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琴
摘要:教師用詩意的語言去評價學生的習作,用充滿贊賞的眼光去發(fā)掘學生習作的優(yōu)點、美點及智慧,讓學生在享受詩意的評語時,保持習作的興趣,引發(fā)學生真心的傾訴、真情的流露,有意識地去運用各種技巧,耳濡目染間提升文學品位,引導學生在詩意評語中不斷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作文評語;詩意;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作文評語,是語文教師對學生的勞動從形式到內容的總結性評價,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怎樣才能使作文評語更人性化?怎樣才能讓學生愛上讀評語?
我想到了朱光潛的真言:“詩是培養(yǎng)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夠欣賞詩的人們不但對于其他種類文學可有真確的了解,而且也決不會覺到人生是干枯的”。我又想到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箴言:“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的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智力發(fā)展”。
于是,在作文教學中,我對作文評語詩意化功能的潛在功能展開研究,也收獲了一些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天街小雨潤如酥——“情感”為根
天街的小雨有情,能造就“草色遙看近卻無”的萌動。詩意的語言有情,點燃每一顆寫作的童心,能收獲“潤物細無聲”的欣喜。作文中,學生常常會流露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親切、優(yōu)美、帶有情感因素的評語能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成為師生情感交流的一個空間。老師寫詩意化的作文評語,要注意從情感入手,讓詩意的語言扎根在情感這片沃土上!
細細觀察,我們不難發(fā)現,學生對老師的習作點評最關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點或得失優(yōu)劣的評價,而是頗費心思地從評語的字里行間窺探教師對自己的態(tài)度。只有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以真情去叩響學生的心靈之門,才有可能讓學生愛讀老師的作文評語。教師進而用詩意的優(yōu)美去感染學生,引領學生在文學的殿堂里詩意翱游。所以,老師寫評語時要善于捕捉學生通過作文向老師所表露的情感,將心比心,對學生作文中流露出來的情感、愛好等及時給予回應;在字里行間寄予厚望,在一言一語中傳遞愛心;在語言形式上多用委婉、商量、探討的口吻,讓評語處處傳遞著老師愛學生的誠摯殷切之情、平等寬容之意。
這種看似與寫作技巧無關的情感交流,所起到的作用卻是學生眼中老師作文評語的“苦口婆心”、“老生常談”難以比擬的,看:
1、學生寫親密朋友間鬧矛盾,失去友誼的苦惱。我寫下了這樣的評語:
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友情亦如是,不必強求!曾經滄海難為水,有些事情過去了就不會回來,老師期待看到你以微笑的臉和寬容的心勇敢地面對每一天。
——心靈因為老師的理解而親近。
2、學生寫學習付出許多的艱辛,得到進步的快樂。我寫下了這樣的評語:
哦,孩子,你讓我又一次領悟到“種豆得豆,種瓜得瓜”的真諦。你格言似的句子瀟灑飛揚,詩歌似的韻律貫穿始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你真棒!我喜歡著你的付出,我快樂著你的快樂……
——情誼因為老師的激勵而滋生。
用詩意的語言去評價,用心交流,懷著一顆期待的心,用充滿贊賞的眼光、用詩意的語言去發(fā)掘學生習作的優(yōu)點、美點及智慧,引發(fā)學生真心的傾訴、真情的流露,引導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詩意評語中提高寫作能力。
二、晴空一鶴排云上——“垂范”為本
長期以來,惰性使我們的習作評語總會不由自主地寫下中心突出、層次清楚、結構嚴謹、首尾呼應、用詞準確、語言生動之類的套話,又怎能引領學生進入曲徑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帶給學生豁然開朗的頓悟?我想:學生肯定也希望能讀到老師語言流暢、形式新穎的評語。我們不妨實踐一下詩意的評語,文學詩詞、格言、歇后語、精妙的比喻都可以信手拈來,為學生傳遞各種鮮活的信息,使學生感受語言的芳香,觸發(fā)學生傾訴的沖動。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華美的語言有時會失之于淺薄,而直白的語言更能打動讀者的心,樸實無華是你的寫作風格,盼堅持。
——詩詞與格言閃耀詩意語言的空靈睿智
2、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積累,何來美文?欣賞文學吧,讓朱自清帶你去追尋那文字的清新,讓余秋雨領你去品味那語言的深厚,讓三毛伴你去聆聽那文字的率真……
——修辭與經典輝發(fā)詩意語言的源遠流長
三、聽取蛙聲一片——“多元”為魂
詩意化的作文評語,需要“多元”理念的包裝,提倡師生的互評,也提倡家長的參與;提供詩意的展臺,更延伸生活的觸角。它的最高境界是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對學生作文進行深刻解讀和討論,從而引發(fā)出情感的綻放,習作能力的提升。
1、“聆聽花開的聲音”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本、摘抄本。學生上臺有感情地朗讀自己的作品,也可以是經典片斷,甚至是一句話,交流寫作經驗或教訓及寫作中出現的困難,臺下聽眾積極評賞。
——詩意因交流而飛揚
2、“小荷才露尖尖角”
引入競爭機制,為學生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如編輯班級優(yōu)秀習作集,創(chuàng)辦小組習作手抄報,爭辦校級期刊雜志,上傳到江陰小學語文學科網發(fā)表……
——詩意因競爭而沸騰
3、“長風破浪會有時”
給每位學生準備一只作文成果袋,起上詩意的名字,讓學生把自己滿意的、獲得好評的習作,老師、同學、長輩詩意的點評都放入成果袋內。作文成果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個學生為自己的成長更努力,每個學生為成果袋的輝煌不懈怠。
——詩意因“明天”而噴發(fā)
“教師改文,業(yè)至辛勤,茍學生弗曉其故,即功夫同于虛擲,今責令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葉圣陶先生的話常予我思考。我企盼這樣的境界,面對學生的習作,詩意的評語如天街小雨從筆端輕盈地飄落,在情感的沃土上流淌——“潤如酥”。詩意的評語如“晴空一鶴”,在創(chuàng)新的空氣中翱游——“排云上”。詩意的評語如“蛙聲一片“,在多元的陽光下鳴叫——“說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