看到孩子有錯就埋怨他不懂事。他心里難受,無人可以交流,把苦悶壓在心里,常常一個人發(fā)呆。
看著眼前這個天真的男孩子,我的內(nèi)心有一種隱隱的刺痛。我真想對他的父母說,作為父母你們可能有你們的苦衷,可是不管你們處境如何,請別忘記家鄉(xiāng)還有一個期盼你們回來的、等待你們關愛的孩子,能夠抽出一點時間回來看看你們的寶貝嗎?還能夠記得在他生日的時候給予孩子一聲問候嗎?哪怕是一個電話,一句善意的謊言,也能撫平孩子幼小心靈的創(chuàng)傷,不要再讓他們?nèi)ズ弈銈兞耍灰尯⒆釉诘男撵`深處留下一道無愛的陰影……
二、青春可以叛逆,莫猜疑。
對于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我們該如何看待?我班2021級新生在剛生入初二時,就出現(xiàn)了青春叛逆的現(xiàn)象。厭學,冷漠,早戀……
青春期本是人生一種最美好的人生體驗,哪怕是錯過了起早,錯過了大考,體驗了煙酒,嘗試了“早戀”,這些問題都不大,本是美好嗎。但是如果沒有人陪伴孩子度個這個美麗易錯的年紀,孩子的人生就有可能因此而挫敗,甚至會遺誤終生的。似乎問題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需要嚴肅解決。
我班的崔英同學在初二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初三的男同學,成績明顯下降。上課心神定,下課左顧右盼,當我觀察到她的問題后,決定找好聊聊?!昂⒆有枰蠋煄兔??”這樣的一句話,似乎打動了她。她無助的哭泣起來,“老師,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父母忙碌無人訴說”。我解釋到,“我理解,都是正常的心理感受,誰都有過美麗的想法,都是正常的,不要太內(nèi)疚,但是需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做目前應該做的事情”,一番交談,她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過后,我又找到她的父母談了這個事情,父母也表示工作忙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問題,應該時刻關心孩子的青春期變化,經(jīng)過大家努力,崔英同學又回歸到她正常的軌道上,努力上進!我內(nèi)心在想,如果父母疏忽了孩子的心理問題,教師也沒有察覺到孩子內(nèi)心的問題,誰來關愛我們的孩子呢!所以,家校一體,父母多關注孩子,讓愛回歸家庭。
還有許多班級里發(fā)生的事情,孩子叛逆過早,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友好的和孩子們交流,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什么隔閡,缺乏的就是溝通,溝通好了一切的誤會都會化解,你們就是最好的朋友,不要用刺激的語言去攻擊他們,他們也是有自尊的,學會擺事實講道理。父母需要關注孩子,青春這個美麗的錯誤,不會造成人生的遺憾。
三、關愛可以備至,莫嘮叨。
一些家長對孩子的關愛真是無微不至,吃喝拉撒,樣樣替孩子考慮周全,特別物質(zhì)要求,百分百地滿足,而在精神和思想上,進行捆綁,“學習”是永遠的主題與話題,是每天必說的內(nèi)容,忽略了孩子的自身的感受。
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不關心自己,總是在他們面前嘮叨,所有的話題都離不開“學習”。其實,在生活中,家長把“嘮叨”當做關心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
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案例:我?guī)С跞厴I(yè)班時的一個家長,在孩子進入初三之時,每天無微不至的關愛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致使這個孩子覺得自己一點喘息的時間都沒有,最后導致孩子和家長大發(fā)雷霆,關系越來越緊張。后來這位明智的家長去學校找到了孩子的班任老師,老師了解了他們家庭的情況后,給與了家長一些意見和建議。這個初三學生的家長回家以后改變了以往對孩子的那種態(tài)度,開始的時候,這個男孩子還有些莫名其妙,以前那么愛嘮叨的母親居然不嘮叨了,而且把嘮叨變?yōu)榱岁P愛,從此這個孩子的緊張情緒逐漸改變,學習成績也逐漸上升。
人生就是一條蜿蜒曲折的路,父母牽引著我們逐步走向人生的目的地,父母的愛就像一葉小舟,孩子們的生命就像涓涓流淌的小溪水,我們做父母的要時常提醒自己,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他們有心事你可以試著去理解,給予建議。不要張嘴就去謾罵他們,因為他們再也不是孩子了,學會用愛呵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讓他們不再有那么多煩惱,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吧!讓愛從家庭開始,蔓延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