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章婷
摘要:我國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教學,教師除了需要傳授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需要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和技能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教師是否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而數(shù)學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又體現(xiàn)在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該如何培養(yǎng),我們通過近幾年的課堂實踐和摸索,總結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課堂問題、遷移、課堂等待、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我們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除了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是要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如何培養(yǎng)一個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就結合自己平時在校的教學工作和實踐情況,闡述幾點總結和思考。
一、精心設計課堂,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那么教師在平時給學生上課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給我們的學生營造一種更加現(xiàn)實且富有吸引力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就一定能夠做到讓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中來。所以課堂的設計,應該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段的孩子,年齡小,因此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情境去吸引學生。
比如在教學除法的初步認識時:
出示6個小朋友坐纜車,每輛纜車上可以坐2人的情景圖。
師: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生:6個
師:那么怎樣才能知道6個小朋友要做幾輛車呢?你打算怎么做?
生:就像我們6個小朋友,每2個小朋友坐一張桌子,要坐3張桌子。
師:這樣的想法對嗎?有什么辦法說明它是對的?
生:我們可以6個小朋友,分一分啊。
師:那用6個圓片代替小朋友,分一分吧。
通過學生熟悉的坐纜車情境,從生活問題引出數(shù)學問題,使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調動了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遷移解決新問題
數(shù)學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新舊知識的連貫性是數(shù)學學科的主要特點。在平常教學的過程中,需激活學生的舊知,以舊知作為生長點,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新知。
我們以計算課為例,剛開始學習計算,很多老師更多的是關注學生最終算的對不對;但是,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算的過程從而算對結果,然而并不理解為何這么算。因此當這些學生再去學習下一階段計算的時候,他們還是找不到知識的生長點,無法自主解決問題,只能等著老師教。
所以教師教學更要重視低年級段學生理解算理的過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這樣就可以放手讓學生探索新知,形成知識的遷移,最終達到通過遷移解決新問題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筆算時:
上課前,老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復習48×16的筆算方法和算理。
重點討論:48乘十位上的1,得數(shù)的末尾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
在充分做好這個問題的回顧后,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去探索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兩位數(shù)的十位乘三位數(shù),得數(shù)的末尾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有了前面的回顧,學生便能夠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獨立解決新問題。而且通過方法的遷移,促進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提升了他們自主解決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課堂等待,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時間
著名作家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的結語中寫道:“課堂是播種希望的地方,智慧的課堂是需要等待的”。所以在我們平常的課堂中,應當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通過課堂等待,培養(yǎng)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認識平年、閏年的時候:
出示2015~2016年各年2月的日歷。
師:比較這幾個年份2月的天數(sh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等待1分鐘)
生:2月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師:2月只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29天的年份是閏年。
師:上述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閏年?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嗎?
(等待2分鐘)
生:每4年里有3個平年和1個閏年。
師:觀察閏年的年份,有什么共同特點?
(等待2分鐘)
生: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shù)。
數(shù)學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向學生講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品質,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有效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課堂中,老師不能一手包辦,應給時間給學生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課堂等待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慢”課堂才能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運用小組合作,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思維活潑,注意力易分散,這個時候小組合作就發(fā)揮了它的作用。新課程改革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在我們進行一個小組合作的時候,學生可以及時與小組內的同伴一起進行互動交流,進行思維碰撞,同時可以互相幫助,有利于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總而言之,數(shù)學課的意義不僅僅是教給孩子很多的數(shù)學知識,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孩子們的學習之路非常重要。但是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將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滲透到每一節(jié)課中,以學生為主體,精心設計好每一節(jié)課,促進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魏月秀.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
[2]錢芳華.探究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
[3]呂學禮.引導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J].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