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面對我國教育部實施的新教育大綱,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學科學習已經成為一個先行試點學科。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公共參與”這一教學核心素養(yǎng)甚少被提及、利用。因此,本文以“政治生活”為例,教師與高中學校管理層應當積極開展以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青少年責任擔當意識為主題的活動式教學方案。力爭讓高中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公共參與作為有效的學習途徑,把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政治學科有效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而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興趣都能有較為明顯的提升。
【關鍵詞】公共參與;政治生活; 思維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7485(2021)32-0126-02
The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ake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Life As an Example
(No.8 Middle School of Tianshui City,Gansu Province ,China) Wu Xiaoxi
【Abstract】Facing the new education syllabus implement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my country, the stu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a pilot subject. Under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he core teaching qualit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rarely mentioned and used. Therefore, this article takes "political life" as an example. Teachers and senior high school management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an active teaching program with the theme of enhancing student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cultivating youth's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Strive to enabl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use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an effective learning path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effectively combin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ubjects, and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so that students'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be more obvious promote.
【Keywords】Public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life; Thinking
在新教育大綱的目標指引下,高中教師及管理層首先應當摒棄傳統(tǒng)模式的以分數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標準。傳統(tǒng)美德、傳統(tǒng)文化知識都是需要高中生以公共參與為前提下來實現(xiàn)的,同時政治應當與思想相結合,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意識都能被有效激發(fā)。立德樹人不但是家庭和學校的殷切希望,更是社會對于現(xiàn)代高層次人才的內在需要。面對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讓高中生在高中階段就培養(yǎng)出強烈的憂患意識、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德育品質,為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奠定健康的基礎。高中政治學科中的公共參與以理性、認同、法治、參與為四大模塊,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育體系以提升學生的弱項,做到揚長避短、向上向善。
一、“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與踐行實際意義
政治學科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培養(yǎng)新時代的“志向高遠、德學雙修”的德才兼?zhèn)淝嗌倌?,這對于高中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
從內容上看,“政治生活”主要以我國的公民的義務與權力,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知識與核心要點,還包括公民的基本準則,我國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制度等內容。這些內容首先有助于幫助學生先學習公共參與的有關方法,其次再以實際案例為講解內容,指引學生對具體案例進行剖析,學會公共參與的流程與注意事項,最后讓學生學習我國在國際上以公共參與進行的相關事例。這樣能夠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相應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對公共參與這一陌生的概念與方法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這對于提升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效率而言十分重要,同時對于改善學生與教師的師生關系有著十分明顯的幫助,學生在參與教師設計的公共參與活動中時會高度集中精神,讓學習效率有大幅提升。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公共參與對于教師而言可以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多媒體App、抖音短視頻等形式,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相關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這樣既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設置微課導學案式教學方式,讓“公共參與”這一概念被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熟識。另外,教師通過網上學習交流平臺,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進行有效的學習與教學互動。教師根據學生的預習、討論情況,設置學生感興趣的理論問題,這樣既讓學生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時間快速思考,又避免了全班學生在課堂上浪費大量的時間進行師生問答環(huán)節(jié)。最后教師在設置探索與研究環(huán)節(jié)時,應當充分考慮高中生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讓學生以自己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與實際結果相對比,有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方式。
(三)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有別于高中其他學科,一是因為高中政治學科主要由“經濟與政治”“生活與文化”“哲學與生活”等主要模塊構成;二是這些知識需要學生在系統(tǒng)地學習了相關的政治知識之后才能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致的輪廓。因此公共參與對于高中生的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必要,同時有助于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快速鍛煉出勤學善思、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
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一項系統(tǒng)任務,在實踐中,教師需要把握課程性質,分析教材特點,了解教材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間的聯(lián)系,進而提煉教材中有益于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素,并將它們進行整合,從而提高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性,促進高中生健康成長。
二、“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與踐行創(chuàng)新應用方法
(一)明確公共參與這一理論定位,為學生的學習指明方向
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只是根據“公共參與”這一概念的表面,對學生的學習設計粗放式的教學方案,致使很多學生不得要領。因此高中教師首先應當為學生定好位,讓學生言而有物、行而致遠。因此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教師應當把握兩大原則:一是培養(yǎng)學生參與生活、關注政治、關心經濟的日常習慣,這樣才能讓學生為“公共參與”這一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二是讓傳統(tǒng)的文化知識與政治學科理論相結合,讓學生的憂患意識、民族情感、傳統(tǒng)道德都能快速得到滲透,這對于高中政治學科的學習氛圍渲染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內化“公共參與”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高中政治學科知識的積累是政治核心素養(yǎng)提升的前提,同時“公共參與”這一政治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又反過來促進學生對于高中政治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體會。因此學以致用是學生內化公共參與理論知識的關鍵因素,教師應當整理“政治生活”中的相關案例,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其培養(yǎng)濃厚的參與興趣。同時教師應當與學生家長保持及時溝通,為學生的公共參與技能的實踐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為學生掃除學習障礙。通過讓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公共參與,來提升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而逐步提升其參與的興趣、參與的頻次,以達到養(yǎng)成其公共參與的良好學習習慣。樹立學生主人翁精神,讓學生明白參與的重要性、清楚自己作為一個公民有哪些權利與義務,這樣才能變學生被動為主動,讓公共參與概念內化于心、付諸實踐。
(三)設施生動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案,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
參與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更是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前提。比如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重要意義,教師整合相關的選舉權知識,通過設置一堂別開生面的“課堂選舉”模擬,讓學生充分感受公共參與的重要意義。把內化于心的知識概念轉化成實際的行動才是關鍵,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生活式實踐課程,讓學生的參與意識穩(wěn)步提升。
三、結語
總之,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堂交還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公共參與”的重要性,還應站在未來的角度,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合格的公民、優(yōu)秀的人才。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高中政治課公共參與核心素養(yǎng)培育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16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彩虹.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下), 2019(10).
[2]張新宇.關于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思考與設計——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課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 2020(28).
作者簡介:吳曉晰(1971.01-),男,漢族,甘肅天水人,本科,中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