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理工學院,湖北 荊門 448000)
現今人口老齡化發(fā)展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話題,全社會對老年人生活健康的關注度不斷增加,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也呈現下降的趨勢,因此衍生出許多身體健康、安全出行、自尊關懷等方面的需求,這一需求市場的出現,推動老年人關懷設計產品的發(fā)展。據統(tǒng)計,截至2020 年,我國老年人口預計增加到2.55億,占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中國疾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數據顯示,跌倒已成為我國65 歲以上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位原因。根據測算,我國每年有4000 多萬老年人至少發(fā)生1 次跌倒,所以老年人助行產品設計既要體現其便利出行的基本功能,還要考慮其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以及立足人機工學的角度去考慮其顏色和材料的選擇,注重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體驗,立足于此去開發(fā)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助行器輔助功能,如安全警報器、照明、GPS 定位、心率檢測、提醒喝藥等功能,做一款有溫度的助行器,提升老年的生活幸福感[1]。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身體機能和心理承受能力都開始衰退,他們開始行動不便,行事緩慢,生活能力和品質逐漸降低,他們需要借助拐杖、輪椅等助行產品去方便他們的基本生活?,F代社會中,年輕一代的工作壓力加大,大部分子女都將精力投入工作中,無暇陪伴父母,出現空巢老人,由于無人陪伴,無人關注,他們的孤獨感增強,情感上極度受傷,因此他們需要從這種孤獨的生活中解脫出來,多多參加社會活動,加強與社會的交流,對于行動不便或身體機能有損傷的老年人來說,助行產品成為老年人與社會交流的重要輔助工具。
助行產品就是輔助老年人行走和站立的工具,包括單臂拐杖和雙臂支撐助行器?,F階段對老年人助行產品的設計還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遠落后于人口老齡化和空巢老人增長的速度。針對老年人設計的助行產品,需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這一用戶群對產品的安全性、美觀度、實用性、舒適性等因素的要求,這與產品的功能性、材料環(huán)保性、用戶體驗性、優(yōu)美的造型等要素密切相關。針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助行產品設計,其特點是適應不同的身體狀況,如老年人認知反應能力下降、冠心病多發(fā)、關節(jié)松軟活動緩慢、聽力視力下降等,需要助行器的設計呈現多樣性的特點。但助行產品作為輔助器具,最重要的是滿足老年人康復與出行的一般性需求,為其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務。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助行產品的要求不僅重視基本的出行功能,更加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而現階段的產品都是普遍適用的,功能單一,沒有特點,個人適用性較差。因此在個體適應性上應立足于兩個方面,包括基本型功能和附加特點。
基本型功能包括:第一,安全性,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自控能力變差,以及隱性疾病逐漸凸顯,突發(fā)情況多現,在這一情況下,設計產品需要具有穩(wěn)定性和平衡性;為增加產品的便攜性,其產品可以拓展戶外功能,使產品減重,減輕攜帶負擔。第二,舒適性,這一助行產品就如同老年人的活動“伴侶”,其設計要考慮人機工程學,老年人與這一產品的良性互動,能讓老人產生身體和心理上的舒適感[2]。第三,立足于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變化,經濟的高速發(fā)展與設計服務產業(yè)的不平衡導致出現許多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他們的心理孤獨,情感無處寄托,沒有交際,因此在助行產品設計中,必須全面考慮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特殊“服務”,體現人性化關懷,讓助行產品成為一個好的“助手”。
附加功能包括:第一,老年人視力、聽力普遍下降,忘性大,經常丟三落四,尤其會忘記吃藥,因此可以在助行器上添加一些提醒功能,如增加可收縮和兩用的座椅功能以備中途休息,增加藥箱提醒飲藥,包括一些休閑娛樂功能,如音樂播放器可用于戶外廣場舞等,但這一類附加功能的設計應與產品的外觀相配合,不能成為產品原本外觀的“累贅”,合理設計相關結構。第二,使用環(huán)境的功能偏向,老人的出行距離較近時,可以使用非動力的助行器,其小型便攜能減輕老人的負擔,增加出行的平衡性;若遠距離出行,可選擇動力性強的,能增加老人的活動量,鍛煉身體,也便于附加功能的使用。
老年人的年齡增長伴隨著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子女忙于工作,陪伴減少,大量空巢老人,他們孤獨、空虛、情感無處寄托和宣泄,需要這一“陪伴型”產品的設計能從交互、造型、色彩上帶給老人依托感。通過產品相關功能的適應性開發(fā)去優(yōu)化產品的交互,聲音交互和肢體互動,帶給使用者樂趣和舒適感。而造型是給使用者的第一感受,通過視覺感知來獲取首印象,老年人偏向于使用一些較為穩(wěn)重、樸實的造型,因此產品需要帶給老人溫暖、和諧、穩(wěn)重的外在感受,可以多使用一些弧面和曲線來展現圓潤和平衡感。除了產品造型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外,產品色彩也會影響人的心理變化。在調研中發(fā)現老年人多偏向于穩(wěn)重的色彩,他們對靚色的接受程度較低,但是由于他們的視力下降,對靚色的辨識度較高,因此在設計中可以調配靚色和穩(wěn)色,使顏色的配合呈現出一種“安全感”。對于多功能的助行產品設計,需要考慮老人弱化的視力、聽力和身體力量以及隱性疾病,還要考慮顏色造型對使用者心理的影響[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老年人的關懷程度不斷上升,針對老年人的設計越來越多,城市的規(guī)劃設計,老年人專屬公寓,老年人的專用通道,敬老卡等等措施,都是對老年人這一弱勢群體的極大關懷,在針對老年人的設計上,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不僅僅需要考慮老年人本身的因素還要考慮到環(huán)境對于老年人的影響,不僅僅要考慮產品的功能,同樣要考慮產品是否能給予老年人情感上的關懷,這樣才能設計出來更加適合老年人的產品[4]。在目前這樣一個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之中,生活的節(jié)奏逐漸加快,特別是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逐漸加大,慢慢地忽略了對于家中老人的關注,導致在城市中出現了很多空巢老人,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家人的關心和社會的關注,慢慢地變成了社會之中的“邊緣人”,目前我國的老年人基數還在不斷增加,社會老齡化的速度在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出現,加上如今年輕人的陪伴少,使得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方式已經改變,以往都是在家庭之中由家人照顧,現在逐漸轉變?yōu)樯鐣B(yǎng)老或者是機構養(yǎng)老,相比傳統(tǒng)的養(yǎng)老方式,社區(qū)養(yǎng)老與機構養(yǎng)老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年輕一代的生活壓力,但是老年人在一個長期缺失家人關心的環(huán)境下生活,對其身體與心理來講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很可能會造成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一個好的助行器設計可以解決老年人生活之中很多問題,讓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心也得到了保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變相減輕了年輕一代的生活壓力,使其有機會去贍養(yǎng)老人,能夠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
助行產品的設計是為滿足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在人性化設計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對于老年人這一弱勢群體是極其重要的,不僅能夠滿足空巢老人的出行需求,幫助老人走向社區(qū),增加交流,減少老人的孤獨感,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還可以促進國家養(yǎng)老事業(yè)的發(fā)展,緩解國家的養(yǎng)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