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霞
摘 要:小學是學生教育生涯的啟蒙階段,是學生接受正規(guī)教育的起點,也是全民素質教育實現(xiàn)的重要階段。隨著當今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各方對學生全面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不斷地對教育方式進行改革,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學生為教育主體,拓寬學生的視野。語文學科側重于對學生人文情感的培育和熏陶,關注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小學語文教師的基本職責。
關鍵詞:小學語文;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165-02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students' educational career,the starting point for students to receive formal education,and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quality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all parties in the society hav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overall health of students,and families,schools and society have also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students,constantly reforming education methods,and respecting students’idea is to use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of education to broaden students' horizons. The Chinese subject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and edific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emotions. It is the basic duty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Special educa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
小學語文教學應該是充滿樂趣和活力的,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只注重對孩子知識的傳授和掌握情況,而忽略了孩子們學習的樂趣,隨著社會進程的不斷發(fā)展,教育對于孩子的發(fā)展不只是知識的掌握,更是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和對孩子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只注重課本知識而忽略課堂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這樣是不正確的,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康的心態(tài),如何在特殊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響著孩子們未來的發(fā)展。
1.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成長的重要基礎。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學生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都較好,父母長輩都對孩子寵愛有加,孩子的要求家長一般都會盡力滿足,長此以往,孩子養(yǎng)成了諸多不好的行為習慣,在學校和同學相處以及待人接物中容易出現(xiàn)自私的現(xiàn)象,遇到問題時也很容易變得比較沖動,當與同學發(fā)生沖突時解決的方式也是比較極端的,很容易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目前很多學校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很重視的,也在不斷地將心理教育融入到課堂教育當中去。
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很多人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越來越重視,新時代下的教育內涵變?yōu)榱诵W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從當前社會生活中學生自殺現(xiàn)象可以看出,對學生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做出極端的行為,給家長帶來很大的痛苦,也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教學中是必然的,小學生的發(fā)展關系著祖國的未來發(fā)展,是絕對不可以掉以輕心的,應該不斷地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讓他們快速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要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及時引導。
2.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方法
(1)注重教師的素質培養(yǎng),為學生樹立榜樣
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自身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只有教師形成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在教育過程中影響學生,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謹言慎行,在課本知識的傳授過程中,要滲入心理健康教育。語文課堂的本身特點決定了其可以很好、很容易地滲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利用語文課堂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心理進行引導是很好的方式,讓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并掌握到新的知識,還可以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態(tài)
課程的學習是為了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實際生活當中,因此在語文教育中也應該注重和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可以適當?shù)卦O置一些有趣的環(huán)節(jié)情景,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輕松愉悅的良好學習氛圍,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逐漸改變以往的錯誤觀念,從而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3)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心理教育環(huán)境
課堂教學氛圍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積極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進行學習,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賞識學生,利用誘導式教學和參與式教學方式,多鼓勵學生,讓學生積極提問,積極學習,鼓勵學生增加相互間的學習交流,對所有學生要做到一視同仁,營造和諧積極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和知識以及技能都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師在制訂教育計劃時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目標為: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到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學習、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衛(wèi)生習慣,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素質。在語文學科教學中,老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還要重視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要積極倡導學生健康學習。
(5)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特殊兒童的教育與一般兒童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他們需要校內和校外的雙重教育,以此來幫助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學生家長與教師多進行溝通、交流,第一時間來掌握和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需求,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同時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在家的表現(xiàn)判斷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從而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互結合、配合,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6)利用教材,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
在特教學校中,環(huán)境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同學之間。比如高年級學生的行為對于低年級學生的影響就非常明顯,因為他們具有著相同的特點、語言、交流方式。所以,我們應該在這個特殊的群體中找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學生,為其余學生做榜樣,學生在相互影響中,會共同朝積極樂觀、正確價值觀的方向發(fā)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包含了大量文質優(yōu)美的作品,描繪了許許多多生動形象、內容豐富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普通人;用知識為人們做出貢獻的科學家;用知識為人們保駕護航的白衣天使;更有為保衛(wèi)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教師應該讓學生在熟悉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他們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
積極的課堂氛圍對特殊學生的影響非常重要,可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因此教師要善于建立同學間相互支持、相互合作、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7)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課堂的教學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和課堂效率情況的提升,與教師和學生密不可分,我們要加強學生對于小學語文這一門課程的認識。特殊學校的學生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導致了其敏感脆弱的心理,因此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地為學生制訂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活躍的課堂氣氛,遵從學生的差異性以及班級風格的特點進行教學,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得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課堂的潤滑劑。
(8)結合課本的教材,合理進行滲透
在語文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教材知識,有知識的寫作也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內容,平常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積累知識,通過搜集更多的知識來積累融合到教學當中,適當?shù)馗淖冋Z文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通過積極地回答問題、課堂辯論等方式豐富課堂內容,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分小組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相互間的溝通力,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學習到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尊重學生心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于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解決措施,教師要合理控制自己情緒,對學生要以健康教育為主,在保證學生性格特征的情況下進行有效教學。
3.語文課堂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特殊教育所面臨的學生大都內心比較敏感脆弱,在特殊教育領域的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對于身體、心理等限制因素比較多的特殊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部分學生由于先天性的缺陷而受到旁人異樣眼光的看待,導致自尊強烈、心理敏感,將自己封閉起來,較難與外界搭起溝通交流的橋梁,漸漸喪失了對于外界的判斷和感知,長久下去就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和健康問題。通常是因為他們感受到了自己與正常人的區(qū)別,并且因為自己的身體缺陷導致了自己不能正確表達、行動、生活等,這使他們處于一個孤獨自卑的世界,內心較為脆弱,容易受到傷害并時常感到沮喪。為了防止因為自己思想的偏差而導致特殊學生群體產(chǎn)生心理問題,教師應對于這部分學生多給予關注,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語文學習中,讓這些孩子首先提升自己的積極性,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并不是與外界和諧相處的最大問題,讓學生對于語文課程提高興趣,從而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與人交流。另一方面,教師要適時地給予學生關心和愛護,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并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學生在通過學習語文課程與心理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重拾自身的信心,構建積極正能量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小學階段語文課堂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對于特殊學生群體來說具有積極、重大的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特殊學生群體,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在語文課堂中加入心理健康的教學,將語文教學的內容展現(xiàn)得更加豐富多彩,通過多方面的教學措施來達到對于特殊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建,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讓這部分學生擁有更強的適應社會能力,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馮青山.如何在特殊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D].赤子(上中旬),2016(01).
[2]徐波.如何在聾啞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D].基礎教育研究,201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