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勝,官春平
(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 510308)
處理印染廢水是所有印染企業(yè)生產(chǎn)過程的必要環(huán)節(jié),由于多種新型且復雜的染料及相關助劑的投入使用,使印染企業(yè)廢水的處理過程及難度都極大地增加。膜過濾脫色、臭氧脫色和混凝脫色是眾多印染企業(yè)采取的脫色技術,其中混凝脫色技術經(jīng)濟環(huán)保且具有較好的成本優(yōu)勢,故在行業(yè)內使用廣泛[1]。
印染企業(yè)常用染料的種類及分類方法較多,有中性、弱酸性染料、直接染料、還原性染料、活性和分散性染料等。懸浮態(tài)、膠體態(tài)及溶解度低的染料適合使用混凝法處理,如分散性、還原性染料;而易溶解的染料通常不能用該法處理,如活性和中性類染料[2]。
皮革印染加工與生產(chǎn)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如染色、印花等工段都能產(chǎn)生含不同有機污染物的工業(yè)廢水,難以降解處理[3]。由于精細化工和印染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用作染料的藥劑種類達上萬種,其中最被各類印染企業(yè)廣泛使用的是色譜齊全的活性染料。但是就化學分子結構而言,活性染料藥劑(含-SO3-基團)大多是親水性分子結構,使其成為印染污水中最難被去除的有機污染物。通過對多種試驗條件進行對比和分析,可確定最佳效果的混凝劑品種及混凝條件[4]。
聚合氯化鋁(PAC),化學通式為[Al2(OH)nCl6-n]m、Al2(SO4)3、聚合氯化鋁鐵(PAFC);分析純:FeCl3、FeSO4·7H2O、FeAl(SO4)2;Ca(OH)2和H2SO4;陰離子聚丙烯酰胺(APAM);自主研制的生物脫色劑。
化學需氧量(COD)消解測試儀、分光光度計、攪拌器、pH計等。
實驗用水取自增城市仙村鎮(zhèn)某棉紡織造有限公司印染廠廢水,COD約為1 000~2 000 mg/L,色度為800~1 000倍,pH值為9.0~10.0。
1.3.1 色度測定
采用目測比色法測定色度。
1.3.2 化學需氧量(COD)測定
采用快速密閉催化消解法。
1.3.3 污泥沉降比、平均沉降速率的測定與計算
將1 000 mL印染廢水加入燒杯中,置于六聯(lián)攪拌器上,分別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劑,以400轉/分鐘的速度快速攪拌15秒,然后以80轉/分鐘的速度慢速攪拌3分鐘。
測定與計算方法:分別將不同混凝劑加入廢水中,攪拌后靜置,每沉淀300 s記錄一次污泥體積和高度的下降量。
1.3.4 污泥密度測定
干污泥質量的測定:靜置5 h后,去除上清液,在110 ℃烘箱中恒溫烘干2.5 h后稱量;計算、測定污泥的密度。
對pH值要求高一直是無機混凝劑的一大弱點,是影響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任何一種混凝劑都存在一個相對合適的pH值,只有在這樣的酸堿環(huán)境下,還原、吸附架橋等物理化學作用才能發(fā)生,也才能使混凝效果達到最佳。針對該廠廢水,在試驗中廢水水溫保持在25 ℃,初始pH值在7.0~11.0范圍內變化。各混凝劑與PAM搭配使用的最佳pH值和投加量結果見表1。
表1 各混凝劑與PAM搭配使用的最佳PH值和投加量
在混凝實驗中,自主研制用脫色劑WH的使用量、脫色效果均為最優(yōu):混凝劑用量為210 mg/L;化學需氧量(COD)去除率為54.8%;色度去除率為91.5%。三氯化鐵的COD去除率及色度去除率最差,分別為40.5%和73.6%。
產(chǎn)生絮體效果最好的是脫色劑WH,但絮體質量較小,故沉降速率相對較慢。絮體沉降速率最快的為鐵鹽類絮凝劑,在15 min內絮體即可完全沉降。這是因為鐵鹽的親OHˉ能力強所致。產(chǎn)生的絮體較多的是鋁鹽類混凝劑,絮體平均沉降速率曲線見圖1,污泥沉降比曲線見圖2,各混凝劑所產(chǎn)生污泥的密度見表2。
表2 各混凝劑所產(chǎn)生污泥的密度
圖1 絮體平均沉降速率曲線
圖2 污泥沉降比曲線
由于吸附和中和的共同作用,使得聚合氯化鋁PAC和脫色劑聯(lián)合使用時的色度和COD的去除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平均沉降速率提高至60 mm/min,沉降時間降至35 min。
脫色劑WH的使用量、脫色效果均為最優(yōu):混凝劑用量為210 mg/L;化學需氧量(COD)去除率為54.8%;色度去除率為91.5%。產(chǎn)生絮體效果最好的是脫色劑WH。絮體沉降速率最快的為鐵鹽類絮凝劑,在15 min內絮體即可完全沉降。聚合氯化鋁PAC和脫色劑聯(lián)合使用時沉降速率提高至60 mm/min,沉降時間降至35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