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碩
今年夏天令全國人民興奮。
在第三十二屆夏季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38金、32銀、18銅的優(yōu)異成績,實現(xiàn)了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再次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在世界賽場上展示了中國偉力。
我很幸運,現(xiàn)場采訪了如此特別的一屆東京奧運會,每一天奔波、見證、記錄了那么多令人激動難忘的場景。中國奧運健兒展現(xiàn)出的那種勁頭、那股氣勢,讓我自豪、振奮!
在男子舉重67公斤級比賽中,中國舉重夢之隊運動員諶利軍獲勝后的激情慶祝,感染了現(xiàn)場的每一個人。他的怒吼,是在為勝利盡情吶喊。他是在落后對手11公斤的逆境下,上演大逆轉,最終奪冠。
這是一場令人蕩氣回腸的經典之戰(zhàn)。那一刻,我也已淚濕眼眶。
作為一名采訪舉重近十年的記者,我見證了他怎樣走過這五年備戰(zhàn)路。在金牌背后,我更看到了諶利軍的傷疤,心理的、還有身上的。
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諶利軍腿部突然抽筋,勉強進行試舉,都失敗了。第一次踏上夢想的舞臺,他甚至沒能留下一個成績。一片恍惚中,他除了連聲說“對不起”,已經泣不成聲。
苦練四年,在奧運窗口來臨之際,意外卻再一次襲來。2020年10月底的全國比賽中,諶利軍右臂肌腱斷裂,必須馬上手術。手術留下近15厘米長的傷疤。望著不停閃動的倒計時鐘,奧運夢想,會漸行漸遠嗎?
采訪中諶利軍告訴我:他什么都沒想。就想著一定可以。三個月的恢復期,從教練、大夫、康復師、體能師,諶利軍的信心,也是由這個團隊的力量支撐起來的。
采訪體育這些年,見證了無數(shù)場比賽,無數(shù)次勝負,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止是勝利,還有挫折帶給人的力量。其實,吃競技體育這碗飯,誰都明白這個道理,翻不過挫折、失利、受傷這一座座山,就成不了更強的自己,也攀不上夢想的巔峰。
奧運賽場,對手最后一舉,超過了諶利軍11公斤。
在記者席,我看到教練和他簡單交流后,直接加重12公斤。不給自己留余地,不讓傷疤成遺憾。
成績屏上顯示出187公斤的試舉重量,這是諶利軍受傷以來還沒有觸碰過的重量,而通過這5年和他采訪相處,我的預感是:諶利軍,你一定行。
最終,他將杠鈴高高舉起,用王者一般的眼神,迎接滿場歡呼。所有的傷疤,也終于都化為夢想的勛章。
賽后,我問他的感受。他說,“一直憋著一口氣,就是為了這個夢想。對手很強,但自己要更強?!?/p>
與戰(zhàn)勝強手不同的是,石智勇需要的是戰(zhàn)勝自己。在男子舉重73公斤級比賽中,他帶傷作戰(zhàn),以領先對手18公斤、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當他坐在杠鈴上,雙手指向天空,向全世界顯示了中國勇士的力量!
7金1銀,這是中國舉重隊奧運參賽史上的最佳戰(zhàn)績。把他們的故事,告訴更多人。這是我的幸運,更是我的責任。
中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展現(xiàn)出來的超級力量,不僅體現(xiàn)在大力士舉起的重量,也長久留在年輕觀眾的心上。跳水小將全紅嬋以水花消失術勇奪女子十米跳臺金牌。賽后發(fā)布會上,我問她,為什么能把水花壓得這么好?全紅嬋稚嫩地回答了兩個字:練唄!
這個樸素問答,在全網廣泛傳播,許許多多網友為這萌翻全場的回答刷屏點贊。其實,這兩個字的背后,是每天400多跳的刻苦訓練、是體重浮動要控制在1斤以內的超強自律。
一邊是讓人贊嘆的天賦與穩(wěn)健——女子十米臺歷史最高分,中國選手東京奧運會最年輕的冠軍……一邊是未曾雕飾的青澀與樸實——比賽結束“想去游樂場抓娃娃”“想賺錢給媽媽治病”……14歲的小姑娘一戰(zhàn)成名,她連綴起的不僅是中國跳水幾十年堅守的傳奇,更閃耀著中國體育挺立潮頭的底氣與志氣。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431名運動員中,“90后”有300多人,“00后”也有50多人,其中,首次參加奧運會的選手近七成。他們臉龐還略帶稚氣,表現(xiàn)卻有大將風度,讓人不禁贊嘆:年輕人,好樣的!第一次奧運之旅,不論是否站上領獎臺,也無論獎牌成色如何,年輕運動員的朝氣、沖勁和活力,都掀起嶄新的青春風暴。
□ 李碩在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現(xiàn)場進行報道。
□ 李碩在東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工作。
□ 李碩在奧組委采訪時留影。
為中國體育代表團隊贏得首金的楊倩,在領獎臺上以一個活潑可愛的“比心”,展露俏皮一面;奪得女子舉重87公斤以上級冠軍的李雯雯,在奧運村睡在地上引發(fā)關心,“吃播”更受到熱捧;蘆玉菲在體操女子團體決賽中掉下高低杠,她堅強地詢問教練,“我可以再翻嗎”,寫下永不放棄的青春之歌……
在奧運會賽場內外,新一代年輕中國運動員頑強拼搏、勇創(chuàng)佳績、自信可愛、樸實無華的清新形象,像一道亮麗的彩虹留在了觀眾的心里,成為這個夏天最美的風景。
其實,他們的成長歷程,也是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中國故事。為祖國爭光,在世界閃亮,是體育的光彩,也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光彩。
鮮艷的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一遍遍奏響,中國力量贏得全世界的關注和尊重。
尊重的贏得,不僅僅有成功,也有失敗。即使失利,那些打不倒的拼搏身影,同樣彰顯著不屈的精神力量。
中國女子橄欖球隊第一次踏上奧運賽場就闖入八強。小組賽以29∶0戰(zhàn)勝日本隊后,姑娘們得知晉級后激動的眼淚和喜悅的擁抱,感動了無數(shù)人。
1/4決賽,她們面對世界強隊,敢于對抗、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留下了在世界賽場的颯爽英姿。建隊時間短、大賽歷練少、對手實力強,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成為她們前行的不竭動力。比賽中的吶喊,失利時的鼓舞,都在匯聚每個人的力量。
雖然最終遺憾止步,但姑娘們那種不服輸?shù)木珰馍裆钌畲騽恿宋摇R驗橐咔榉揽乜請霰荣?,偌大的看臺上只有我們兩名中國記者,但我們倆用盡平生最大的力氣一起喊出:中國隊,加油!
隊員陳可怡輸?shù)舯荣惡?,依然展現(xiàn)出明媚的笑容。經歷了九個月的艱苦傷病恢復,最終站上奧運賽場,她已經實現(xiàn)了最大的夢想。她在接受我的采訪時說:“我們無所畏懼,只想展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和姐妹們一起努力,就沒有什么辦不到的!”
我的報道刊出后收到大量網友的真誠留言,許多網友向這些年輕的中國姑娘致以誠摯的敬意,對戰(zhàn)斗中她們越挫越勇,傷病前她們拼盡全力,失利下她們斗志不滅,給予充分贊揚!
東京的夏天十分悶熱,奧運會的報道忙碌緊張。讓我欣慰的是:通過記者的筆,向大家介紹出中國奧運健兒的精彩故事。
他們的故事,最動人的地方,不止是因為站上了領獎臺。用專注做到極致,用意志突破極限。賽場上,大家看到了運動員們對“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追求,看到了“人生能有幾回搏”的志氣,看到了一個個夢想綻放的時刻。而我,更希望把他們如何一路走到這里的故事,告訴大家。那些關于挫折、失敗、迷茫,當然,還有奮起的故事。其實,那些故事,不止發(fā)生在奧運賽場,同樣也觸達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夢想。
那正是奧林匹克激勵著每個人的一句話,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