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鳳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育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教育改革逐漸重視起學生的母語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引領學生走進生活,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將語文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結合,能夠強化語文的應用能力,也是對學生學習思想的轉(zhuǎn)變。教師要切實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實施生活化語文教學,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使學生真正能夠?qū)W有所用,本文就小學語文生活化教育策略做簡要探究。
關鍵詞:生活化? ?小學語文? ?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小學教育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小學生尚且處在懵懂時期,小學教育不僅是對學生知識的教授,同時也是對品性和習慣的培養(yǎng)。語文學科以豐富的文化知識和內(nèi)涵品質(zhì),能夠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品行,語文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時,要想真正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需要強化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結合生活開展教學,可以使教學效率提高,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抽象難懂的語文知識內(nèi)涵。
一、開展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1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傳統(tǒng)教學中,語文教師只是將課本教學重點、語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只是一部分的基礎課本知識和一些基本的語文技能,關于人文素養(yǎng)方面的語文教學是很少得到關注的,這樣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就需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教學時引入生活化情境教學,改變教學思想,給予學生更多的贊美,能夠?qū)W生的看法和想法給予鼓勵和肯定,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大膽發(fā)言的性格,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yǎng)。
1.2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才能,他們都具備獨特的特點。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時,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表達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借助這種氛圍來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和情感,這樣,教師能夠使孩子的獨特個性得到培養(yǎng)和激發(fā)。生活化教學課堂能夠給予教師先進的生活化教學理念,在課堂中能夠鼓勵學生善于表達自己,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欲望,這樣也能夠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
1.3增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學習語文的時間往往只有課堂上的時間和課下少量的作業(yè)時間,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掌握語文這門語言學科是比較難的。但進行生活化教學,能夠使教師為學生提供生活中的日常和所見,這樣學生對此可以時時刻刻進行學習和了解,同時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引用語文技術和能力解決問題,增強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觀察力和總結能力。
二、小學語文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1巧用多媒體技術構建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加容易和深刻地理解語文知識,掌握語文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一定的生活化情境。結合教學和生活開展教學,不僅能夠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多元化,同時也做到了語文與生活有機結合。在教學中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學生能夠增加語文學習體驗。同時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更好的感知生活和語文的聯(lián)系,熱愛生活,熱愛語文。多媒體技術以其獨特的呈現(xiàn)形式,可以通過多元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將語文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形象化,可以給學生全新的體驗,增強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因此,教師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構建生活化情境,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更加形象和深刻掌握,也加強了學生掌握真實的生活情境,增強語文應用能力。
例如,在開展部編版三年級習作教學“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仔細觀察身邊的人,觀察完畢后開展習作教學。教師首先為學生介紹一些描寫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學生能夠通過觀察來總結人物的特征。在寫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糾正錯誤的寫作方法,同時也可以和學生討論有特點的人物,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對習作的寫作興趣,不會再抵觸寫作文,并且也可以以此來鍛煉學生在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這樣與生活相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感觸的學習語文,增加語文應用體驗,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實用性,從而增強學習語文的欲望,也大大提升了語文技巧的應用,更好的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應用能力。
2.2教學中引導學生加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
語文是母語,語文在學生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語文教材中也有許多與生活具有緊密關系的課文。但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只專注于傳授給學生課文中生字與情感理解的教學,并沒有注重學生關于語文能力與生活聯(lián)系方面能力的學習與培養(yǎng)。由于忙于指導學生字詞句的學習,使得課堂教學只專注于練習,并沒有充滿學習的生動與活力,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在課堂教學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教師能夠積極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善于結合生活情境,觀察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過教師的引導,加強學生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得學生對課本知識更加深刻的了解。在課下教師也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夠讓學生與老師敞開心扉,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學生情感調(diào)整,也可以及時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蟋蟀的住宅》一文時,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生活進行教學。這一類型的文章屬于較為抽象的一類文章,學生在學習時不容易接受和理解,其中難懂的語言也會使得學生大大降低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此類文章時就應采用生活化教學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對文章進行學習和講解,讓學生對蟋蟀的棲息情況有所了解,然后教師可以開展課外活動課,帶領學生去附近的公園,讓學生觀察草地里的蟋蟀。通過觀察,學生能夠更好的提升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和總結力,在觀察完畢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班級開展一場討論會,就課文內(nèi)容進行自己實地考察的總結,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增強語文學習興趣,增加學習體驗。
[結束語]總而言之,教師應摒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法,緊密聯(lián)系生活中存在的語文知識教學中,可以用到生活中的例子,生活中也處處充滿了語文,在語文教學生活化開展時,教師摒棄只重技能方面的培養(yǎng),也應該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增加教學創(chuàng)新與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該明白。語文教學應落在實際生活中,這樣才可以真正的學有所用,真正的提升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莊藝.引生活于語文? 以語文促發(fā)展[J].作家天地,2021(33):152-155.
[2]沈惠瓊.新課標下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探析[J].家長,2021(3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