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英
摘要:在新時期,成績提升已不再是中職教師教學的唯一目標,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也成為教師考慮的問題。中職學生的思維活躍,正處在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是中職英語教育一大重要目標?;诖耍疚姆治隽酥新氂⒄Z寫作對學生思辨能力發(fā)展的意義,探究了基于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中職英語寫作教學。
關鍵詞:寫作教學? ?中職英語? ?思辨能力? ?培養(yǎng)
思辨能力是影響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關鍵能力,擁有思辨能力,能使學生在學習時得心應手,學會對問題進行科學分析,以質疑思維看待學科知識,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傳統(tǒng)教育只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但成績的提升只是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外在表現(xiàn),而要真正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綜合體,便離不開思辨能力。
在傳統(tǒng)的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對成績的重視,明顯表現(xiàn)出重結果、輕過程的特征,讓教學顯得本末倒置,對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新時期英語寫作教學中,各中職教師應利用科學教育觀,科學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寫作質量,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辨能力的作用。
一、中職英語寫作對學生思辨能力發(fā)展的意義
從中職學生的角度來看,借助對比和反思等思維活動,能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的思辨能力,也是多元化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透過現(xiàn)象認識本質的能力,可以讓學生了解英語寫作中蘊含的具體規(guī)律。
在英語寫作時,學生需要經過包括證據(jù)、邏輯或判斷等認知過程,此過程與思辨能力有著深度聯(lián)系。寫作是學生邏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在寫作時,學生對寫作觀點的確定、對觀點的正確表達對個人觀點的證明等,其中均有著思維活動的參與。作為思維活動,寫作是學生對自身思想嘗試表達的過程,所以寫作是鍛煉學生表達、思維等能力的重要路徑。在寫作時,學生要對某看法、事物開展合理分析,并提出正確評價和嚴謹推理,所以當寫作完成時,學生也相當于完成了一次思辨練習。
二、中職英語寫作中思辨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
第一,中職英語寫作是聽、說、讀、寫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語言的綜合運用上。寫作集合了學生英語詞匯、語法、句法等一系列能力的體現(xiàn),但由于英語基礎差、知識能力弱,學生在面對寫作內容時會表現(xiàn)出畏首畏尾的現(xiàn)象,存在懼怕心理。
第二,中職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對寫作中需要的英語詞匯掌握不牢固,對英語的綜合運用水平缺失,英語語言的表達可見一斑。另外,中職教師的教學重心放在鞏固基礎知識上,對學生的思辨能力關注甚少,在英語教學中將更多的精力花費在如何快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上,諸如背誦常用的英語句型,學生也往往傾向于這種簡單明了的死記硬背,這樣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短期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第三,英語教師的評價機制限制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學生的英語寫作指導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評分時,比較關注學生的書寫程度,或者僅僅在寫作評價中關注學生的詞匯是否運用得當,單詞的拼寫是否正確等,這無法對學生的思辨能力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在這樣的評價方式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現(xiàn),沒有真正走進學生的寫作世界聆聽學生的心聲,如果教師僅憑表面看到的一些因素去單一評價學生的寫作內容,久而久之,便會對學生的寫作造成錯誤引導,學生也會只關注教師在乎的方面,而放棄了自身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培養(yǎng)思辨能力的中職英語寫作教學
1.以范文解析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文秋芳教授認為,分析技能中涵蓋了比較、歸類、區(qū)分等元素。在分析時,學生不但要識別、歸類閱讀文本,而且要概括其內容,整理和提出個人觀點,這表現(xiàn)出的思維過程具備較高綜合性。此過程中,學生要先分析文本,以此獲得啟發(fā),再通過頭腦風暴,確定個人觀點,再以思維導圖的構建,提升觀點的條理性。
如寫作主題“My Family Rules”是考查學生對“家規(guī)”的梳理,表述個人對家規(guī)的實際感受,并從個人家庭狀況出發(fā),提出對家長家規(guī)的建議。學生寫作這個主題,對思辨能力的提升十分有益,他們對“對家規(guī)的感受”“結合實際提出的家規(guī)建議”等,均考驗了自身推理、質疑等能力。但相對而言,學生對這個主題較為陌生,在初次接觸時會存在無從下手的狀況,完成寫作更是無從談起。
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在寫作教學前,教師應先為學生展示寫作范文,并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劃分范文的結構,對各段內容進行總結和描述。而概括是影響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重要活動,不僅能提高概括能力,還能完成合理的思辨教育。在學生分析范文后,教師應針對范文提出問題,如“What do you think of family rules?”等,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在組內交換看法,并在討論中自我表達,傾聽他人,發(fā)展學生的闡釋、比較等能力。
在分析范文后,學生基本掌握了個人觀點和看法,并利用思維導圖的構建,整理個人收獲。此時,教師應給學生提供大致框架,引導學生從個人想法出發(fā),完成思維導圖填空,將其補充完整。這樣,學生不但能達成發(fā)展思辨能力的目標,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2.以質疑思維引導學生辯論推理
推理是推究整理,是學生由已知對新判斷推導的思維方式,對學生發(fā)散思維的提高較為有益。在寫作時,辯論是鍛煉學生推理技能的有效方式,學生能提升思維邏輯性,提高辨別和判斷能力,進一步提高語言表達的嚴謹性。
在現(xiàn)階段,微信是國民使用廣泛的社交軟件,在國民生活水準的增長下,學生對微信的使用頻率也很高。為了鍛煉學生寫作和思辨能力,教師可以“The Opinions of Using WeChat”為寫作主題,以質疑辯論為活動形式,引導學生質疑和辯論,提高寫作和思辨能力。
在本活動中,使用微信的利弊是兩個關鍵辯論方向,教師可將班級學生分為兩大組,兩大組內又劃分小組,要求他們分析微信使用的利弊。教師可利用“What influence does WeChat hav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等問題,引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進行觀點整理和辯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想會出現(xiàn)激烈碰撞,并在正反話題的辯論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推理技能等,最終提高思辨能力。
3.以互評互改促使學生反思改進
正確評價文本,不但要求推理技能的參與,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邏輯性的判斷和質疑,而且要求進行分析,讓學生基于個人思考,修改文本內的問題,盡可能為寫作者提供意見。由此可見,評價是推理、分析的延伸,對學生思辨和寫作等能力發(fā)展較為有益。
在寫作時,學生初稿完成后,學生可自我評價或互相評價。教師要組織學生互換作文,使學生在互改中提升判斷、識別邏輯或語法等錯誤的能力。
在當代,很多中職生都擁有手機,手機也已經成為他們學習、生活的重要設備。但對學生而言,手機使用自然有利有弊,這取決于學生自控能力等不同因素。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和思辨能力,并培養(yǎng)正確使用手機觀念,教師可以“The impact of mobile phones”為寫作主題,鼓勵學生闡述手機使用的利弊。在寫作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互相評改,在評改中,不但要引導學生嘗試評價語法錯誤等基礎錯誤,而且要嘗試思考他人觀點是否正確。
四、結語
綜上所述,思辨能力是和寫作關系密切的能力,寫作質量會受學生思辨水平的影響。要想發(fā)展學生的思辨能力,寫作起到的作用十分明顯,教師需要重視。在素質教育下,所以在英語寫作中,教師要做好思辨培養(yǎng),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在分析、質疑、評價等綜合活動中,逐步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沈宏.閱讀教學在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驅動作用[J].高考,2018(35).
[2]鄭敏娟,陳惠源,陳留國.中職生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考試周刊,2018(34).
(作者單位: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政縣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