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雋瑜
(無錫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江蘇無錫 214000)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fā)展‘互聯(lián)網+教育’,促進優(yōu)質資源共享”。2020年初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的在線教學模式,更是促進了“互聯(lián)網+”與教育的融合。在“互聯(lián)網+”時代,教師的身份慢慢從信息與知識的授予者,轉變成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加以創(chuàng)新的助學者。因此,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以適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變得尤為必要。
英語閱讀是五年制高職學校英語課程的重要內容。高職生在英語閱讀學習時存在著不少問題。
高職生通常是高中分流選拔后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部分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興趣,甚至有畏難情緒。很多學生沒有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的目的就是為了做題,不愿深入學習文本內容。
目前,高職英語閱讀的教學模式較為傳統(tǒng),主要是教師在課堂上對錯題進行講評,對文章加以解釋,并劃出重點字詞,讓學生完成統(tǒng)一的閱讀理解題。學生的閱讀操練往往局限在課堂上,課后操練很少。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達到科學的英語閱讀教學目標,教師就必須要改變現有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模式。
“學習共同體”又稱為“學習社區(qū)”[1],其“是由學習者(學生)和助學者(專家、教師等)共同組成的,以實現共同目標作為愿景,以促進成員全面成長為目的,強調在學習過程中以合作的學習觀作為指導,通過協(xié)商和分享各種學習資源而產生影響、相互促進的基層學習集體”[1]。學習共同體聚焦知識意義的社會建構和情境性,激發(fā)學習者之間的經驗交流和協(xié)商沖突,引發(fā)學習者反思,實現深度學習[1]。
網絡學習共同體是“指以網絡為主要學習手段的學習者與助學者(專家、教師等)共同構成的交互、協(xié)作的學習團體”。[1]學習者通過網絡平臺共享學習資源、展示學習成果,互相監(jiān)督,也可以通過網絡環(huán)境獲得教師的即時指導。[2]
學習共同體一般包括真實情景、契約、共同目標、學習者、助學者和意義協(xié)商等六個核心要素。各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和影響,推動學習共同體的形成、發(fā)展與成熟。[2]
1.真實情景。在網絡學習共同體中,教師可以結合網絡學習環(huán)境與物理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學習的情景。
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助學者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開展備課、英語閱讀教學、發(fā)布任務、任務評價、在線輔導等教學活動。學習者可以通過助學者在網絡學習平臺推送的學習資源與平臺中的公共資源開展自主預習、參與在線教學等活動,并與其他學習者進行溝通交流、答疑解惑等。
在物理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者反饋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的收獲與問題,助學者梳理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學習情況。學習者與助學者、學習者與學習者能夠實時進行溝通交流和知識構建。
2.契約。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契約包括身份認證、上課簽到、作業(yè)提交時限、評價方式等方面,應確保網絡學習共同體活動有序開展。
3.共同目標。對于高職英語閱讀網絡學習共同體而言,其共同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和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思辨能力。
4.學習者。學習者通常是指學生。本研究依據云班課網絡教學平臺,以2017級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為學習共同體中的學習者,學習教材為《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
5.助學者。本研究中,助學者為高職英語教師。助學者不僅應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還要在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協(xié)調指導、監(jiān)控評價,以促進學習者知識的吸收。
6.意義協(xié)商。網絡學習共同體活動為學習者提供豐富的資源以及與同伴、助學者進行討論協(xié)商的機會,有利于促進學習者知識的建構。
1.教學基本情況
學校:無錫旅游商貿學校
學習者:2017商務英語班學生(三年級學生)。
助學者:講師職稱,碩士學位,從教高職英語14年。
教學內容:《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Unit2 Reading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網絡教學平臺:云班課
共同目標:探索高職英語閱讀中實踐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可行性,以期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2.教學實踐過程
(1)網絡檢索,搜集資源。教師在云班課上發(fā)布閱讀任務,布置課文閱讀材料與數篇,以Happiness為主題的英文文章及相關閱讀要求,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搜索并閱讀與What is happiness相關的英文材料。各小組搜集到的閱讀資源在云班課中分享給教師和班級其他小組,實現資源共享。
在這一階段中,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能力與興趣愛好自行選擇資源,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小組合作與分組共享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
(2)分工協(xié)作,資源加工。在此階段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在仔細閱讀布置的閱讀材料與自主閱讀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思考,準備課堂匯報。匯報內容除課文理解內容,如San Lan’s(文章主人公) Profile、What’s the secret to happiness? What is happiness for Sang Lan?等外,還包括文章的寫作思路與語言知識及拓展思考內容,如What is happiness for you?
學生在網絡學習共同體的討論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分享自己的收獲。這有助于激勵學生表現自我,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英文自主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快速閱讀與仔細閱讀的能力、信息處理能力與表達能力。
(3)課堂匯報,資源共享。學生根據在網絡學習共同體中的分工協(xié)作與資源加工,在物理教學環(huán)境即課堂中,進行小組匯報,共享學習心得。教師對匯報進行協(xié)調和指導,鼓勵學生對其他小組的匯報進行提問和評價。在匯報結束后,教師點評各小組的課堂匯報,講解未涉及的重點難點,對整個文章進行歸納總結,同時進一步挖掘文章背后的人文內涵。比如,針對遭遇不幸的人來說,他們如何才能獲得幸福?幸福的含義究竟是什么?幫助學生將合作探究學習推向更高的人文層次。
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活動中,師生在學習共同體中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提升了學習的有效性。
(4)課后反思,資源沉淀。課后,小組成員根據課堂收獲,完善課堂匯報內容,撰寫反思心得,撰寫英語文章What is Happiness,由英語語言輸入轉化為輸出,并將文章提交在云班課平臺上,與師生共享。
網絡學習共同體為學生提供了經驗分享、交流互動與知識構建的良好平臺。同時,教師通過云班課發(fā)揮協(xié)調指導、評價監(jiān)控的作用,通過課堂教學觀察和學生的學習心得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因此,網絡學習共同體能促進師生更好地進行學習與成長,實現教學相長。
3.教學實踐反思
(1)網絡學習共同體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點。學生在網絡學習共同體中鍛煉了不同的學習能力。網絡檢索與搜集閱讀資源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文閱讀能力和信息檢索能力;分工協(xié)作與資源加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與信息處理能力;課堂匯報與資源共享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
網絡學習共同體改變了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更多是在課前設計、課堂教學和課后評價過程中發(fā)揮協(xié)調與監(jiān)控的作用。它使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提高,更有利于學生的知識構建。
(2)網絡學習共同體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不足。網絡學習共同體的實施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學生認知能力參差不齊,選擇閱讀資源的難度過高或過低;小組合作時部分學生參與度不高;匯報時個別小組對時間的把控有所欠缺等。
因此,網絡學習共同體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構建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篩選相關的閱讀材料,加強課堂規(guī)范化管理,把控匯報時間,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習效率。同時,教師需要注重共同體的合理設置與實施。只有這樣,網絡學習共同體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才能促進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升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