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金穎
【摘 要】 物理實踐性很強,并且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初中時期學生開始觸及物理課程,同時也是奠定物理基礎的重要階段。隨著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也使得教學要求愈發(fā)嚴格并且多元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也要不斷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從學生的感受出發(fā),突出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實踐性,體現(xiàn)出物理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 生活化? 認識分析
前言:初中物理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引導學生用真實的生活體驗去學習和思考物理知識,近距離感受物理與生活的關系,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師生之間的交流也會變得生動有效,大大提高了課堂授課效率,促進物理教學工作的高效發(fā)展。
一、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新時期教育發(fā)展要求下,教學要著重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思想。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使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有了互通的橋梁,學生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對物理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從而更好地去學習和轉化,提高自身的實際應用能力,對學生物理學科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發(fā)展有著很大幫助。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把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與周身的生活、物質相結合,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對原本書本化的物理現(xiàn)象可以有更加直接和透徹的感觀和想法。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環(huán)境中,物理現(xiàn)象都是真實并隨處可見的,物理教學的生活化,帶給學生真實可見的學習體驗,使其對物理知識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并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提高學習的效率,培養(yǎng)自身的學習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科目的學習興趣。在學習物理過程中,其概念比較枯燥乏味,學生在記憶和學習中很難表現(xiàn)出較高的積極性,甚至會產生抵觸和厭倦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掌握和學科的正常開展。通過生活化的物理課堂教學,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認識到物理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和距離,從而愿意更多地去學習和了解,產生興趣的同時才能更積極地投入其中,對物理課程也會充滿信心和動力。
二、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
(一)課前引入的生活化。在每節(jié)課剛開始時,學生的思想和注意可能還沒完全收回來,對接下來課程的進度會產生一定影響。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堂開始時引入生活化的問題,可以很快引起學生的注意,并把學生的思維牽入當下課堂,集中精力,使接下來的課程可以有序進行。生活化的課前引入,使學生感到親切和熟悉,可以積極地去了解新課程和新的問題,讓物理課堂教學更加順利。比如,《光的折射》課堂教學時,教師在走進課堂時可以拿個透明小水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目光,再準備幾根木棍從不同方向插入水中,讓學生觀察不同木棍在水中和外面有什么不同,并提問學生看到了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發(fā)表看法,并引出下面的課程,促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課堂教學活動的生活化。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也要注重教學活動的生活化,使學生能夠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多數(shù)著重于內容講解和概念公式的記憶,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狀況,學生產生不了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很難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利于學生思維、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物理教學活動的生活化,體現(xiàn)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自身的實際感受和學習體驗,通過熟悉的事物和規(guī)律幫助學生來把抽象的概念結合在一起,使學生能夠自主思考,對知識進行整理和消化。比如《汽化和液化》的課程教學中,可以結合一些生活現(xiàn)象,提出問題讓學生來認識和討論汽化和液化的區(qū)別,如冬天呼氣時為什么會出現(xiàn)白色氣體,夏天吃冰棍時,冰棍周圍的白色霧氣是什么,我們平時洗完衣服晾干后上面的水去哪里了等等,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并結合所學內容區(qū)分這些現(xiàn)象哪些是液化哪些是汽化,使學生對概念進一步掌握,并從中感受物理與生活存在哪些聯(lián)系,有繼續(xù)學習和探究的想法和欲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能夠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三)布置的作業(yè)也要生活化。作業(yè)的布置也屬于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給學生留課后作業(yè)可以幫助其進行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加深對概念的印象和理解程度。初中物理學科的開設,是幫學生去認識和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并能夠掌握和處理日常生活中物理問題的方法,所以不能只是布置一些習題,一味地采用題海戰(zhàn)術,要回歸到生活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觀察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通過親身體會進一步去理解和鞏固所學內容,使學生能夠獨立思索,對知識靈活運用。比如學完《質量》的相關內容后,可以讓學生去測量自己的體重、家里買的蘋果的重量、五個雞蛋又有多重等,讓學生自己動手,切實了解物體的質量,實踐中進行思考和理解,為之后的課程奠定基礎。
結束語:生活化教學對物理課程的開展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教師要通過合理、科學的規(guī)劃和研究,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帶給學生不一樣的物理學習體驗,使物理教學的進行能夠生動有效,在高質量的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胡彬.優(yōu)化物理課堂? 培養(yǎng)探究能力——如何在初中物理中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J].文理導航(中旬),2013(08).
[2] 蔣國峰.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和實踐[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7(011): 55-55.
[3] 聶高峰.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和實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0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