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偉
摘要:隨著我國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對中小學教育方面的發(fā)展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語文是中小學教育當中的一門重要學習科目,對于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能力以及各項基礎知識的掌握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閱讀是中小學生必須要掌握的語文學習能力之一,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影響下,教師應該進一步的加強對閱讀教學的改革,強化該方面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中小學教育;語文閱讀;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在教學革新的深入開展下,人們對中小學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學生家長除了要求中小學生要在學校接受良好的基礎文化知識教育,同時也要在核心素養(yǎng)能力方面有良好的成長,其中閱讀能力就是一項重要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之一。中小學生該方面能力的成長以及強化主要依賴于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當代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影響下,教師們就應該進一步的去注重該方面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及教學模式的革新,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以及方法來綜合提高中小學生們該方面能力的提高和進步。本文就此展開相關的研討。
1核心素養(yǎng)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在現如今的教育環(huán)境下,由于教學理念的革新以及教學模式的整體改革,使得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中小學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無論中小學生學習哪一門科目,其都要將提高中小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指標,由此可見核心素養(yǎng)對于當代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就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中小學教育來說,尤其是在語文科目教學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具體如下:
(1)教師不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語文是中小學生最先接觸的幾門節(jié)目之一,因此對于該科目的相關學習方法掌握不熟練,學習理論建立不完善。中小學生學習語文時,首先要從漢子拼音學起,在掌握了這些基本語文知識以后,就需要去進一步的掌握閱讀能力。中小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高低將會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造成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為閱讀幾乎是中小學生從外界獲取信息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中小學生具備良好的閱讀能力,那么其就能夠更加輕松的從外界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從而促進自身的能力的增長,反之則會使得信息獲取的速度緩慢,不利于中小學生的長期學習。而學生這方面能力的提高與教師所開展的相關閱讀教學活動有著重要聯(lián)系,在長期的教學研究下發(fā)現,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都不注重閱讀教學的開展,將大部分的教學精力都投入到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上,使得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成長嚴重受限。
(2)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具備有效性。由以上所提到的,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是否良好將會對中小學生的閱讀綜合能力的提高造成非常重要的影響,雖然現如今已經有很多的教師已經意識到閱讀教學對于中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能力成長的重要性,但是在長久的教學活動開展下,仍然沒有取得較好的教學成績,造成這種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具備有效性,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都會主動的占據課堂的主動地位,使得學生處于一種相對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學生該方面能力的提高。
2核心素養(yǎng)下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改革策略
2.1利用批注式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
要想進一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那么教師必須要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一系列的革新,通過融入新的教學理念以及先進的教學技巧來強化閱讀教學活動的整體有效性,并以此來提高中小學生們的綜合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提升。批注式閱讀教學就是其中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并且該教學法也已經成為了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批注式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時候,用點、勾、圈、波浪線、三角號、感嘆號等一系列符號來對文章的某些內容進行標記,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中小學生從簡單的閱讀模式轉換為深度閱讀,并且使得閱讀過程具有的個性化、趣味化等特點。批注式閱讀教學最常用于古詩文教學當中,因為古詩文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通常都會代表較多的含義,中小學生要想全面的掌握古詩文的知識,就需要在閱讀時在文章上進行大量的批注,這樣可以幫會中小學生在閱讀時更好的理解每句話的意義,從而有效的提高了閱讀的速度以及效率,同時對語言閱讀能力也有較好的培育作用。
2.2結合群文閱讀教學法,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
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大部分的知識內容都隱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需要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去觀察并把與問題答案有關的線索挖掘出來,因此這就非??简瀸W生的思維能力,而群文閱讀教學法就是針對學生該方面能力進行提高的教學法之一。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法進行教學時,首先教師要去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鍛煉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閱讀量,可以教給學生瀏覽、跳讀、略讀等方法,將一些不重要的文章信息快速瀏覽略過,對重要的內容進行精讀,有效提高閱讀速度。其次是去讓學生掌握閱讀策略。一般來說,中小學語文的教材都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如一些文章會帶有反復性的結構,因此教師就可以教導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首先挑選出一篇文章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總結該文章的情節(jié)結構,找出具有反復性的情節(jié)進行詳細標注,以這樣的方法帶領學生完成一篇文章的學習,然后再讓學生按照同樣的方法去對另外兩篇文章進行閱讀總結,以這樣的方法來讓學生感受文章的反復性結構。在這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敏捷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今后遇到相似的文章時,可以迅速的總結出文章內容。
2.3運用趣味游戲教學法,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由于中小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成長的不夠完善,因此興趣仍然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因素,所以教師就需要抓住這一特點來開展趣味游戲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最常見的游戲教學法就是讓中小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的角色來進行閱讀,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的聚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在擔任角色的時候,會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人物當中,在閱讀時產生一種內心上的共鳴,一方面能夠提高閱讀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解讀文章,提高閱讀教學的整體質量。
3結束語
進一步的加快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是促進該科目教學有效性發(fā)展的關鍵所在,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影響下,教師要積極的學習并掌握相關的教學方法,樹立起全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意識,及時的發(fā)現現階段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問題并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通過使用群文閱讀、批注式閱讀、趣味游戲等方法來讓學生的該方面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任紀茂.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yǎng)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7):45+51.
[2]郝雪琴.讓閱讀“看得見,摸得著”——淺談小學語文閱讀習慣培養(yǎng)[J].內蒙古教育,2019(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