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建蘭
【摘要】在信息時代,如何協(xié)調(diào)好學校、家長的關(guān)系,形成一種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為學校教育和學生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軟環(huán)境?!敖處熓侨祟愳`魂工程師”,而班主任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橋梁,也是讓學生駛向知識大海的一個舵手,所以,在與家校的溝通中,班主任的言行和工作方法,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教育能否適時、適當,直接影響到家校的合作,進而影響到教育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有較好的溝通藝術(shù)。
【關(guān)鍵詞】家校合作;溝通藝術(shù)
一、構(gòu)筑家校合作平臺
1.什么是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即家庭與學校以相互配合相互溝通為基礎(chǔ)、形成合力育人的一種教育形式。通過家校合作,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兩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為了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長。家校合作對家長育兒水平的提高以及學校教育環(huán)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梢酝ㄟ^線上線下開家長會、進行家訪、設(shè)立家長開放日等開展家校合作,提高學校的育人水平和教學質(zhì)量。
2.為什么要進行家校合作
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學校教育不可以再局限于學校之內(nèi)、課堂之內(nèi),必須尋求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由于很多農(nóng)村家長外出務農(nóng),農(nóng)村教育更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再也不能把教育理解為單一的學校教育,脫離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脫離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教育。
家校合作是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有利于促進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目的達成一致,有利于形成教育內(nèi)容的互補,有利于保證教育方法的科學化。家校之間通過密切合作、相互學習,能保證教育方法、教育措施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大大提高教育效率,并取得理想的教育成果。
3.家校合作的方法和途徑
(1)成立了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由校長、班主任和學生家長代表組成。我校制定了《家校共同發(fā)展委員會行動計劃》,對家校共育做了頂層規(guī)劃與設(shè)計。成立了“家長志工團”“家校事務協(xié)作中心”“各班微信家長群”等三個工作平臺。家校合作育人新體制的構(gòu)建,樹立起一個整合全社會資源共辦全民教育的社會教育新模式。
(2)開展豐富多彩的家長會
家長會應該成為學校與家長溝通的橋梁紐帶,可以將家長會升級為家長交流會,讓家長成為交流會的主體,互相交流學生的狀況以及處理問題的方法:小學低年級也可以將家長會升級為學生、家長一起參加的親子游戲活動,搭建成家?;优c橋梁的作用。設(shè)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親自參與到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中來,體驗一下孩子們除了學習文化知識以外的快樂生活,讓家長意識到素質(zhì)教育的好處,意識到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
(3)進行有效的家訪
家校溝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訪,目的就是反映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成長,完善教育教學工作。
(4)合理開辦家長學校
要提高家校合作的效果,學校應定期邀請專家或教師給家長們上課,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家長有針對性地進行與學生心理健康輔導相關(guān)的講座。如何樹立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如何挖掘?qū)W生的潛能、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如果提高學生的情商和智商等問題都可以進行專門的講座。因此,合理開辦家長學校是提高家校合作的重要手段。
(5)建立多種形式的溝通渠道
網(wǎng)絡(luò)和即時通訊是現(xiàn)在飛快發(fā)展的交流工具,學??梢猿浞掷眠@些工具與家長進行信息交流,如電子郵件、微信群等。通過班級微信群,教師可以將班級各方面的情況匯報給家長,家長也可以隨時了解學生的在校表現(xiàn)、班級開展的活動等。家長還可以在微信群中交流經(jīng)驗或者提出一些建議。班主任可以通過微信群開家長會,有助于家校的交流與合作。
二、家校合作的溝通藝術(shù)
1.善于傾聽家長意見,營造平等的談話氣氛。在管理班級的時候,不僅要多與學生交流,更要多與家長交流,了解家長對于孩子的看法以及孩子在家的情況。對于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也要及時告知家長,與家長之間建立一定的信任。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和家長的溝通或者和學生的溝通,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問題,尊重學生。
2.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緒。
由于班主任與學生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難認識不一致,特別是當教育教學效果不佳時,雙方就易產(chǎn)生互相埋怨的情緒,如果雙方缺乏溝通的話,就會由以上的埋怨情緒導致某種對立情緒,最終將對學生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時,要避免傷害家長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責任的諷刺、挖苦的語言。通過家訪,要使家長真正感到:老師是在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適時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傳遞教育的正確方法,以取得家長配合。
3.巧妙接待不同類型家長
(1)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長,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xiàn)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對于溺愛型的家長,交談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
(3)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長,班主任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心理,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對孩子的教育活動。
(4)對于后進生的家長,我們要讓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心。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用成績這一個標準來否定學生,要盡量發(fā)掘其閃光點,要讓家長看到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進步,看到希望。在說到學生的優(yōu)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語氣要舒緩婉轉(zhuǎn),這樣就會讓家長感到對他的孩子充滿信心。只有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會更主動地與老師交流,配合老師的工作。
(5)對于氣勢洶洶的家長,我們要以理服人。碰到此類家長,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帶微笑。班主任在面對家長的指責時,要克制自己的怨氣;不要和家長爭執(zhí),更不要挖苦諷刺學生而傷及家長,臉上要充滿微笑。
幾年的班主任教育經(jīng)歷告訴我,只要班主任堅持家校合作的理念,掌握溝通技巧,因人而異,采用多元化的溝通方式,定能與家長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
參考文獻:
[1]李雪梅.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學周刊,2020(2):158.
[2]劉芳.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shù)[J].華夏教師,2019(33):90.
[3]張艷.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shù)[J].甘肅教育,2019(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