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領(lǐng)域是幼兒成長五大領(lǐng)域之一,教師要根據(jù)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引起重視并付諸行動?;谶@樣的考慮,我們以繪本體驗為出發(fā)點,重點關(guān)注并促進大班幼兒的心理成長。本次研究中,教師嘗試“繪本體驗+挫折教育”的方式,努力探尋實施挫折教育的可行性策略,圍繞實際問題展開,有效提升了幼兒的心理品質(zhì)水平。
一、以多彩繪本為起點,萌發(fā)抗擊挫折心理意識
幼兒升入大班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個性的變強,不少幼兒出現(xiàn)受不得委屈的情況,遇上挫折容易糾結(jié)甚至鬧脾氣,情緒上呈現(xiàn)不良狀態(tài)。教師看在眼里,憂在心底,嘗試將深受幼兒喜歡的繪本融入教育,實施有效抗擊挫折的策略,助力幼兒健康成長。這天,大班幼兒小金收拾東西,無意中把玩具放到小書包里,教師誤會他不遵守規(guī)則,對他聲明不能把玩具帶回家。小金覺得非常委屈,把玩具摔壞不說,還一個人站到墻邊慪氣,讓帶班教師很尷尬??紤]到幼兒自尊心很強,教師決定采用迂回的方式,隨機指導。于是,在繪本課選擇《皮皮豬出走記》故事,陪伴幼兒閱讀和交流。為了充分發(fā)揮教育效果,教師改換閱讀方式,給孩子更多機會,讓他們自己去看去說,交流心中的想法。走出被動套路,做好方向指引,能夠給大班幼兒更多空間。
繪本中的皮皮豬,原本小氣脆弱,經(jīng)歷出走風波,一路上經(jīng)歷挫折,學會反省,變得大度又樂觀。教師將專門的挫折教育和故事活動相互融通,以有趣的手繪畫本為起點,陪幼兒思考如何面對批評,如何面對誤解,怎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情境。經(jīng)由教師巧妙點撥,閱讀不再僅僅關(guān)注故事本身,而是讓幼兒有機會自主思考,使其從多彩繪本岀發(fā),產(chǎn)生較深的觸動,獲得心理感悟,萌發(fā)抗擊挫折的主動意識。結(jié)合幼兒的日常生活,根據(jù)觀察到的偶發(fā)事件,利用幼兒喜歡的繪本故事,做出應對挫折的對應指導。這樣的做法既貼近現(xiàn)實,又顯得親和易懂,形式上柔性化,拒絕生硬嚴肅的感受,幼兒更容易接受。學前教育就是如此,教師不可能讓大班幼兒達到成人心理的高度,卻能夠傾注柔和的愛和熱情的期待,借助繪本閱讀體驗等方式,幫助幼兒從挫敗糟糕的暗黑情緒中走出來。相信以愛和智慧做引導,能夠在幼兒心底播下積極心理建設的種子,讓幼兒不在乎一時一事的得失和成敗,最終走向陽光快樂的心理境界。
二、以心理游戲為載體,練習應對挫折言語行為
教育需要智慧,心理教育尤其如此,教師要用活潑的方式,讓幼兒認知:一時的挫折并不可怕,歷經(jīng)磨難的勝利才能如純金一般閃閃發(fā)光。為了達到這樣的教育效果,我們時常把繪本作為載體,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耍中感受和體驗,懂得相應的道理。教師選擇多本與挫折主題有關(guān)的繪本,實施幼兒園挫折集體教育活動。譬如,孩子們喜歡《犟龜》《解救高塔公主》,教師就解讀繪本中蘊含的挫折教育元素,創(chuàng)設和繪本故事對應的戶外體育游戲,讓孩子們反復玩耍,體會應對挫折的正確心理。幼兒特別喜歡那只倔犟的小烏龜,喜歡不怕挫折解救公主的勇士,更喜歡教師提供的游戲場景和內(nèi)容。他們模仿動畫片里的主人公,穿越一路的障礙,一遍遍重復故事里的內(nèi)容,偶爾還有所發(fā)揮、有所創(chuàng)造。
教師跟進指導,適當予以引導,重視幼兒的游戲情感體驗,逐漸培養(yǎng)其抗挫折能力。幼兒健康領(lǐng)域目標明確提出:大班階段,應當幫助幼兒實現(xiàn)身體健康目標,更應當讓他們參與游戲,體會生活中蘊含的道理。很明顯,大班幼兒善于學習并自我矯正,由繪本演化而出的心理游戲,正好給他們身臨其境的機會。幼兒回味故事,歷練玩耍,個個樂在其中,人人樂此不疲。小小的游戲卻因為教育的智慧,釋放出動人的魅力,幫助幼兒塑造起流光溢彩的精神城堡,以無痕的方式推動幼兒向健康、充實又陽光的方向發(fā)展。看到幼兒在言行上有所改變,教師十分欣慰,很明顯,繪本對學前兒童具有不可置疑的價值,值得我們重視和應用。從繪本出發(fā),讓幼兒創(chuàng)意游戲,是極佳的路徑,為開展挫折教育提供具體而可靠的活動支持。
三、向生活場景中延伸,讓幼兒身心健康地成長
大班幼兒畢竟還小,加上父母家人的寵愛,僅靠繪本閱讀和在園活動,還無法讓他們心胸開闊、樂觀成長。為了讓教育形成合力,教師利用“親子伴讀+生活驗證”的辦法,利用專業(yè)特長,做出一定的指引和建議,請家長配合園區(qū)開展教育。家長陪讀與挫折能力有關(guān)的繪本故事,如《丑小鴨》,在陪孩子親歷生活,和繪本內(nèi)容對照,遇到困難時,坦然面對,從而增加心理的韌性。一次秋游,在親子活動中,家庭與家庭之間玩“滾地龍”,需要幼兒和家長合理用手支撐起一個“布龍”,看誰堅持得最遠。幼兒小易不慎摔倒,擦破了皮,媽媽趕緊用丑小鴨等動畫人物鼓勵他,陪幼兒克服脆弱心態(tài),最終獲得不錯的名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和快樂。
如今,時代和順,生活富足,因為愛子心切,家長們難免對幼兒過度寵愛。這樣的氛圍固然幸福快樂,幼兒卻難免成為溫室里的花朵,盡管身體健康,心理卻存在脆弱的一面。而挫折教育正好對應這一系列問題,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讓幼兒睜開心靈的眼睛,積累真實經(jīng)驗,積累起抗挫能力,獲得心理品質(zhì)的成長。生活總是如此,沒有不曲折的道路,作為老師和父母,大人不可能護育他們一生。正確的做法無疑是及早開始引導,用“繪本+游戲+生活”的思路,讓幼兒能夠有所體驗、有所領(lǐng)悟,坦然地面對困難,把挫折看作前進路上必經(jīng)的關(guān)口。幼兒都喜歡被肯定、被激勵,教師要觀察發(fā)現(xiàn),在幼兒情緒緊張或者束手無策時,及時疏導并幫助他們正確應對問題。
陶行知先生的游戲育人觀和生活課堂觀,對教師啟發(fā)很大,教師也進一步在生活中延伸運用。例如,班上的幼兒逃避困難時,教師通過QQ或微信等方式,與家長溝通商議,讓他們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人物進行激勵,與學校工作形成凝聚力。如今,曾經(jīng)縱容嬌慣幼兒的家長也改變態(tài)度,和幼兒園教育形成一致。有趣的繪本既是載體也是橋梁,讓幼兒懂得相應的道理。比如,摔倒自己爬起來,一點小病小傷應積極樂觀面對,偶爾的游戲失敗沒有關(guān)系……孩子們也很聰明,從繪本體驗到游戲感悟,從卡通人物到自身印證,他們在失敗和挫折的例子中收獲到自信和勇氣。作為教育者,我們看到不少幼兒在一步步前進,內(nèi)心頗為欣慰。在教師看來,幼兒還不可能擁有強大的心態(tài),但他們已不再回避,也不再放大困難。遲早有一天,幼兒可以變得足夠堅強,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擁有現(xiàn)實性能力。
結(jié)語
對大班幼兒來說,提升心理品質(zhì)極為重要,能夠讓幼兒擁有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生存能力。根據(jù)陶行知先生的游戲教育理念,教師采用幼兒喜歡的方式,把抗挫心理內(nèi)容融入游戲與生活中,給幼兒營造良好的成長氛圍。依托幼兒喜歡的繪本故事,教師開展系列體驗式活動,進行美好心靈的塑造。研究表明,3~6歲幼兒抗挫折能力發(fā)展速度很快,教師希望通過有效策略,陪伴幼兒學習排解技巧,增強挫折耐受力,在繪本體驗活動中汲取養(yǎng)分,化解不良心態(tài)和性格問題,生長成健康美好的樣子。
黃虹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東幼兒園教師,小學二級職稱,研究方向為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