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華,趙曉燕
(南樂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河南 濮陽 457400)
喘息性支氣管肺炎是一種特殊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常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喘、肺部啰音明顯等癥狀,可由多種病原體感染引起,而小兒病毒性支氣管肺炎多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感染引起,其發(fā)病率高、易反復發(fā)作,持續(xù)性喘息癥狀會加重支氣管感染,且由于兒童支氣管未發(fā)育完全,易產生多種并發(fā)癥,有研究統(tǒng)計大約30%患兒會發(fā)展成小兒哮喘,嚴重威脅患兒生命安全[1-4]。臨床上常用異丙托溴銨和糖皮質激素治療,可快速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但部分患兒會出現(xiàn)復發(fā)情況[5-6]。重組人干擾素α-2b 可作用于病毒感染過程,聯(lián)合用藥有望加強療效,治愈疾病[7-8]。本研究目的是探討重組人干擾素α-2b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糖皮質激素治療病毒性喘息型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效果,分析肺功能改善程度。
選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南樂縣人民醫(yī)院病毒性喘息型支氣管肺炎患兒98 例,根據(jù)治療方案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各49 例。其中對照組女21 例,男28 例,年齡1 個月~9 歲,平均(3.12±1.34) 歲;病程1 ~7 d,平均(4.02±1.21) d。觀察組女23 例,男26 例,年齡1 個月~10 歲,平均(3.46±1.41) 歲;病程2 ~8 d,平均(4.54±1.25) d。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符合喘息性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9];年齡1 個月~12 歲;血常規(guī)檢查顯示為病毒感染;患兒家屬知曉治療方案;簽訂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合并支氣管異物者;合并細菌感染者;合并支氣管狹窄者;合并心力、呼吸衰竭者;合并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嚴重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
兩組均給予退熱、止咳化痰、面罩吸氧等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給予異丙托溴銨溶液( 四川普銳特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203591)+ 地奈德混懸液( 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203063) 治療,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4 mL/ 次,2 次/d;布地奈德霧化吸入,2 mL/ 次,2 次/d,連續(xù)治療7 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重組人干擾素α-2 b(天津未名生物醫(yī)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S10970076) 霧化吸入,10 μg/ 次,1 次/d。
兩組均連續(xù)治療7 d。
(1)治療有效率。根據(jù)患兒臨床癥狀制定療效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肺功能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水平;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肺功能各項指標接近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有緩解,肺功能各項指標改善明顯;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肺功能各項指標無改善。治療有效率=( 總例數(shù)- 無效)/ 總例數(shù)×100%。
(2)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治療后觀察兩組臨床癥狀,記錄患兒咳嗽、肺部啰音、喘息、退熱消失時間。
(3) 肺功能指標。治療前后在患兒鎮(zhèn)靜狀態(tài)下,用肺功能測定儀( 由德國JAEGER 公司提供,型號:MasterScreen) 重復測定2 ~3 次,最佳兩次檢測誤差小于5%,取最佳數(shù)值,記錄患兒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用力肺活量(FEV1/FVC)。
(4) 血清炎性因子。治療前后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5mL,分離提取血清,冷藏保存。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炎性因子白三烯E4(LTE4)、嗜酸性粒細胞離子蛋白(ECP)。
(5)免疫功能。用流式細胞儀(由貝克曼庫爾特提供,型號:CytoFLEX) 檢測T 淋巴細胞CD4+、CD8+水平。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 表示、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觀察組93.75% 高于對照組70.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有效率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total effective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n [n(%)]
治療后觀察組咳嗽、肺部啰音、喘息、退熱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后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s ,d)Table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 ,d)
表2 治療后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s ,d)Table 2 Comparison of improvement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s ,d)
組別 例數(shù) 退熱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喘息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觀察組 49 1.76±0.21 4.63±1.19 3.46±1.23 5.34±1.72對照組 49 2.69±0.56 6.59±1.43 4.69±1.57 6.97±2.01 t 10.885 7.375 4.317 4.313 P<0.001 <0.001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FEV1、FVC、FEV1/FVC 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FEV1、FVC、FEV1/FVC 相比,觀察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表3 治療前后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 s )Table 3 Comparison of 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組別 例數(shù) FVC/L FEV1/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1.14±0.21 1.83±0.29 0.74±0.11 1.47±0.25 0.65±0.15 0.80±0.05對照組 49 1.12±0.16 1.39±0.31 0.76±0.13 1.03±0.28 0.68±0.12 0.74±0.04 t 0.530 7.256 0.822 8.205 1.093 6.559 P 0.597 <0.001 0.413 <0.001 0.277 <0.001
治療前兩組LTE4、ECP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TE4、EC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s ,μg/L)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μg/L)
表4 治療前后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比較(± s ,μg/L)Table 4 Comparis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μg/L)
組別 例數(shù) LTE4 ECP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19.61±3.79 11.05±2.63 91.64±11.25 40.27±7.16對照組 49 20.13±3.81 15.31±2.59 90.49±10.58 69.23±6.87 t 0.677 8.079 91.065 20.430 P 0.450 <0.001 10.880 <0.001
治療前兩組CD4+、CD8+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治療前后兩組細胞免疫功能比較(± s ,%)Table 5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表5 治療前后兩組細胞免疫功能比較(± s ,%)Table 5 Comparison of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
組別 例數(shù) CD4+ 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9 37.25±3.94 47.69±3.98 35.78±3.24 27.12±3.02對照組 49 36.79±4.01 42.97±4.23 36.57±3.54 31.61±2.96 t 0.573 5.690 1.152 7.433 P 0.568 <0.001 0.252 <0.001
病毒性喘息型支氣管肺炎屬于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發(fā)于春冬季節(jié),其發(fā)病急,進展快,一旦延誤治療,會造成多種并發(fā)癥,因此及時就診,采用有效方式進行治療至關重要。
目前臨床治療主要是通過減輕氣道水腫、改善氣道阻塞來緩解患兒喘息癥狀。霧化吸入藥物可充分接觸氣道,直擊病變部位,見效較快[10-12]。布地奈德是常見糖皮質激素藥物,抗炎作用強,霧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病變部位,抑制細胞中磷脂酶A2 合成,從而減少炎性介質釋放,同時收縮黏膜血管,降低其通透性,進一步抑制炎癥反應,改善因過度炎癥導致的氣管堵塞,從而改善肺部通氣功能[13-17]。異丙托溴銨作為強效抗膽堿藥物,主要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抑制乙酰膽堿和其表面受體結合,從而起到擴張平滑肌,緩解氣管痙攣作用,還能抑制黏液腺體分泌痰液阻塞氣管,可有效緩解氣喘癥狀[18-20]。但無抗病毒的作用,對于病毒性感染的支氣管肺炎,效果有限[21]。重組人干擾素α-2b 具有高效抗病毒作用,高特異性可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抑制病毒蛋白合成,阻礙病毒增殖,起到高效抗病毒作用,同時促進T 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等活化,發(fā)揮機體自身免疫調節(jié)作用[22-23]。
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治療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70.83%,咳嗽、肺部啰音、喘息、退熱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治療,可較快促進患兒體溫恢復,減輕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本研究中還著重分析了兩組肺功能指標和免疫功能指標的改善情況,治療后觀察組FEV1、FVC、FEV1/FVC、以及CD4+水平均高于對照組,CD8+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 聯(lián)合用藥,可促進免疫能力提高,發(fā)揮機體自我調節(jié)功能,從而改善患兒肺部氣體交換 功能。
LTE4 是半胱氨酰白三烯,機體受病毒感染后,會刺激LTE4 表達增多,抑制支氣管平滑肌舒張,加重氣管痙攣癥狀,同時LTE4 升高會激活嗜酸性粒細胞產生毒性蛋白ECP,加重炎癥反應,因此LTE4、ECP 水平可反映氣管炎癥情況[24-25]。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ECP、LTE4 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LTE4、EC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有助于減輕氣管炎癥反應,其原因在于該藥物可促進細胞分泌抗病毒蛋白,同時對細胞釋放炎性因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綜上可知,在異丙托溴銨、糖皮質激素基礎上,聯(lián)合重組人干擾素α-2b 治療病毒性喘息型支氣管肺炎患兒的效果顯著,可有效促進患兒肺功能恢復,緩解臨床病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