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逍,周志鋒
(1.浙江大學(xué) 古籍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2.寧波大學(xué) 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浙江 寧波 315300)
明清文獻(xiàn)里,“八抬八綽”常用來形容坐轎出行規(guī)格高、派頭大。這個詞語有多種說法和寫法,如“八抬八扱”“八抬八插”“八抬八擦”“八抬八簇”“八抬八撮”等。
寫作“八抬八綽”的,如:
(1)那當(dāng)駕官即備大轎一乘,黃傘一柄,錦衣衛(wèi)點(diǎn)起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綽,大四聲喝路,徑至金光寺。(《西游記》第六十二回)
(2)朱家人也不打他,推的推,扯的扯,到像八抬八綽一般,腳不點(diǎn)地,竟拿上船。(《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3)寶玉向司道等拱手道:“再會!”全副執(zhí)事,八抬八綽進(jìn)節(jié)署去了。(《紅樓圓夢》第二十二回)
(4)金頂魚軒起得高,八抬八綽去滔滔。黃羅寶蓋團(tuán)團(tuán)舉,綠帶云飄蕩蕩旗。(《再生緣全傳》卷十四)(《續(xù)修四庫全書》據(jù)清道光二年即1822 年寶寧堂刻本影印本,下同。該書卷十九:“八抬八卓金襄轎,號衣號帽篤翹。”“卓”當(dāng)是“綽”之訛)
(5)這架鋪陳多沉重,八抬八綽尚招遙。御林三十來護(hù)衛(wèi),策馬盤旋前后瞧。(同上卷十九)(此言抬鋪陳,即抬被褥臥具等,是引申用法)
(6)如若王大哥當(dāng)真得了宋朝天下……你為御弟,我做王兄,公卿不做,公侯定封,當(dāng)朝宰相,行同坐同,八抬八綽,真好威風(fēng)。(《金臺全傳》第五十四回)
(7)我此時心里急于要想看那仙姑娘是個何等人物,也值得如此八抬八綽的供奉他?(《冷眼觀》第二十五回)
(8)一到斷過七,形容鬼攛掇著……把棺材生好牛頭扛,八抬八綽的扛出門去。(《何典》第三回)(此言抬棺材,是靈活用法)①
寫作“八抬八扱”的,如:
(9)扱,楚洽切,義與插通……又引也,舉也,俗以手舁物他徙曰扱,有八抬八扱之諺。(《通俗編》卷三十六)
寫作“八抬八插”的,如:
(10)今俗以高官坐轎者,謂之八抬八插。(《南通方言疏證》卷三)
寫作“八抬八擦”的,如:
(11)八抬八擦真顯貴,綠紗隱隱坐夫人。(《再生緣全傳》卷十)(中州書畫社1982 年版《再生緣》作“八抬八掉”,“掉”當(dāng)是“綽”之訛)
寫作“八抬八簇”的,如:
(12)黃太尉穿大紅五彩雙掛繡蟒,坐八抬八簇銀頂暖轎。(《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五回)
(13)轎是八抬八簇肩輿明轎,轎上坐著朱太尉。(同上第七十回)
寫作“八抬八撮”的,如:
(14)一月已到常州,飛英自泊船碼頭。琪生卻坐著獻(xiàn)轎八抬八撮,前呼后擁,來到宅中。(《五鳳吟》第二十回)
(15)我北直軍門卜為人是也,曾八抬八撮,前護(hù)后擁。(《聊齋俚曲集·磨難曲》第十七回)
規(guī)格稍低的則說“四抬四綽”等,如:
(16)錢青打扮整齊,另有青絹暖轎,四抬四綽,笙簫鼓樂,徑望高家而來。(《醒世恒言》第七卷)
(17)晁老兒乍離了那富貴之場,往后面想了一想,說:“從此以后,再要出去坐了明轎,四抬四綽的軒昂……”想到此處,不勝寂寞。(《醒世姻緣傳》第十八回)
(18)汪秀才船到泊里,把借來的紗帽紅袍穿著在身,叫齊轎夫,四抬四插,抬上岸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七)(此據(j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影印日本藏尚友堂刊本及該社1983 年版章培恒整理、王古魯注釋本。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年版王古魯搜錄編注本作“四抬四綽”,該版本亦系王氏抄自日本尚友堂本,“插”作“綽”,恐系王氏誤抄)
“八抬八綽”及相關(guān)詞語《漢語大詞典》第一版不收②?!稘h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三冊(征求意見本)收了“八抬八綽”,解釋說:
(綽chāo)用八人抬轎、八人扶轎。綽,用同“策”,用手從旁扶。《西游記》第六二回:“那當(dāng)駕官即備大轎一乘,黃傘一柄,錦衣衛(wèi)點(diǎn)起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綽,大四聲喝路,徑至金光寺?!薄都t樓圓夢》第二二回:“寶玉向司道等拱手道:‘再會!’全副執(zhí)事,八抬八綽進(jìn)節(jié)署去了。”亦形容如抬八人大轎般扛抬扶正。《醒世恒言·一文錢小隙造奇冤》:“朱家人也不打他,推的推,扯的扯,到像八抬八綽一般,腳不點(diǎn)地,竟拿上船?!薄逗蔚洹返谌兀骸耙坏綌噙^七,形容鬼攛掇著,就在陰山腳下尋塊壞心地,做了鬼墳壇,在太歲頭上動了土,把棺材生好牛頭扛,八抬八綽的扛出門去。”[1]566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對“八抬八綽”的訓(xùn)釋很準(zhǔn)確,很到位(其中“扶正”可改為“扶持”),不足的是沒有關(guān)注這個詞語眾多的異說異寫。另外,目前學(xué)界對“八抬八綽”及相關(guān)詞語的解釋言人人殊,所以還有進(jìn)一步討論的必要。
分歧主要集中在對“綽”“扱”等字的理解上。
關(guān)于“綽”,有三種說法:
1.抬;扛;舉。如《漢語方言大詞典》(修訂本)“綽”條義項四:“抬。吳語。江蘇蘇州。”引例(16)一例[2]5114?!睹髑鍏钦Z詞典》“綽”條義項二:“抬;搬。參見‘八抬八綽’?!盵3]93《吳語字和詞的研究》“綽”條:“‘抬,搬’義所構(gòu)成的復(fù)合形式有:【八抬八綽】……【四抬四綽】……?!盵4]84《近代方俗詞叢考》“八抬八綽”條:“‘綽’作為動詞與‘抬’對言,也是‘扛’、‘抬’的意思?!盵5]283《明清小說辭典》“綽”條義項三:“舉起?!币?)一例[6]。
2.通“簇”,圍扶;擁圍。如《白話小說語言詞典》“綽”條義項七:“簇;圍扶?!币?8)一例[7]125;又“八抬八綽”條:“即‘八抬八簇’。”引例(1)一例[7]16?!督鷿h語詞典》“綽”條義項九:“通‘簇’,圍扶;擁圍。”引例(16)(18)兩例[8]191。
3.通“策”,扶。如例(18)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7 年版王古魯注:“四抬四綽:這是指八個轎夫抬的轎子,四個人抬,四個人扶轎杠(叫做‘綽’),八個人輪流替換‘抬’、‘綽’。”[9]579《小說詞語匯釋》“綽”條義項四:“同‘策’。參看‘策’字條?!盵10]《漢語大字典》(第二版)“綽”條義項九:“用同‘策(cè)’。扶著人或轎?!盵11]3639《吳方言詞典》“綽”條:“攙扶。”[12]以上三書均引例(18)“四抬四綽”例。
關(guān)于“扱”,有兩種說法:
1.抬;扛;舉。如《漢語大字典》“扱”條義項五:“舉?!稄V韻·洽韻》:‘扱,舉也。’清翟灝《通俗編·雜字》:‘俗以手舁物他徙曰扱,有八抬八扱之諺?!盵11]1936《明清吳語詞典》“扱”條義項二:“(用手)抬,搬。參見‘綽②’。□扱:楚洽切。……俗以手舁物他徙曰扱,有‘八抬八扱’之諺。(通俗編36 卷)”[3]57
2.扶。如民國《鄞縣通志·方言(二)》“扱”條:“扱讀若卻。甬稱以手助人舁物曰扱。俗有‘八抬八扱’之語,謂八人舁物,八人從旁扶助之也?!盵13]《紹興方言》“扱”條義項一:“扶:八抬八~。”[14]《〈越諺〉點(diǎn)注》“八抬八扱”條注:“‘扱’:扶持。”[15]
關(guān)于“簇”,各家解釋比較一致:
圍隨,如《金瓶梅詞典》“八抬八簇”條:“八人抬轎,八人圍隨?!币?2)(13)兩例[16];簇?fù)韲S,如《近代方俗詞叢考》:“‘八抬八簇’意思是八個人抬轎,八個人簇?fù)韲S?!亍彩莿釉~?!盵5]283-284簇?fù)砀S,如《白話小說語言詞典》“八抬八簇”條:“八人抬轎,八人簇?fù)砀S。”引例(12)一例[7]16;簇?fù)黼S護(hù),如《〈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語言詞典》“八抬八簇”條:“八人抬轎,八人簇?fù)黼S護(hù)。”引例(12)(13)兩例[17]11。
關(guān)于“撮”,只見到一家訓(xùn)釋:
撮擁;簇?fù)?。《〈金瓶梅詞話〉〈醒世姻緣傳〉〈聊齋俚曲集〉語言詞典》把“八抬八撮”作為“八抬八簇”的副條,看作異形詞,并對“撮”字用括號加注:“撮,音cuō,撮擁、簇?fù)怼保?5)一例[17]11-12。又“撮”條義項五:“借作‘簇’。聚集;圍攏。例見〖八抬八撮〗〖撮擁〗②?!盵17]137
此外,還有把“八抬八綽”的“綽”釋為“寬綽”的[2]111,把“八抬八插”的“插”釋為“插杠而抬”的[5]284,甚至簡單地把“八抬八綽”釋為“服務(wù)周到,伺候殷勤”[18]、把“八抬八插”釋為“高官坐轎”的[2]111,都不夠準(zhǔn)確,此不贅述。
經(jīng)過梳理發(fā)現(xiàn),“八抬八綽”至少有三種解釋,“八抬八扱”至少有兩種解釋,而合理的解釋只能是一種。另外,“八抬八綽”“八抬八扱”“八抬八插”“八抬八擦”“八抬八簇”“八抬八撮”這組詞語相互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是異形詞,還是同義詞?如果有的是異形詞,有的是同義詞,那么哪些是異形詞,哪些是同義詞?凡此種種,都值得深入探討。
綜合考察音義情況,筆者認(rèn)為,這組詞語其實(shí)可以一分為二:“八抬八綽”“八抬八扱”“八抬八插”“八抬八擦”是一類,屬于異形詞,“綽”等義為扶;“八抬八簇”“八抬八撮”是一類,屬于異形詞,“簇”等義為圍擁。而“八抬八綽”及其異形詞與“八抬八簇”及其異形詞又是同義詞關(guān)系。本文試述如下:
第一,“綽”“扱”“撮”等確實(shí)有抬、扛義,但“八抬八綽”如果釋為“八抬八抬”,文義不通。
先看“綽”“扱”“撮”等有抬、扛義。“綽”,如明李贄《開卷一笑》卷一:“綽轎執(zhí)鞭,曰:我小人自當(dāng)承受;揩臺抹箸,云:大叔每不勞動煩?!鼻濉妒幙苤尽返谄呤寤兀骸跋U嬲惺值溃骸脙?nèi)走不動,你們把轎子抬進(jìn)來?!瘍蓚€把轎子綽到廳上歇下?!鼻濉毒盼昌敗返谑寤兀骸皾h良見小寶允了,大喜,連忙叫了抬轎的相幫,說知緣故。相幫們一齊好笑,卻樂得弄他幾個賞錢,就綽出轎子。”“扱”,除了上面已引的材料外,再如清翟灝《通俗編》卷三十八引《江湖切要》:“抬轎曰扱樓兒?!薄皰Q樓兒”又作“抬樓兒”(義為奉承、戴高帽),明朱有燉《繼母大賢》第二折:“那王義雖是有些本錢,被那姓費(fèi)的姓苗的每日哄著他抬樓兒,吃了他的?!薄按椤保缜濉秲山换椤返谑换兀骸案矢C⒏蕢舻倪@乘轎子,撮到縣門前,方叫夢娘下了,走將進(jìn)去?!?/p>
上揭材料表明,“綽”“扱”“撮”等都有抬、扛義,而且抬、扛的對象有的就是轎子。這也是各家把“八抬八綽”(以“綽”賅“扱”等)的“綽”釋為抬或扛的主要理由。但是,即便如此,在“八抬八綽”中,“綽”還是不能釋作抬或扛。如果把“綽”釋作抬或扛,“八抬八綽”就是“八抬八抬”(以“抬”賅“扛”等),有幾個問題不好解釋。首先是語義與結(jié)構(gòu)問題?!鞍颂О司b”是十六人抬,還是八人抬?《西游記辭典》“八抬八綽”條:“前八人后八人扛抬大轎?!盵19]《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四抬四插”條:“指八人抬的轎子?!盵20]此均持前一說。更多的是持后一說,如《明清吳語詞典》“八抬八綽”條:“八個人抬或扛(轎子或棺材等)?!盵3]14今謂后一說八人抬是。據(jù)史書記載,皇帝、皇太后、皇后可以坐十六人及以上抬的大轎,至于大臣,《明史·輿服志》云:“文武官例應(yīng)乘轎者,以四人舁之”,“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者,奏聞”[21]?!肚迨犯濉ぽ浄尽吩疲骸皾h官三品以上”“在京輿夫四人,出京八人”,“欽差官三品以上,輿夫八人”[22]??梢姼呒壒賳T最多也只能坐八抬大轎。文獻(xiàn)材料也證明這一點(diǎn)。明《西游記》第六十二回:“那當(dāng)駕官即備大轎一乘,黃傘一柄,錦衣衛(wèi)點(diǎn)起校尉,將行者八抬八綽,大四聲喝路,徑至金光寺?!毕挛模骸鞍私涞溃骸愦蛑S傘,抬著八人轎,卻不是猴王之職分?’”(前說“八抬八綽”,后說“八人轎”)清《再生緣全傳》卷十:“八抬八擦真顯貴,綠紗隱隱坐夫人?!毕挛模骸盎ㄞI巍巍八個抬。”(前說“八抬八擦”,后說“八個抬”)清《聊齋俚曲集·磨難曲》第十七回:“我北直軍門卜為人是也,曾八抬八撮,前護(hù)后擁?!毕挛模骸鞍骋苍颂?,俺也曾上金階?!保ㄇ罢f“八抬八撮”,后說“八抬”)“八轎”“八人轎”“八人大轎”“八人顯轎”“八抬”“八抬轎”“八抬大轎”等詞語文獻(xiàn)習(xí)見,所指相同。既然“八抬八綽”是八人抬,語義不是前后迭加,那么“八綽”是什么?或許有人會說,漢語中有“一心一意”“一生一世”“一瘸一拐”“一歪一扭”等說法,“心”和“意”、“生”和“世”、“瘸”和“拐”、“歪”和“扭”分別同義或近義,詞語的后半截是為了湊足四字音節(jié),加強(qiáng)文意,前后兩個數(shù)字也不是迭加的。但我們認(rèn)為,“八抬八綽”與“一心一意”“一瘸一拐”等屬于不同的類型,不能作簡單類比;而與“三熏三沐”“七縱七擒”等比較相似,前后兩個動詞意義各異,前后兩個數(shù)詞分別修飾各自的動詞?!鞍颂О颂А比灾赴颂У?,我們沒有找到同類的詞例。其次是與“八抬八簇”等協(xié)調(diào)問題?!鞍颂О司b”與“八抬八簇”所表達(dá)的意思基本相同,“綽”“簇”亦當(dāng)義近。如果“綽”訓(xùn)抬,“簇”訓(xùn)擁圍,那么兩者意思的差別就太大了。
第二,“綽”“扱”“插”“擦”方言讀音相同,古可通用,而“綽”有扶義。
“綽”“扱”“插”“擦”古代都是入聲字,《廣韻》“綽”,昌約切;“扱”“插”,楚洽切;《字匯》“擦”,初戛切。這幾個字方言讀音相同或相近,常可通用。如“綽號”也作“插號”,元明《水滸傳》第六回:“那和尚姓崔,法號道成,綽號生鐵佛?!泵鳌抖U真后史》第二十一回:“只因這劉爺慈祥好善,引動一個強(qiáng)盜,姓金,插號為焦面鬼。”“綽趣”也說“插趣”,明《古今小說》卷二:“又假意勸解小姐,抱持綽趣,盡他受用?!薄对x·百花亭》第二折:“咱費(fèi)了多少錢財,賠了多少工夫,占的這個表子,你只管來插趣,好沒禮也。”《廣雅·釋詁二》:“扱,插也。”王念孫疏證:“插、扱古通用?!痹凇对偕壢珎鳌吠徊繒?,“八抬八綽”也作“八抬八擦”,如例(4)(5)之與例(11)。
“綽”有扶義,“扶”“綽”常連用。如清《蕩寇志》第七十七回:“慧娘叫那養(yǎng)娘扶綽,騎在獅子背上,坐穩(wěn)了?!庇值诎耸兀骸靶愎媚锬_小走不來,我們一個在先,一個在后,扶綽你上去?!庇值诎耸幕兀骸胞惽湓p作病相,尉遲大娘扶綽著他,一步步挨到門樓下那條闊凳上坐了?!薄睹髑鍏钦Z詞典》“扶綽”條釋為“扶,攙扶”[3]191;《吳語字和詞的研究》“扶綽”條釋為“扶,攙扶。綽,指用力抬起人體的一部分”[4]84。我們認(rèn)為前者是?!胺鼍b”之“綽”義同扶,而非抬,盡管“扶持”往往含有“架起”的意思?!胺鼍b”最早寫作“扶策”(“綽”“策”方言同音,“策”有扶義),如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六:“舟忽傾側(cè),上墮于池中,宮嬪并內(nèi)侍從官并躍入池,扶策登岸,移時方安?!痹獏遣g《張?zhí)鞄煛沸ㄗ樱骸皬?qiáng)扶策懨懨病里身,空凝望盈盈月下人?!痹鳌度龂萘x》第一百六回:“(司馬懿)去冠散發(fā),上床擁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請李勝入府?!泵髻Z仲明《玉壺春》第一折:“醉醺醺紅妝扶策下瑤階,氣昂昂朱衣迎接離金殿?!薄熬b”之扶義現(xiàn)代方言仍有保留,如《漢語方言大詞典》“綽”條義項六:“攙扶。吳語。上海松江:~伊一把?!盵2]5114《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綽”條:“揚(yáng)州,上海。扶持:他行動不便,要人在旁邊~住他走|我腳底下一跐,不是他在旁邊一把~住,我就摜跌下來了(揚(yáng)州)|伊走走走勿動,只好叫人~轉(zhuǎn)去(上海)。”[23]后者字頭“綽”底下加了一個小圓圈,表示它是記音字。從出現(xiàn)時間及音義關(guān)系看,《小說詞語匯釋》謂“綽”同“策”,《漢語大字典》謂“綽”用同“策”,似乎不無道理。
第三,“簇”“撮”音近,都有圍擁義。
《廣韻》“簇”,千木切;“撮”,倉括切?!按亍薄按椤倍际侨肼曌?,讀音相近,義項亦多有重合的。如都有聚集、聚攏義,唐黃滔《江州夜宴獻(xiàn)陳員外》詩:“多少歡娛簇眼前,潯陽江上夜開筵?!碧票R仝《自詠三首》之二:“萬卷堆胸朽,三光撮眼明?!倍加信渌?、抓藥義,元明《水滸傳》第二回:“我有個醫(yī)心疼的方,叫莊客去縣里撮藥來,與你老母親吃?!薄赌S定本傳奇·人獸關(guān)》第十五折:“這幾樣都是細(xì)藥,我隨身帶得在此,簇去吃了便好。”尤其是都有簇?fù)?、圍擁義,宋元《清平山堂話本·楊溫攔路虎傳》:“忽然遠(yuǎn)遠(yuǎn)地望見一伙人,簇著一個十分長大漢子?!鼻濉都t樓夢》第二十四回:“正說著,只見一群人撮著鳳姐出來了?!贝送?,“簇?fù)怼庇挚蓪懽鳌按閾怼?,如明《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三回:“只見眾堂客簇?fù)碇鴨涛逄M(jìn)來?!泵鳌段饔斡洝返诰攀兀骸澳情L老被眾宮娥等撮擁至樓前?!鼻濉缎咽酪鼍墏鳌返谒氖换兀骸按魇蟼兇閾碇菏仙狭宿I?!?/p>
事實(shí)上,“綽”“插”與“簇”“撮”等的音義關(guān)系比較復(fù)雜,由于音近,它們之間偶亦通用。如“俏綽”(風(fēng)流、俊俏)也作“俏簇”,明《雍熙樂府》卷五引元彭壽之散套《八聲甘州》:“平生放蕩,俏綽聲名,喧滿平康?!薄对x·貨郎旦》第四折:“據(jù)一表儀容非俗,打扮的諸余里俏簇。”“插科打諢”也作“撮科打諢”,元高明《琵琶記》第一出:“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shù)調(diào),只看子孝共妻賢?!鼻濉端逄蒲萘x》第九十五回:“那黃幡綽本是個極滑稽善戲謔的人,平日在御前慣會撮科打諢、取笑作耍的?!钡驗椤熬b”等有扶義,“簇”“撮”有圍擁義,這些意思在“八抬八X”中都講得通,所以我們還是把“八抬八綽”“八抬八扱”“八抬八插”“八抬八擦”與“八抬八簇”“八抬八撮”分為兩類。
第四,近代漢語里還有“四抬四扶”“八抬八捧”“八抬八擁”等說法,可作旁證。
(19)只見縣主相公坐下朱青紗幔的涼轎,四抬四扶,打著青羅傘行來。(《平妖傳》第十七回)(此據(j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巴蜀書社1995 年版《明代小說輯刊》第二輯第三冊《北宋三遂平妖傳》作:“只見縣主相公坐一乘青紗幔的涼轎,四抬四綽,打著青羅傘行來。”)
(20)(叔寶)自己不曉得力大,用左手在轎扛上一拖,轎子拖了一側(cè)。四個抬轎的,四個扶轎的,都一閃支撐不住。(《隋史遺文》第六回)
(21)劉狀元滿頭綴金花,身著繡金黃袍,紅緞翅子帽,足登二寸厚官靴,坐八抬八捧顯轎。(清劉禺生《世載堂雜憶·太平天國佚史》)
(22)黃太尉八抬八擁大轎,一簇而入。(《新刻金瓶梅奇書》第六十五回)(此據(jù)清嘉慶二十一年即1816 年刻本。明《金瓶梅詞話》第六十五回作:“黃太尉穿大紅五彩雙掛繡蟒,坐八抬八簇銀頂暖轎?!保?/p>
例(19)“四抬四扶”與“四抬四綽”構(gòu)成異文,例(20)明確說“四個抬轎的,四個扶轎的”,例(21)說成“八抬八捧”(捧有扶、簇?fù)韮闪x),例(22)“八抬八擁”與“八抬八簇”構(gòu)成異文。上面四個不同說法,正是把“綽”和“簇”換成了“扶”和“擁”!這也恰好印證了上述兩分法的觀點(diǎn)。
“八抬八綽”及其異形詞讀音相同或相近,“綽”有扶義,從王古魯先生釋為“扶轎杠”起,《小說詞語匯釋》《漢語大字典》《吳方言詞典》《鄞縣通志》《紹興方言》《〈越諺〉點(diǎn)注》等均把“綽”“扱”釋為“扶”“攙扶”“扶持”,也符合一般人的語感,這些都是本文立論的重要依據(jù)?!鞍颂О舜亍奔捌洚愋卧~讀音相近,“簇”“撮”都有圍擁義,而古有“簇輦”一詞(《漢語大詞典》“簇輦”條:“皇帝出行時,擁隨在車駕旁供役使的人?!督鹗贰x衛(wèi)志上》:‘捧日隊從領(lǐng)人員一十七人,簇輦茶酒班三十一人。’”),輦既然可以“簇”,轎自然亦可以“簇”(元明《水滸傳》第三十二回:“眾軍漢拜謝了,簇?fù)碇I子便行……眾人都笑,簇著轎子,回到寨中?!保???梢姟按亍卑醋置嬉馑纪耆v得通?!胺龀帧迸c“圍擁”兩義非常接近(如“捧”“扶策”等詞都兼有攙扶、簇?fù)韮闪x),所以“八抬八綽”及其異形詞與“八抬八簇”及其異形詞總體意思幾乎沒有什么差異,可以看作同義詞。實(shí)際上,“綽”“插”與“簇”“撮”等方言音近,“扶持”與“圍擁”義近,人們在使用這組詞語的時候往往是模糊的、隨意的、混用的,把它們當(dāng)作同義詞來使用的。在“八抬八X”中,由于“抬”是常用動詞,所以未見異文材料;“綽”不是常用動詞,故文獻(xiàn)中常用音義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記錄。
最后還要指出的是,我們說“八抬八綽”的“綽”是扶,“八抬八簇”的“簇”是圍擁,這是就文字訓(xùn)詁角度而言的。實(shí)際情況未必一定要“扶”或者“簇?fù)怼薄!洞笄宓蹏鞘杏∠蟆?9 世紀(jì)英國銅版畫》“北京·八抬大轎”一節(jié)英國使節(jié)是這樣描述的:“第三天,馬路越來越窄越陡,使臣們只能放棄英國馬車,改用中國轎子上路。馬戛爾尼和他的使臣們也嘗到了清朝高級官員才能享受的‘八抬大轎’的滋味?!筠I用淺黃色的布幔,配上玻璃的窗子。八個人抬著,另外八個人靠近地走著,準(zhǔn)備替換?!盵24]雖然這是晚清的材料,但對我們理解“八抬八綽”等的含義也不無幫助。
注釋:
①根據(jù)匿名審稿人提供的資料,“八抬八綽”在明清文獻(xiàn)中還有以下寫法:“八抬八掉”(“相公坐在八角轎,八抬八掉往前行”,清佚名《存仁寶卷》,清刻本)、“八抬八棹”(“八抬八棹銀鑲轎,七省查盤御史身”,佚名《蓮船寶卷》,舊抄本)?!暗簟薄拌本鶠椤熬b”之訛字。謹(jǐn)致謝忱!
② 本文初稿完成于2018 年8 月,其時《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三冊(征求意見本)尚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