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媛媛
摘? 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其要求教師必須積極革新陳舊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堅持以“和、合、活”的原則,創(chuàng)新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式,讓整個初中生物課堂充滿活力,這樣便能夠將初中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充分調動起來,從而全面提升初中學生的生物教學水平。本文通過具體論述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生物教學的和、合、活,旨在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生活課程的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生物;教學活力
在以往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所以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中依然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這樣則難已將學生學習生物課程的積極性給充分調動起來,嚴重影響了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通過在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堅持和、合、活,全面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目標。
一、初中生物教學中踐行素質教育的意義
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中,其思想素質和道德品質尚且處于培養(yǎng)的時期。初中生物課程教學涉及著德育教育內容,所以為了全面增強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便需要教師深入挖掘生物教材中有價值的內容,合理地將德育內容滲透到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同時,由于初中生物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強和實用性強的學科,所以通過優(yōu)化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效率,不但能夠讓初中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實際生活中的生物現(xiàn)象,而且還能夠切實增強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生物學科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所以便需要生物教師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到生物學科的重要性,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全面增強學生學習生物的動力,以此達到提升學生生物課程的教學實效性。其中,實驗是初中生物課程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元化的實驗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速地吸引過來,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去觀察生物實驗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提升初中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生物教學的和、合、活
(一)注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和”
為了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便需要教師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保證教學內容的直觀性。通過將多媒體教學設備合理地應用到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將初中生物課程中的知識點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引導學生集中參與學習,以此達到刺激學生眼球的目標。例如,在“花的構造”這節(jié)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去引導學生到室外采摘少量的花朵,并認真仔細地進行觀察和研究,讓花的構造這節(jié)知識點能夠更加形象化,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二)注重課堂提問的合理性
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提出合理的探究性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在生物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更好地凸顯出來,有效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花的構造”這節(jié)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將事先采摘的花朵拿出來供學生觀察,然后再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認為哪一部分是花的花蕊呢?”讓學生自己將花朵進行分解,將花蕊這部分挑選出來,這樣便能夠加深初中學生對這部分知識點的認知和理解。同時,為了提升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還要求教師在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堅持以“和、合、活”這個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達到提升初中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三)強調生物課堂教學的“活”
1.實驗教學的動中學
在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學生積極投入到生物實驗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動手機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究。但是,在設計生物實驗的時候并不僅僅只是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重復和驗證,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透過生物實驗去增強自身的動手能力和生物素養(yǎng)。例如,在“蚯蚓”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后的時間去尋找蚯蚓和挖蚯蚓,并用手去捉一捉蚯蚓,再將其帶回家去飼養(yǎng)。通過觀察蚯蚓飼養(yǎng)過程的情況,這樣學生便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很快速地消化掉所學習的知識點。通常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去尋找和飼養(yǎng)蚯蚓,便會對蚯蚓的日常生活習性有直觀的了解,并在自己捕捉的過程中能夠親身感受到蚯蚓黏滑的體表和蠕動的情況。這樣的教學過程較我們直接照著書本開展教學的效果更佳,對強化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作用。
2.課外生活的活中學
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不能夠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因生物知識廣泛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則可以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問題去研究生物學的知識點。通過堅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原則,讓初中學生真正認識到生物知識點在實際生活中的價值。同時,通過緊密結合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設計課后作業(yè),這樣便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學的知識點,讓初中學生的應用能力真正得到提升。例如,在“平衡膳食寶塔”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后的時間去分析自己家庭的飲食結構,再針對性的設計合理營養(yǎng)的膳食,讓自己的家人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保持平衡的飲食習慣。
再例如,在“人體血液”這節(jié)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則可以讓學生自主為家人量一量血壓,引導自己的家人時刻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態(tài),始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生物科技活動和生物課外調查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去探究生物知識點,逐步積累起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這樣對學生正確認識植物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而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
總之,生物課程是一門具有較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學科,所以通過以“和、合、活”為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便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生物現(xiàn)象,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認知能力。由于生物學科與人們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所以在初中生物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動手的機會,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生物實驗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并給予學生一些具有針對性的意見。然而,由于當前部分教師對生物教學策略的應用合理性的重視程度不夠,尚未提前進行備課,從而導致整個生物課堂的教學非常盲目。因此,教師可積極采取多媒體設備和優(yōu)化生物課堂教學過程,更好地將生物知識點以圖片和影像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以直觀的形象來刺激學生學習,這樣便能夠讓學生在理解生物知識點的過程中逐步增強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打造高效的生物課堂,真正達到強化初中學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邊巴央吉. 生物核心素養(yǎng)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培養(yǎng)探討[J]. 中文科技期刊數(shù)據(jù)庫(全文版)教育科學:00155-00155.
[2] 李明. 基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優(yōu)化的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19).
[3] 吳陽. 核心素養(yǎng)與初中生物學教學的融合——以"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一課為例[J]. 中學生物教學, 2018(6).
[4] 林嘉敏. 基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J]. 師道:教研, 2019(4):168-168.
[5] 吳陽. 核心素養(yǎng)與初中生物學教學的融合——以"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一課為例[J]. 中學生物教學, 2018(3X):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