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艷
(凌源市實驗小學)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長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成效。多年來,我校踐行“人為本,德為根,愛為魂”的“本根教育”思想,運用傳統(tǒng)文化智慧,探尋家校共育新路徑,引領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從而實現(xiàn)家校攜同育人,為孩子奠定終身成長的根基。
有共識才有共為,家校擁有一致的價值認同是協(xié)同育人的基礎,是家校共同奮斗的動力所在。我校的家長學校本著“建幸福家庭,創(chuàng)和諧校園”的辦學宗旨,在廣泛征集意見的基礎上,通過解讀、討論、認同、內化達成共識,確立了以“提供互助平臺,提升家長素質,提高家教水平”為辦學目標,以“尊重為本,立德為根,合作為要,需求為上”為辦學理念,通過家校共育,共同發(fā)展,達到“成就智慧家長,培育幸福孩子”的最終目標。
要想把家長學校辦出實效,辦成一個真正具有教育教學特點的“學校”,必須構建科學、完善的家長學校課程體系。
為引領家長學校專業(yè)發(fā)展,我校構建五級家委會,成立家長學??蒲行〗M,開發(fā)家長學校的課程內容,研究提升教師和家長教育能力的方式方法。我校完成的“‘本根教育’理念下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程開發(fā)與實施”“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特色學校創(chuàng)建的研究”“小學家長學校課程體系構建的實踐研究”等課題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
依托家長學校的課題研究,基于家長需求和學校目標,我校構建了知識類、實踐類、特色類等家長學校課程體系。知識類課程下設了通識課程、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打造專業(yè)的家長課堂,有針對性地幫助家長答疑解惑;實踐類和特色類課程以多種途徑和形式引領家長通過實踐體驗提升素質,提高家教水平;多元課程的設置拓寬了家校溝通與合作的渠道,使家長學校具有教育教學特點。
我校以多彩的特色活動為載體,拓展家庭教育實施途徑,在課程實施中遵循“四個保證”“六個結合”,讓課程實施落到實處。
1.保證時間
家長學校每學期集中授課2次,每次2課時。每次課后均安排班主任、任課老師與家長交流孩子的信息,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同步協(xié)調。同時,將家長學校學員的出勤情況、心得感受撰寫情況作為結業(yè)考評和評選先進學員的重要依據(jù),由此保證并提高了家長學校的教學效果。
2.保證場地
為保證家長課堂順利開課,我校除專門設立了家長團訓室、陽光心靈小屋外,還把可以容納幾百人的多功能教室作為家長學校的授課教室。在集中培訓時,采用校園網絡直播的方式,確保每一名家長都能保質、保量地接受培訓。
3.保證教材
家長學校的教材是承載家教知識的載體,是家教理念的文本體現(xiàn),因此,我校選用省編教材《小學生家長必讀》作為家長學校的教材,并自主編寫了《法律法規(guī)》《國學讀本》《學生心理特點與好習慣養(yǎng)成手冊》等家長培訓系列校本教材作為有益補充,為家長學校的教育教學提供了質量保障。
4.保證師資
家長學校師資隊伍的核心成員有教育專家、學校管理者、班主任、骨干教師、優(yōu)秀家長和社會參與者。學校分別從領導、教師、家長等層面選拔責任心強、觀念新、業(yè)務精、經驗足的人員,首先進行家庭教育理論的培訓,合格后成為以校長為組長的家庭教育講師團成員,承擔授課任務。另外,學校還聘請家庭教育方面的專家進行授課。
1.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
必修課采取全員培訓的方式,分為通識課程、省編教材、專家講座等,授課內容以省編教材為主。學校成立家教國學課堂,引導家長把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向。選修課針對不同層次家長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分層歸類開設。
2.集中培訓與自主學習相結合
我校以定期的集中專題培訓、集體面授為主,輔以發(fā)放家教書籍、家教光盤、家教周報等自主學習方式,普及家教知識,提高家長教育水平。
3.理論與實戰(zhàn)相結合
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學校開展“家長義工進課堂”“家校交流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邀請家長參加學生的“開筆禮”“畢業(yè)式”,全方位、多角度向家長開放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實現(xiàn)家校教育的優(yōu)勢互補。家長們自愿組合,成立家庭活動小組,帶領孩子們在節(jié)假日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學校設置《力行弟子規(guī)家校聯(lián)系手冊》,及時反饋學生居家、在校、在社會的行為表現(xiàn)。家長深度參與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有利于其身體力行地做孩子的領跑者,做家庭和諧的建設者。
4.線上與線下相結合
為更好地達到教育效果,學校設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程。其中,線上課程設置了以學校、年級、班級為單位的三級網課,以學校推送的家庭教育微信平臺、QQ群為主。網絡家長學校的開通,拉近了學校、老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有事隨時溝通,有信息資源隨時共享。
5.分類指導與個案輔導相結合
我校有針對性地對家長設置分類指導課程,幫助家長掌握孩子成長的生理、心理特點,糾正家庭教育中的不良行為,引導家長用科學的方法對待孩子及其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6.評價與反饋相結合
評價反饋是家長學習的導向,是家長學習動力的來源之一。我校根據(jù)各年段培訓計劃,確立家長課程分低中高三個梯段結業(yè),將家長學校學員聽課出勤情況、心得感受撰寫情況作為結業(yè)考評和評選先進學員的重要依據(jù)。學校定期評選“最美媽媽”“明星家長”“書香家庭”等并進行頒獎,以此激勵和影響更多的家長和更多的家庭。
多年來,我校依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以家校共育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成就了幸福教師、陽光少年、智慧家長。2020年“停課不停學”階段,在朝陽市家庭教育和愛國教育微課活動中,我校錄制家庭教育微課30余節(jié),分別在朝陽市電視臺、遼寧省終身學習網展播,其中有6節(jié)微課在《學習強國》平臺展播。在家校攜手共育下,學校涌現(xiàn)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遼寧省道德小模范等優(yōu)秀學子。
家長學校的研究工作復雜,任重而道遠。立德樹人是實驗人永恒的夢想、情懷和擔當,只要堅定、堅守、堅持,夢想就一定會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