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凱
摘要:作為一件重要的打擊樂器,小軍鼓因其獨特的樂器構(gòu)造,可以在高彈性的鼓皮上短時間內(nèi)快速而清晰的完成多粒裝飾音的敲擊。這其中三裝飾音演奏技巧又以其多變的槌法、復雜的技術(shù)動作等因素最難演奏。本文從槌法排列、敲擊動作、實踐運用等三個方面對小軍鼓三裝飾音的演奏技巧加以分析。
關(guān)鍵詞:小軍鼓? 三裝飾音? 演奏技巧? 實踐運用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21)22-0066-03
小軍鼓(Snare Drum)又稱軍鼓或小鼓,由鼓皮、鼓腔、響弦等部件組成,演奏時響弦緊貼鼓皮,能發(fā)出特有的“沙沙”聲,最早出現(xiàn)在軍樂隊中,后來逐漸進入交響樂團、管樂團。作為一件重要的打擊樂器,小軍鼓可以敲擊出很多特殊的演奏技巧,例如:多粒跳式的密集滾奏(Close Roll)、多粒裝飾音(Grace Note)等等。眾所周知,裝飾音又稱倚音,在很多樂器上都可以演奏,但多以單裝飾音或雙裝飾音為主,而小軍鼓因其獨特的樂器構(gòu)造,可以在高彈性的鼓皮上短時間內(nèi)密集而清晰的完成多粒裝飾音的敲擊,這是一般樂器難以完成的。這其中三裝飾音演奏技巧又以其多變的槌法、復雜的技術(shù)動作等因素最難演奏,因此了解、分析、掌握好軍鼓三裝飾音的演奏技巧,對每一個打擊樂演奏者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槌法排列
小軍鼓三裝飾音之所以難演奏,首先因其槌法比較復雜多變,我們可以把三裝飾音的演奏槌法歸納為三大類十二種排列方法。第一大類是交替式槌法,也就是以左手或右手為起始手,雙手交替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交替式槌法又分為兩種,第一種從左手開始演奏三裝飾音,左右左各交替敲擊一次,主音結(jié)束在右手(見譜例1)。第二種從右手開始演奏三裝飾音,右左右各交替敲擊一次,主音結(jié)束在左手(見譜例2)。使用交替式槌法演奏,三裝飾音聽上去會非常清晰。
第二大類是復合式槌法,也就是雙跳和單跳手法結(jié)合使用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復合式手法分為德國復合式槌法和法國復合式槌法,德國復合式槌法第一種是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敲擊雙跳,右手敲擊單跳,形成一個三裝飾音,主音結(jié)束在左手(見譜例3)。德國復合式槌法第二種是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敲擊雙跳,左手敲擊單跳,形成一個三裝飾音,主音結(jié)束在右手(見譜例4)。法國復合式槌法第一種是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敲擊單跳,右手敲擊雙跳,主音結(jié)束在左手(見譜例5)。法國復合式槌法第二種是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敲擊單跳,左手敲擊雙跳,主音結(jié)束在右手(見譜例6)。這兩種復合式槌法適合演奏十分快速的三裝飾音。
第三大類是連擊式槌法,也就是以右手或左手為起始手,用單手連續(xù)敲擊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連擊式槌法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以左手為起始手,單手完成三次連續(xù)的敲擊,主音結(jié)束在右手(見譜例7)。第二種是以右手為起始手,單手完成三次連續(xù)的敲擊,主音結(jié)束在左手(見譜例8)。連擊式槌法非常適合演奏快速而連續(xù)的三裝飾音。
二、敲擊動作
三裝飾音要想演奏的清晰準確,在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槌法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好每一種槌法所特有的、不同的演奏動作。用交替式演奏槌法演奏三裝飾音時,如果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右手、左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右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如果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左手、右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左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使用交替式槌法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要注意幾個要點,一是裝飾音的演奏速度要緊湊,不能因為三次交替動作而拖慢節(jié)拍,動作頻率迅速,聽上去是十分干凈清晰的三個音。二是要控制好裝飾音和主音的力度關(guān)系,裝飾音應(yīng)該演奏的快速而輕巧,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而肯定。三是要掌握好演奏的動作要領(lǐng),因為裝飾音要演奏的快速輕巧,所以多用手指來控制鼓槌,從而完成敲擊動作。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肯定,所以多用手腕來控制鼓槌,從而完成敲擊動作。
用復合槌法中的德式槌法演奏三裝飾音時,如果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左手、右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左手敲擊雙跳,右手敲擊單跳,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左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如果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右手、左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右手敲擊雙跳,左手敲擊單跳,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右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用復合槌法中的法式槌法演奏三裝飾音時,如果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右手、右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左手敲擊單跳,右手敲擊雙跳,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左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如果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左手、左手依次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右手敲擊單跳,左手敲擊雙跳,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右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使用復合式槌法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要注意幾個要點,一是裝飾音要演奏的均衡,復合槌法左右手節(jié)奏演奏的個數(shù)不一樣,所以敲擊不平均的話,往往聽上去像一個后十六或前十六的節(jié)奏,但實際上應(yīng)該演奏出十分平均的三個音。二是要控制好裝飾音和主音的力度關(guān)系,裝飾音應(yīng)該演奏的快速而輕巧,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而肯定。三是要掌握好演奏的動作要領(lǐng),用復合跳的槌法演奏三裝飾音時,要利用鼓皮的彈性,用手指來完成彈跳動作。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肯定,所以多用手腕控制鼓槌,從而完成敲擊動作。
用連擊式演奏槌法演奏三裝飾音時,如果以左手為起始手,左手、左手、左手依次連續(xù)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利用鼓皮的彈性,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右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如果以右手為起始手,右手、右手、右手依次連續(xù)敲擊三粒裝飾音,敲擊時鼓槌離鼓面大約一寸左右,運用手指的力量控制鼓槌,利用鼓皮的彈性快速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動作,之后左手手腕上揚,離鼓面約為四十五度角(具體以演奏樂曲的速度為準),運用手腕的力量控制鼓槌,從而完成主音的敲擊動作。使用交替式槌法完成三裝飾音的演奏要注意幾個要點,一是裝飾音的演奏要清晰,要通過練習,使單手在連續(xù)三次彈跳后及時收住,敲擊個數(shù)不要多或少,從而十分準確的演奏出三粒裝飾音。二是要控制好裝飾音和主音的力度關(guān)系,裝飾音應(yīng)該演奏的快速而輕巧,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而肯定。三是要掌握好演奏的動作要領(lǐng),連續(xù)擊奏的三粒裝飾音,要用手指利用鼓皮的彈性完成彈跳動作,要使三個音的力度保持一致。主音要演奏的扎實肯定,要用手腕來控制鼓槌,從而完成敲擊動作。
三、實踐運用
演奏者了解了槌法排列和敲擊動作后,怎樣在實踐中加以選擇運用也是全面掌握小軍鼓三裝飾音演奏技巧的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首先我們要知道上文所提到的八種不同槌法的優(yōu)劣對比。交替式槌法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三裝飾音演奏技術(shù),因為使用雙手交替敲擊三粒裝飾音,所以它的優(yōu)點是演奏效果聽起來非常干凈清晰,但是隨著現(xiàn)代小軍鼓獨奏作品的大量出現(xiàn),演奏技巧越來越復雜,使用交替槌法敲擊時,兩槌之間需要轉(zhuǎn)換三次敲擊動作,所以敲擊頻率相對慢一些,有時候難以完成作品中的復雜節(jié)奏或是速度要求,所以這也是交替槌法的一個缺點。之后出現(xiàn)的復合式槌法,包括了德國復合式槌法和法國復合式槌法。這兩種槌法利用了小軍鼓鼓皮的強力彈性,并結(jié)合了復合跳的技術(shù),暨雙手組合使用雙跳和單跳來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這一技術(shù)的出現(xiàn)只需要兩槌之間轉(zhuǎn)換兩次敲擊動作,從而加快了三粒裝飾音的演奏頻率,能夠更好的完成作品中的復雜節(jié)奏或是速度要求。但是這兩種復合式槌法也有自身的缺點,德國復合式槌法完成從三粒裝飾音到主音的完整敲擊時,從槌法構(gòu)成可以看出,雙手的敲擊個數(shù)不太平衡,例如從右手開始敲擊時,從三粒裝飾音到主音的演奏槌法為右右左右,右手需要敲擊三個音,左手只需要敲擊一個音,這樣的話如果作品中需要多次演奏三裝飾音,右手的使用頻率就會比左手多,容易造成右手力量上的疲勞,反手亦是如此。法國復合式槌法則比較好的解決了雙手敲擊個數(shù)不平衡的問題,還是以右手開始為例,從三粒裝飾音到主音的演奏槌法為右左左右,右左手各需要敲擊兩個音,雙手使用頻率就會比較平衡,能夠更加輕松地在作品中多次演奏三裝飾音。但是法國復合式槌法仍然需要轉(zhuǎn)換兩次敲擊動作才能完成三粒裝飾音的敲擊,因此在演奏連續(xù)、快速的三裝飾音時往往會使演奏者產(chǎn)生力不從心之感。連擊式槌法則是單槌連續(xù)的敲擊出三粒裝飾音,另外一只槌只敲擊主音,只需要一個動作就可以完成三裝飾音的敲擊,因此演奏者能夠比較輕松地演奏連續(xù)、快速的三裝飾音。但是連擊式槌法很難演奏的十分準確,因此要通過認真的練習,手指在連續(xù)三次彈跳后及時收住鼓槌,這樣才能準確的演奏出三粒裝飾音。
其次演奏者可以通過具體的作品來了解如何在實踐中選擇不同的三裝飾音演奏技巧。例如我們在演奏肖斯塔科維奇的《節(jié)日序曲》的小軍鼓聲部時,其中的第63到71小節(jié),小軍鼓每隔七拍才演奏一次三裝飾音的節(jié)奏,因此可以使用交替槌法進行演奏(見譜例9)。又以法國著名打擊樂演奏家德萊克留斯的經(jīng)典的《12首軍鼓高級練習曲》中的第10首作品為例,從結(jié)尾倒數(shù)11至12小節(jié)時需要以每分鐘108的速度連續(xù)演奏三裝飾音的節(jié)奏,因此更適合使用復合式槌法的技術(shù)(見譜例10)。而在演奏里洛夫著名的《阿哈斯練習曲時》,在進入快板的第1至第2小節(jié)中,需要用每分鐘138的速度連續(xù)演奏快速的三裝飾音節(jié)奏,因此在這里演奏者最好使用連擊槌法的技術(shù),演奏效果聽上去輕松而又清晰(見譜例11)。
綜上所述,本文從槌法排列、敲擊動作、實踐運用等三個方面解析了小軍鼓三裝飾音的演奏技巧,由此可見該技巧也是槌法排列最多,敲擊動作最復雜,實踐運用最靈活的小軍鼓裝飾音演奏技巧。因此作為演奏者一定要熟知八種槌法排列的組合方式,了解每種槌法技術(shù)的優(yōu)點和缺點;其次在此基礎(chǔ)上演奏者要刻苦練習,掌握好每一個敲擊動作的演奏要領(lǐng),解決好運槌的高度與角度,裝飾音與主音、手指與手腕的關(guān)系;最后就是要在實踐中加以靈活合理的運用所掌握的知識,無論在交響樂小軍鼓聲部,還是獨奏小軍鼓作品中,根據(jù)樂曲的節(jié)奏型和速度科學的安排槌法,運用最合適的演奏技巧,以達到最佳的演奏效果?!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每位演奏者只要勤學苦練,善于思考,就一定能夠化繁為簡,真正掌握好小軍鼓三裝飾音演奏技巧的真諦。
參考文獻:
[1]劉平.小軍鼓的雙跳技術(shù)[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3(02):94-96.
[2]張景麗.小軍鼓演奏樂音的方式探索[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129-130.
[3]蒲海.小軍鼓40條基本功技法的形成與發(fā)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01):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