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忠
【摘? ? 要】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難點。很多學生對文言文不怎么感興趣,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積極探索改進文言文教學策略,讓學生喜歡文言文,并且在文言文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品讀文言文精美詞句,靈活解釋文言文,激發(fā)學生興趣;組織學生探究文章主題,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中的審美價值、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2-0160-02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eaching Classical Chinese in Junior High Schools
(Fujiachuan School District, Anding District,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Gansu Provinc,China) WEN Zhong
【Abstract】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ny students are not very interested in literary Chinese , which requires Chinese teachers to actively explore and improve 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ies, so that students like literary Chinese, and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students can form a good Chinese literacy. In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read the exquisite words and sentences of literary Chinese, flexibly explain literary Chinese,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organize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literary Chinese and feel the charm of literary Chinese language.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Literary Chinese ; Teaching strategy
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重點板塊,同時也是一個難點板塊。但很多學生對文言文并不怎么感興趣。文言文雖然有很多文字運用都十分精美,但讀起來往往感覺拗口,不好理解。再加上古今文化理念、社會背景等巨大差異,也使學生在解讀以及認知文言文的時候感到困難。故此,教育工作者應(yīng)當積極探索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幫助學生弄懂文言文,使學生愛上文言文。
一、品讀文言文精美詞句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誕生了非常多文言文名作。從《桃花源記》到《小石潭記》,從《醉翁亭記》到《岳陽樓記》,形形色色的文言文如同一片浩瀚的文化海洋,讓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沉浸其中,無法自拔。進行文言文的精美詞句品讀,就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細致品讀文言文來感受它的魅力。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品讀精美詞句就是這樣一個審美鑒賞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的時候,教師讓學生自行從課文中提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段進行品讀,并且寫出或說出喜歡的原因。有的同學喜歡“落英繽紛”,認為這四個字給人營造了一種花瓣飄飛的詩情畫意的景象,感覺無比美妙;還有的同學認為“雞犬相聞”這幾個字用得好,它和前面的“阡陌交通”不僅在內(nèi)容上關(guān)聯(lián)緊密,而且對仗工整。一個“交”字和一個“相”字都有相互、相交、交互的意義,仿佛讓人走在了交錯縱橫的道路上,聽到了雞鳴犬吠的聲音。這樣一幅情景,再配合教師對前后文的解讀,讓學生對文言文的魅力有了更好的體驗,也在無形中對文言文的語義表達、字句運用技巧等有更多的了解,在知識層面有更多的收獲。
二、趣解妙解文言文
進行文言文教學,以往教師的做法比較單一,就是照本宣科、死記硬背。讓學生通讀幾遍課文,對照注釋講解一遍課文,然后對重點句段內(nèi)容著重強調(diào)幾遍,再讓學生背誦重點句段。在這樣的流程中,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是程式化的,也是被動的,思維不夠活躍,思路不夠拓展,學習的成效往往不夠理想。故此,教師可以在教育方法上做出新的舉措和嘗試,多措并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趣解文言文知識
對照注釋講解字句意思,這是傳統(tǒng)的做法。而趣解文言文則是轉(zhuǎn)換方式,讓學生在對課文進行熟讀的基礎(chǔ)上扮演教師的角色,來向同學解讀文言文。通過轉(zhuǎn)換角色激勵學生的熱情,同時檢驗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對文言文的認知理解能力。比如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中,有的同學這樣形容“庭下如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院子里一片清明,那皎潔的月光灑下來,如水一般明亮和清澈。仔細看看,水里面好像有水草飄搖,簡直太美了。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呢?再仔細看看,原來不是水草,而是院子里松樹、柏樹在月光下投射的影子。這樣的解讀可能不如教師描繪得那么詩情畫意,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文言審美能力。其他同學還可以做出補充或者糾正,形成良好的討論氛圍。
(二)文言文教學情境化
我國文言文的數(shù)量龐大,內(nèi)容題材也非常多樣化。很多文言文都有關(guān)于故事情境或者環(huán)境情境的描寫,都有很強的情境代入感。我認為,開展情境教學,幫助學生認知理解文言文的情景,這是學好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在情境構(gòu)建方面,教師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行描述構(gòu)建情境,把文言文的精煉詞句用現(xiàn)代白話文表達出來;另一方面可以用信息技術(shù)來構(gòu)建呈現(xiàn)文言文的情景。比如在講到《孟子》二章的時候,為了讓學生明白“空乏其身,餓其體膚”等字句所描繪的那種身處逆境遭受苦難磨煉的場景,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那些體現(xiàn)人生艱辛的視頻片段、影視劇片段給學生看。其中有軍人辛苦訓練流血流汗的場景,有電視劇《水滸傳》中宋江、武松、林沖等人身陷囹圄的場景,也有電視劇《精忠岳飛》中岳飛等兵將遭受陷害的場景。通過情境化的體驗,結(jié)合教師的解讀,讓同學們對文言文的主題思想、情感寓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
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這是文言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措施。文言文雖然以文字簡練見長,但其中的情緒情感融入往往非常真切動人。進行有感情朗讀,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實現(xiàn)情感共鳴都有積極作用。例如在關(guān)于《岳陽樓記》的朗讀中,教師先通過情境展示等方式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然后讓學生帶著觀看視頻畫面的真情實感去朗讀課文。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這幾個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在審美情趣上獲得了一次美的享受。
三、探究文言文主題
文言文之所以能夠傳承久遠,深得人們的喜愛,與其思想感情、人文精神的寶貴傳承是分不開的。在文言文中,有齊家治國的重要論述,有愛國主義的寶貴情感,也有關(guān)于愛情、友情、親情等的真摯表達。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對于其蘊含的精神品質(zhì)、崇高思想、美好情感也應(yīng)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拓展。設(shè)定主題引發(fā)探究,共同討論提高認識,這就是一個有效的舉措。比如學習《岳陽樓記》的時候,教師圍繞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接入點,讓學生討論作者是如何達到這種心境的。結(jié)合課文注釋以及對作者生平經(jīng)歷的介紹,學生普遍覺得作者所能達到的心境,與其見證了人間疾苦,感受過人生百態(tài)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那么,怎樣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教師結(jié)合一些生活情景、新聞案例跟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設(shè)身處地思考自己面對各種人生情景會怎么處理,怎么對待。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導(dǎo)學生真正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義內(nèi)涵,讓學生在面對考試成績波動、友情關(guān)系變動或者其他高興的事、不高興的事時,能有一種更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這是對文言文教育價值的升華,對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改善學生的心態(tài)和個性等都有積極作用。
四、結(jié)語
總之,文言文教學非常考驗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以往很多教育工作者習慣死記硬背的教育方式,學生即便能背過,也往往對文言文缺乏深刻的認知理解,更無法體會到文言文的文化價值、藝術(shù)魅力,弱化了文言文的教育成效。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改進文言文教學策略,讓學生會讀文言文,愛學文言文,并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有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技巧初探[J].讀與寫,2018(11).
[2]胡劍.關(guān)于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如何開展的思考[J].學周刊,2018(25).
[3]夏崢嶸.文言文教學中的“文”霸權(quán)與“言”霸權(quán)[J].語文教學通訊,2011(08).
[4]劉長霞.論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3(06).
[5]卓瑪措.淺析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J].軟件·教學,2013(12).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