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大量閱讀,結合小學語文教育現(xiàn)狀和教育實踐期間的調(diào)查,從明確“羅森塔爾效應”的確立依據(jù)、科學進行教育評價以及提高教師整體素質(zhì)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對策,以期待“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更加完善。
【關鍵詞】羅森塔爾效應;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期望;語文課程標準
作者簡介:惠屹立(1992.02-),女,長江大學,在職研究生。
“羅森塔爾效應”也叫“皮格馬利翁效應”,實際上就是愛的效應、鼓勵的效應,是實現(xiàn)期待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20世紀60年代,“羅森塔爾效應”在美國教育心理學領域被發(fā)掘,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如何有效地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zhì)量,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
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的研究成果是將“羅森塔爾效應”這一教學方法進行豐富與拓展,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實踐和理論意義。但是,這一系列的研究也存在局限性。第一,研究的范圍比較狹窄。關于“羅森塔爾效應”在教育界有很多研究,但對“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還缺乏深入的研究。第二,研究側(cè)重點不同。以往的研究大多忽視學生的自我期望,將重點放在教師和父母的期待上。第三,研究依據(jù)不充分。以往的研究在期望的確定上,研究依據(jù)比較模糊。筆者認為,應進一步深化“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結合筆者教育實踐期間的調(diào)查,本文將從明確“羅森塔爾效應”的確立依據(jù)、科學進行教育評價以及提高教師整體素質(zhì)等幾個方面提出建議,以期待“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更加完善。
一、教師應明確“羅森塔爾效應”確立的依據(jù)
“羅森塔爾效應”是網(wǎng)絡結構的良性循環(huán)。將“羅森塔爾效應”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的前提是教師能明確其確定的依據(jù)。
(一)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毙W階段是“羅森塔爾效應”發(fā)揮效果的最佳時期。小學語文學科具有情感性、文學性等不同于其他學科的特點。語文是一門獨特的學科,語文教學是以語言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漢語能力和道德情感的教育。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相信每位學生都能學好語文,對每位學生寄予希望,并鼓勵每位學生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因此,教師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羅森塔爾效應”的積極作用,就必須明確小學語文課程的特點,貫徹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
比如低年級看圖寫話部分的教學,在課堂一開始,教師就應該告訴學生今天要寫話,從激發(fā)興趣入手,而不是讓學生把寫話當成一種作業(yè)、一種任務。低年級學生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如果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打開他們的想象之門,那么他們寫出來的文章必定是豐富多彩的。再者,教師如果在整個課堂上都緊緊地抓著學生,就會約束學生想象的空間,把本來富有情趣、最豐富多彩、最生動活潑的看圖寫話課變成照本宣科、抽象乏味、死氣沉沉的填鴨課。教師要把握好控制度,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就能有效提高本堂課的效果。
(二)學生實際學業(yè)水平與差異
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身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這些獨特鮮明的差異造就了每位學生獨一無二的個性。為了充分保護每位學生的獨特個性,教師必須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差異,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差異,充分發(fā)揮每位學生的優(yōu)勢,因材施教。教師在確定學生的期望目標時,應認真觀察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學習任務。教學是知識的處理和轉(zhuǎn)化,而不僅僅是知識的轉(zhuǎn)移。教師如果想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期望,就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具體水平。所以,要想有效運用“羅森塔爾效應”,教師首先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基于學生的基本情況,對學生提出相應的期望值。
比如在聆聽本校六年級教師執(zhí)教的《詹天佑》一課時,教師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課堂開始,教師便根據(jù)學生的情況,選擇不同層次的學生,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測生字掌握的情況并及時正音,課堂中的提問也安排得非常合理,將簡單的閱讀、分段、圈生字生詞等任務交給基礎薄弱的學生,將總結文章中心思想等任務交給更高一層次的學生,整堂課使所有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發(fā)展。
(三)學生上一個期望目標的完成情況
課堂教學中“羅森塔爾效應”的實現(xiàn)需要經(jīng)歷幾個步驟:從期望形成到傳遞,再到傳遞期望后被期望者對期望的回應,最后到學生對期望的準確回應。這四個步驟結合起來才算完成一次“羅森塔爾效應”。由于教學的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學生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的,所以學生期望目標的完成并不意味著學生發(fā)展的結束,教師必須在目標完成后將下一個期望傳遞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繼續(xù)發(fā)展。由此可見,學生完成先前期望的目標是實施下一輪“羅森塔爾效應”的重要基礎。例如,為檢測學生上一個期望的完成情況,教師在每堂課開始之前會對之前學過的內(nèi)容進行鞏固練習。
二、教師應采取恰當?shù)姆绞胶图记蓚鬟_期望
小學語文知識的學前啟蒙和正規(guī)的小學語文學科教育是一個人接受教育的起點,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基礎。教師應該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并且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的實施特點對學生確立合理的期望。
(一)合理確定期望目標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存在著各種差異。所以,教師應該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差異,特別是學習成績的差異。結合“羅森塔爾效應”可知,期望不僅產(chǎn)生于優(yōu)秀學生,也產(chǎn)生于所謂的“差生”。事實上,“羅森塔爾效應”對所謂的“差生”的發(fā)展具有更大的現(xiàn)實意義?!傲_森塔爾效應”認為每位學生都是充滿希望的,他們身上都有無限的潛能,即便是所謂的“差生”,他們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閃光點,所以教師必須要有一雙慧眼,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應該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和條件、學生的學習成績等。教師應該愛、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學生,將愛、尊重、信任和嚴格的要求相結合。
比如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面對同樣的《春天來了》圖片,有的學生可以寫出生動的文字,而有的學生僅僅是將圖片上看到的寫下來。當學生能夠?qū)ⅰ暗厣嫌泻芏嗷ā备膶懗伞扒嗲嗟牟莸厣鲜㈤_著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花朵”時,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贊揚。教師應當清楚,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不管是優(yōu)秀的學生、中等的學生還是稍微落后的學生,在學生取得進步時都應給予相應的鼓勵與表揚,犯了錯誤時都應一視同仁給予懲戒。
(二)鼓勵、贊揚要建立在正確客觀的分析之上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態(tài)度取決于對學生的批評或鼓勵,教師對學生的期望也受其影響。從大量的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明顯缺乏自信和極度自卑的學生,一定是經(jīng)常被教師或者家長批評或者忽視的,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會認為自己毫無成就,一事無成,極度自卑,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從而放棄自己。相反,經(jīng)常受到教師鼓勵贊美的學生會更加自信和自尊,并且更渴望取得進步。教師適時的鼓勵和期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動力,加速其成功。但是不能盲目鼓勵,當學生犯錯誤時,仍然需要采取適當?shù)姆绞絹砼u學生,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
在一堂作文課上,教師要求學生描述一下手中的一束鮮花。學生的答案各種各樣,有的描述花朵“五顏六色”,有的說“萬紫千紅”,更有甚者說“五花八門”等。教師聽完學生的回答后直接對所有答案都給予夸贊:“你們真有想象力,說得太好了!” 這就是教師對“羅森塔爾效應”的理解出現(xiàn)嚴重偏差,學生對于鮮花的描述為“五花八門”明明是錯誤答案,可是教師一味地夸贊。這種錯位的評價讓學生誤以為自己是正確的。教師沒有準確客觀及時地在事情發(fā)生的時候指出學生的問題,一次改錯的機會就此喪失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客觀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結合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適當?shù)钠诖秃侠淼脑u價,切勿盲目鼓勵,忽略批評教育。
學生會根據(jù)教師給予的期望產(chǎn)生不同的反應,當教師適時地鼓勵贊美學生時,學生會加速其成功的步伐,反之則會更加消極墮落,隱藏自己。所以,即使當學生失敗時,教師也應該給予更多的肯定,并鼓勵他們再試一次;當學生犯錯誤時,教師不應盲目批評,應對學生提出具體的建議,幫助其進步。所以,在運用“羅森塔爾效應”的過程中,鼓勵和批評應該并存,最關鍵的還是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提高教育技能,在正確客觀的分析上鼓勵、肯定甚至批評學生。
(三)采取適當?shù)姆绞郊顚W生發(fā)展
教師形成期望后對學生傳達期望時,應注意表達的方式和技巧,而不是隨意進行?!傲_森塔爾效應”的表現(xiàn)形式分為顯性和隱性兩種,顯性教師期望就是教師直接以物質(zhì)獎勵或者面對面的語言交流來對學生傳遞期望;隱性教師期望則是教師在課堂中的一個眼神或者微笑等非語言交往的形式。不管何種教師期待方式,學生都能從中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鼓勵,從而正確面對和解決學習、生活中的難題。
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如今的語文教學應該更加注重學生的感受,以激勵為主,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和同伴心誠意切、實事求是的評價,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而又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把學生引導到評價中去,調(diào)動所有的學生關注評價,參與評價,使學生在評價中交流,在交流中學習,并且在評價中進步,共同提高,全面發(fā)展,從而使課堂評價有效地促進學生發(fā)展。
三、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
教師作為“羅森塔爾效應”的實施者,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擁有過硬的專業(yè)素質(zhì)。
(一)養(yǎng)成自覺賞識學生的習慣
每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教師應該善待每一位學生,正確看待他們的差異。教師在實施“羅森塔爾效應”時,首先應該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教師如果一直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去看待學生,肯定會覺得所有的學生都一無是處。所以,要想在學生群體中取得信任,教師必須要嚴于律己,做好表率。只有這樣,教師期待的實施才更有效果,教育工作才會更加順利地開展。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別人看不見自己的存在。學生明明在教室里坐著,教師卻視而不見,試問學生的成績會好嗎?肯定不會。為什么不能多給孩子們一些賞識?這是一個值得全體教師深思的問題,更是語文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每位學生在學校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因此,教師應該養(yǎng)成自覺賞識學生的習慣。
(二)努力做學生欣賞的教師
現(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豐富的知識。教師只有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zhì),才能得到學生的喜愛。教書和育人是教師的責任。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他們會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行為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要成為一名學生贊賞的教師,首先,教師應該充實自己,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技能,開闊視野,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習教育觀念,與時俱進。其次,教師在學習新理念后,應及時反思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邊學習邊反思,不斷取得進步。通過學習和實踐,教師可以積累經(jīng)驗,注意自己的言行,并用自己的知識指導學生。
四、結語與展望
筆者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試圖將“羅森塔爾效應”運用于課堂,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有許多不足。如,對學生差異性的把控,因教學實踐經(jīng)驗有限,筆者對于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學生的素質(zhì)、性格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理解掌握不夠全面深刻,未能較好地做到在教學中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
由于能力水平有限,本論文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如下:第一,理論挖掘不夠深刻,對于“羅森塔爾效應”的學習不夠全面,在教學實踐中沒有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來指導教學;第二,對于“羅森塔爾效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缺乏經(jīng)驗,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操作,未能全面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這些都有待于后續(xù)的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山香教師招聘考試命題研究中心.山香教育·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3.
曹建軍.警惕羅森塔爾的負效應[J].班主任,2005(04):45.
柳心德.教師期望和自我實現(xiàn)預言的效應[J].教育研究,1985(11):33.
趙愛學.關于“羅森塔爾效應”的四個不等式[J].教書育人,2005(06):53.
閆素珍.運用“羅森塔爾”效應轉(zhuǎn)化“學困生”探析[J].基礎教育論壇,2020(20):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