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畢丹,李友昌
(1.廣西農(nóng)牧工程學校,廣西 柳州 545003;2.廣西柳州市友愛寵物醫(yī)院,廣西 柳州 545003)
貓傳染性腹膜炎(FIP)是由貓冠狀病毒(FCoV)突變引起的1種漸進性、致死性疾病,臨床癥狀以腹膜炎、大量腹水或胸水滲出、臟器出現(xiàn)肉芽腫及高死亡率為特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滲出性和非滲出性2類[1,2]。現(xiàn)將1例貓傳染性腹膜炎的診治情況介紹如下,供臨床參考。
2021年2月11日,1只8月齡的橘貓(體重2.87 kg)到寵物醫(yī)院就診。主訴:貓免疫驅蟲完全,近期大小便和精神正常,但食欲變差,腹部膨大。
臨床檢查:體溫39.6 ℃,心率149次/min,呼吸30次/min,腹部對稱性膨大,口腔黏膜等可視黏膜及耳部皮膚發(fā)紺,腹部皮膚、眼角膜明顯黃染。聽診腹部胃腸蠕動音增加;觸診胃腸道內(nèi)空虛、有波動感,腹部無游離性結節(jié)。
3.1 血液學檢查
3.1.1 血常規(guī)檢查采用優(yōu)利特血常規(guī)儀(型號:5160-Vet)對血液樣品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結果見表1:白細胞總數(shù)、中性粒細胞數(shù)、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有炎癥反應,懷疑與病毒感染有關;平均血紅蛋白含量降低,提示有輕度貧血。
3.1.2 血液生化檢查采用斯瑪特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型號:smart-120P)對血液樣品進行生化檢查,結果見表2:總膽紅素(TB)顯著升高,提示有溶血性黃疸,與皮膚黃染現(xiàn)象相對應;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顯著升高,提示有肝膽系統(tǒng)疾??;白球比(A/G)顯著降低,提示腎功能異常、體內(nèi)有炎性滲出物;肌酐、尿素、鈣指標降低,提示肝功能異常、小腸吸收障礙、吸收不良等。
表2 血液生化檢查結果
3.1.3 炎癥指標檢查采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型號:smart-120P)對血液樣品進行炎癥指標檢查,結果見表3:總膽汁酸(TBA)顯著升高,提示貓患有急慢性肝臟炎癥;血清淀粉樣蛋白A(f-SAA)顯著升高,提示機體內(nèi)炎癥明顯。
表3 炎癥指標檢查結果
3.2 貓冠狀病毒核酸及傳染性腹膜炎突變點檢查采用基靈PCR儀對腹水樣品進行檢測,結果見表4、圖1:貓冠狀病毒(FCoV)Ct值為17.52,且有典型的S形擴增曲線;傳染性腹膜炎突變點2(FIP-2)Ct值為20.48,且有典型的S形擴增曲線。檢測結果判定為貓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腹膜炎。
表4 FCoV核酸及FIP突變點檢查結果
圖1 FCoV核酸及FIP突變點擴增曲線
結合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測結果,診斷為貓傳染性腹膜炎。
(1)保肝護肝:“維加佳”犬貓護肝生血1片(0.68 g),口服,1次/d,連用14 d;(2)免疫調節(jié):貓α-干擾素90萬IU,皮下注射,1次/d,連用7 d;(3)消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25 mg,口服,2次/d,連用7 d;(4)恢復治療:“紅狗”補血膏2 mL,口服,1 次/d,連用14 d;(5)特效藥物瑞德西韋(GS-441542)治療:用量1.5 mL,皮下注射,1次/d,連用14 d。患貓治療14 d后轉歸良好,腹部膨大癥狀消失,黃疸明顯消退,貧血癥狀不明顯,精神狀態(tài)及食欲良好。
6.1貓傳染性腹膜炎的確診不能以臨床表現(xiàn)腹部膨大作為簡單判定依據(jù),還需要結合實驗室相關檢查進行綜合判定[3]。血液生化檢查中,白球比顯著下降(一般在0.6以下)、血清淀粉樣蛋白A(f-SAA)檢查數(shù)值增高等是血液檢查結果判定的主要指標。目前,F(xiàn)CoV核酸檢測已經(jīng)在國內(nèi)各大寵物醫(yī)院得到廣泛使用,由于具有特異性、精準性的特點,可以快速(1~2 h)檢測出患貓是否攜帶FCoV。但僅做FCoV核酸檢測還不能直接判定貓患有FIP,大多數(shù)貓本身攜帶FCoV病毒,但并不會發(fā)生FIP,需要結合臨床檢查、血液檢測、FIP突變點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判斷。
6.2目前對貓傳染性腹膜炎治療的有效藥物是瑞德西韋,但在國內(nèi)尚未獲批準上市,需要進口采購。皮下注射使用時需慎重選擇注射部位,不能在同一部位反復注射。其次消炎、保護肝腎、調節(jié)免疫和胃腸道菌群等治療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