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華
摘要:道德與法制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引導初中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教育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初中生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階段,不具備自我判斷和自我控制能力,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上的認知,也是對學生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他要加強道德與法治高校課堂的構建,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與法律意識,促進其全面綜合化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良好思想品質。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校課堂
1.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1對理論知識比較注重
初中課堂教學中,很多道德與法治教師都認為專門學科不是主要的學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為了能夠盡快結束課程,只是簡單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得不到情感的共鳴,對道德與法治知識了解的也不夠透徹,使得課堂的學習也是比較乏味的,時間一長,學生們也會以無所謂的態(tài)度來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認為這門課程不重要,進而導致學生們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時候情感無法融入進去,那么學生的學習質量就不會得到提升。
1.2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目前教學過程學生普遍存在一個現(xiàn)象,就是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比較明顯[1]。而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是,現(xiàn)在很多的學生被家長過于溺愛,從小就缺乏一定的鍛煉,長時間以來就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而這種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集體學習意識。第二個方面是教師的的問題,教師在教師課堂授課中,其教學教學沒有針對性,也沒有結合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情況,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導致實際教學的質量效果比較差,這些都會給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造成影響。
1.3課堂教學方法不靈活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教師可以聯(lián)合實際教學情況,結合課程教材特點,進而做到言傳身教,但是在實際中,可以做到這樣的教師是不多見的[2]。很多教師在給學生講授道德與法治課程時,都缺少一定的靈活性,或者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開放不起來,知識一味的照搬教材中的流程來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樣不僅不會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因為,初中時期的學生還是比較樂于接受現(xiàn)象事物的,并且他們的思維正處在十分活躍的狀態(tài)中,如果教師只是將知識內容強灌輸給學生接受,那么往往會讓學生更加討厭這門課程。很多教師都意識不到這種問題,或者是有些教師即使意識到了,也不愿意嘗試發(fā)生改變,而這樣也體現(xiàn)不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課堂設計也沒有體驗性和趣味性,進而導致道德與法治教學及效果并不理想。
2.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2.1提高重視程度,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初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與生理還處在一個發(fā)展過程中,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價值觀念也不太成熟。因此,作為道德法治教師,就要針對這一階段的學生,開展有效教學活動,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學生道德與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第一,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首先要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不斷學習和研究,充實完善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言語給學生樹立一個高尚職業(yè)榜樣和學習榜樣。從初中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等方面考慮,用自身的行動對學生進行引導,明確自身的身份,不斷充實和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同時也要注意日常生活和教學習慣,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生活與學習習慣,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2.2結合實際生活,豐富情境教育
道德和法治教育作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把現(xiàn)實生活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以此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課堂講解中,教師應該把生活中的具體事件引用到道德法治教育課堂上,營造出有趣的情景高效課堂[3]。比如,我國社會當中一直存在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問題”,教師可以利用這個話題,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內容講解給學生。教師要讓學生們自己去組織,并讓學生自己思考和分析,通過自己的實際演繹,具體到行為和語言,學生自己進行感受,從中認識到問題的原因,多方位、多角度的去分析,進而分析出該問題的正確做法。然后教師在讓學生們積極發(fā)言,將自己打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并從中獲取一定的啟發(fā)和感悟。利用情境的方式,不僅能夠將學生興趣調動起來,同時也豐富了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學生通過分析和探討這種社會話題,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身的道德觀念,加強學生的判斷能力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對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認知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
2.3改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突破之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4]。教師可以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技術,把互聯(lián)網(wǎng)科技和多媒體網(wǎng)絡技術及時引用。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在對一個事物進行介紹和描述的時候,利用語言接介紹或者描述的話需要2.8秒的時間來進行識別,但是如果利用圖像對其事物進行介紹的話,則只需要0.4秒的時間。由此可以發(fā)現(xiàn),運用多媒體來進行道德與法治進行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快速的找到視頻中的重點內容,或者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做道德與法治案例的PPT,然后在課堂中在為學生們進行展示和講解,這樣學生對視頻中的內容會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有利于指導學生自主研究分析和探討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自我見識。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教學過程中,這個階段是初中生心理和思想變化的一個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教育教學中,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引導,學生就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對其之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要對道德與法治高校課堂的構建重視起來,要改變教學方式,把教學內容和實際情況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進而從整體提升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觀念,讓學生學到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促進學生綜合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春平. 生活化建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之蹊徑探討[J]. 中外交流,2021,28(4):1587.
[2] 董晶偉. 芻議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 新課程,2021(21):187.
[3] 李廣旭. 運用信息技術構建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方法探究[J]. 考試周刊,2021(33):107-108.
[4] 王崇峰. 立德樹人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構建[J]. 科學咨詢,2021(1):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