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推進,國家對于職業(yè)教育的整體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合作學習的相關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開始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本文針對中等職業(yè)院校的相關教學階段,在實際的語文學科教學中就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推進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的語文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過程中引發(fā)更多的思考,從而為整體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合作學習;中職;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國家和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加的時代發(fā)展背景下,中職院校作為重點培養(yǎng)應用實踐人才的重要陣地,開始越來越關注整體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語文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提升,相關的語文教師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通過結合更加先進的國內外教學經驗,推行以合作學習為代表的新型教學形式,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學習探究能力,從而為之后的學習生涯起到深遠的積極影響作用。
一、更好地塑造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實際的中職院校語文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相關語文教師往往發(fā)現學生由于自身的年齡相對較小,對于整體語文教學內容中較為抽象的重難點知識理解容易產生問題,同時由于自身的學習基礎普遍較為薄弱,同時自信力和適應能力都相對較弱,這些學習習慣和問題都進一步抑制了學生整體的學習效率提升。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這樣的問題,相關的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合作學習式的教學形式,通過揚長避短的方式以學生較為擅長或者能力較強的方面作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從而為之后的學習奠定重要基礎作用。[1]在實際的合作教學形式實踐過程中,教師往往通過將學習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實際的小組學習當中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從而在整體上實現了整體小組的學習效率進步。同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作,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群體性的交際和素養(yǎng)提升,從而實現了整體身心協(xié)同的全面發(fā)展。
二、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合作創(chuàng)新
在傳統(tǒng)的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控對于相關教學知識體系的講解進度,同時進一步維持整體課堂的教學秩序,相關教師往往需要讓自身處于課堂教學的絕對主導地位,但是這樣的教學情況會大大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久而久之也會造成學生對于整體語文學科的抵觸和抗拒心理,這與教師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無疑是背道而馳的。[2]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繼續(xù)出現,相關的教師應當在實際的合作式教學當中進一步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好地兼顧到一些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而改變學生針對已經講過的問題不敢再問的問題,在整體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基礎水平。在實際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水平較弱的學生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將自身存在的薄弱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和完善,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能夠在多次的講解過程中實現對于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應用,從而大大提升了整體小組的學習探究層次。
例如在進行《語文基礎知識與應用》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時,相關教師應當加強在實際的小組探究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課堂主導地位,盡可能不對學生的探究方向進行干預。教師自身更多的扮演旁觀者的身份,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記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關于在漢字的音形以及義等方面暴露出的問題,從而收集更多更詳細的反饋信息為之后的教學調整做出更加科學的指導意見,從而進一步實現了整體教學課堂質量的提升和優(yōu)化。[3]在學生遇到重大問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旁敲側擊的方式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思維拓展和知識延伸,進而逐步找到相關難題的解決辦法,最終實現了學生對于相關問題的自主性探究,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為之后的教學內容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優(yōu)化小組合作搭配結構
為了能夠更好提升合作學習對于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相關的語文教師在進行實際的小組人員分配時應當做好搭配工作,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特點和性格特征進行小組結構的優(yōu)化,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凸顯出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優(yōu)越性。除此之外,教師應當鼓勵小組內部的學習合作關系趨于長久化發(fā)展,從而更好地加強學生之間的和諧罐子。同時對于小組內部的管理,應當設置組長和監(jiān)督副組長,從而更好地督促整體學習合作小組的健康發(fā)展。例如在進行《再別康橋》這一章節(jié)內容的學習過程中,相關教師可以在小組內分配朗讀能力較強的學生,通過更具有感染力的學生朗讀環(huán)節(jié)能夠更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更好地投入到探究過程中去。[4]除此之外,對于近代史了解更多的學生,能夠為其他學生著重介紹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和相關背景故事,這樣的環(huán)節(jié)能夠加強學生們對于整篇文章的進一步深化理解,同時更加具有趣味的背景故事也能夠大大活躍整體小組進行合作學習的氛圍,從而進一步增強了整體教學內容的記憶強度。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整體語文教學課堂的質量提升,相關的語文教師應當合理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通過結合自身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進一步實現對于整體教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從而最終在潛移默默地學習過程中實現對于自身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同時相關語文教師也能夠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教學水平,促進了整體語文學科課堂的良好發(fā)展,最終為完成國家和社會的歷史發(fā)展需求做出自己的一份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巧蘭. 中職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踐與探究[J]. 新課程研究:中旬, 2015, 000(002):87-88.
[2]李巧蘭. 中職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實踐與探究[J]. 新課程研究旬刊, 2015,021(003):111,112.
[3]萬燕. 淺談中職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5, 000(042):373-374.
[4]李小娜, 劉倩. 核心素養(yǎng)下小組合作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各界, 2019, 000(01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