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維倩 王海燕
摘要:選擇2020.6-2021.3濟南市歷城區(qū)某三甲醫(yī)院接受醫(yī)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80名,分觀察組和對照組研究核心肌力訓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治療效果。結果表明核心肌力訓練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恢復中起到良好的作用。
關鍵詞:核心肌力訓練 ?腰椎間盤突出癥 ?康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由于椎間盤的退化變形或者外部的損傷[1],引起腰椎間盤髓核部分的組織向外突出和脫出垂落,從而擠壓到神經(jīng)。腰部下側痛、單側腿部或者兩側腿部的痛和麻這些癥狀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xiàn)。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在疼痛強烈時,會影響患者睡眠、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核心肌肉力量訓練在減輕患者腰部與腿部疼痛、肢體麻痹等情況要良好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6-2021.3期間,參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診斷標準,經(jīng)MRI、CT以及X線確定,有腰椎1~5段的腰椎間盤突出者,主要以坐骨神經(jīng)痛、腰部疼痛表現(xiàn)為主[2],選擇濟南歷城某醫(yī)院接受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80例,分對照組與觀察組,接受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在此基礎上的核心肌力訓練。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康復治療方法,包括理療、運動療法等。
觀察組是在對照組常規(guī)康復治療方法的基礎上,加上核心肌力的訓練,具體措施如下:(1)橋式運動。(2)單杠鍛煉。(3)三點支撐鍛煉法。(4)爬行訓練。(5)飛燕式鍛煉。(6)退走鍛煉。(7)挺腹療法。
2 ?結果
通過VAS評分、 ODI及JOA評分量表,反映患者恢復情況。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 ±s)來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服從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比較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JOA評分比較
觀察組病患腰椎功能JOA分數(shù)是(22.3±5.3)分,對照組是(14.8±4.2)分,2組病患在腰椎功能JOA分數(shù)之間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2。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ODI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腰部功能障礙ODI分數(shù)為(9.2±1.7)分,對照組(17.8±1.5)分,兩組病患在腰部功能障礙ODI分數(shù)之間對比明顯表現(xiàn)出差異(P<0.05),見表2-3。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VAS評分比較
兩組成員在進行治療之前的VAS分數(shù)相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意義(P>0.05),進行治療后2組VAS分數(shù)相較與治療前下降明顯(P<0.05),并且觀察組分數(shù)明顯要比對照組低(P<0.05)。詳見表2-4。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評分比較
3 結語
核心肌力訓練以人體核心部位的平衡為基礎,找到肌肉的發(fā)力點,創(chuàng)造四肢力量的條件,使身體重心移動,進行核心肌力訓練有利于加強腰部的穩(wěn)定性[3]。
通過以上臨床上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采用核心肌力訓練的研究表明,患者的疼痛減輕,個人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睡眠質(zhì)量提高,并且核心肌力訓練能夠起到穩(wěn)定脊柱維持腰部功能和靈活度的作用,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提高。
核心肌力的訓練可以減輕局部肌肉緊張,有效調(diào)節(jié)椎管內(nèi)的壓力,減輕腰部的疼痛,促進局部的血液流動,減輕神經(jīng)根的腫脹。治療結果表明常規(guī)康復加上核心肌力訓練療效顯著, 且操作更簡單,比起手術治療、微創(chuàng)治療,所需費用和風險低,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患者進行腰部核心肌力訓練的效果很好,故腰部核心肌力訓練可以很好的運用到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
參考文獻
[1]SokunbiO,WattP,MooreA.Experiencesofpatientswithchroniclowba-ckdisorderoftheuseofspinalstabilizationexercises-aqualitatives-tudy[J].NiqQJHospMed,2008,18(4):231-243.
[2]李奕祺,白慧英,等.15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醫(yī)體質(zhì)分型研究[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7(1):46.
[3]蘇忠壽,劉淑娟,于洪波.綜合康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概況[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5,11(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