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主題宣傳是各媒體都需要經歷的必修課,如何做好這門功課是個技術活。尤其對于地方新聞網站而言,更需要通過重大主題宣傳做到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傳播正能量。本文以焦作網為例,探討地方新聞網站做好做強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報道的主要做法和途徑,希望能夠對地方新聞網站的發(fā)展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地方新聞網站;重大主題宣傳;融合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8-0105-02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融媒體時代報紙編輯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SK2541
地方新聞網站是地方網上重大主題宣傳的主陣地,承擔著地方黨委政府對外宣傳和營造主流輿論,傳遞地方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聲音等重要職責。由焦作市委宣傳部主管、焦作日報社主辦的焦作網,是焦作市的重點門戶網站,是焦作市的網上新聞發(fā)布中心和官方權威發(fā)布窗口。近年來,焦作網在網上重大主題宣傳中,圍繞中心工作,突出主題主線,不斷強化主題策劃,堅持內容生產,積極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全力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傾力打造精品力作,充分發(fā)揮好黨媒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的引領作用,通過開展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傳達黨的聲音,形成輿論強勢,凝聚社會共識,推動實際工作,實現(xiàn)良好傳播效果,讓重大主題宣傳與時俱進,出新出彩。
一、精心策劃,搶占輿論陣地制高點
網上重大主題宣傳不同于普通的新聞報道,由于是重大主題宣傳所以其新聞事件一般比較重要,需要連續(xù)性地進行新聞解讀和系統(tǒng)性地開展新聞報道。所以此類新聞宣傳應從全局出發(fā),統(tǒng)籌考慮,對整個新聞宣傳活動進行系統(tǒng)性的專題策劃。在策劃時,要結合主題宣傳的要點,根據不同媒體平臺的傳播特點進行新聞內容的加工。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報道,由于其傳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報道形式多樣、覆蓋范圍廣、受眾閱讀方便以及互動性強等特點,更有利于讓重大主題宣傳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在策劃中要依托互聯(lián)網媒體平臺的特性和優(yōu)勢,才能使新聞宣傳獨具魅力,從而不斷地吸引讀者,這種策劃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在新聞選題上要迅速及時,選取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宣傳報道。另外,選題時不能盲從,要有自己的獨特視角和觀點,只有這樣才能在眾多的媒體平臺報道中脫穎而出,吸引更多的讀者關注。近年來,焦作網推出的“走遍懷川學黨史”“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抗擊疫情我們始終在一起”“秀出品質焦作顏值”“出彩焦作人”等重大主題宣傳專題,既有高度又接地氣,既彰顯個性又打造特色,圖文并茂,富有聲勢,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沖擊力[1]。
另一方面,網上重大主題宣傳專題策劃要統(tǒng)籌全局、突出重點,同時還要積極挖掘新聞事件的相關信息,使新聞報道具有深度和廣度,具有層次性,做到信息全覆蓋。另外,在進行新聞報道時,也要注意報道的形式美,要結合新聞主題設計網頁,強化網頁的視覺效果,增強新聞事件的沖擊力,使受眾在閱讀時受到感染。近年來,焦作網多次對網頁進行改版設計美化,在版面設計上采用“T”型布局,根據相關新聞事件主題進行提前策劃,如每年的焦作兩會系列報道都會提前做好網頁Logo,設置好相關的導讀欄目等,從而使受眾直觀地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牢牢地吸引了受眾的眼球。
做好網絡重大主題宣傳,還應充分發(fā)揮網絡媒體的互動優(yōu)勢,吸引受眾群體參與到新聞事件中去,鼓勵受眾積極評論、積極反饋,從而提升網絡宣傳影響力。焦作網策劃的大型主題宣傳專題,采取將評論擇優(yōu)展示,并在優(yōu)秀評論中抽獎的形式鼓勵讀者受眾參與,積極提升了受眾參與度,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2]。
二、內容為王,壯大主流輿論聲音
融媒語境下,新聞傳播發(fā)生了顛覆性的變革,網絡媒體要想充分發(fā)揚自身優(yōu)勢,做大做強重大主題宣傳,就要堅持內容為王,擴大媒體影響力。
焦作網作為焦作主流媒體,在本土領域中更具政治資源優(yōu)勢、品牌優(yōu)勢、由其傳播的內容也更具權威性、威信力,受眾信服力較高。結合自身特色明確定位,焦作網在重大活動、重大事件、重大主題、重大政策的宣傳引動工作中,充分鍛造主流媒體的優(yōu)質內容生產能力,堅持正能量為總要求,進一步壯大主流輿論聲音,做亮做響網上正面宣傳。
在內容生產上,焦作網審時度勢、把握節(jié)奏、講究策略,牢牢掌握網絡輿論引導權,緊跟市委,服務中心,聚焦當前網絡宣傳引導工作重點,提高政治站位,利用“互聯(lián)網+”思維拓寬網絡新聞報道的渠道,通過堅持內容生產,不斷豐富報道內容和形式壯大主流輿論聲音。開設了“習近平專題|學習進行時”“中國之治·河南實踐”“走遍懷川學黨史”等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重大主題宣傳專題專欄50余個,構建了主流輿論傳播矩陣,充分發(fā)揮了輿論引導作用,有效引領網上正面聲音,打造了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四全媒體”,講述了焦作故事,從而樹立焦作好形象。
同時,焦作網還重視加強網上新聞發(fā)布及時性、準確性、權威性,這是網上正面輿論強勢的立命之本。尤其在對疫情防控、防汛救災重大突發(fā)事件的報道中,焦作網及時、詳細、連續(xù)的報道,既保證了廣大受眾的知情權,也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起到了反映真相、安定人心的效果,讓正面聲音第一時間主導網絡輿論,從而有效地掌握網網絡輿論的主動權[3]。
焦作網始終把內容建設作為主攻方向,注重新聞的深度、文化的厚度、品位的高度,在內容上親民,形式上吸引民眾,充分利用各種媒體的優(yōu)勢,時刻盯住受眾期待和需求進行內容創(chuàng)新,加強與民眾的互動,不忘初心、守正創(chuàng)新,真正做到為黨發(fā)聲、為民服務。
三、融合創(chuàng)新,構筑網上網下“同心圓”
近年來,隨著傳媒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體環(huán)境、傳播方式、受眾群體等都發(fā)生了深刻變革,傳統(tǒng)媒體平臺的新聞報道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受眾,尤其是年輕群體的閱讀需求。所以,網絡媒體在進行重大主題新聞報道時要積極迎合受眾需求,要主動適應媒體傳播環(huán)境分眾化、互動化、移動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主動接近受眾需求,在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多使用網絡用語,拉進和讀者的距離。另外要豐富文體風格和信息的傳播渠道,積極推陳出新,采用視頻、音頻、H5、動漫以及直播的形式在網絡平臺或者移動客戶端發(fā)布,切實增強重大主題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從而使黨的新聞宣傳工作永葆活力。近年來,焦作網以時不我待的精神,不斷創(chuàng)新網絡媒體傳播理念,從形式、內容、創(chuàng)意、方法上整合新聞資源,積極推動多平臺網宣齊發(fā)力,構建團結奮進的輿論氛圍,讓黨的聲音成為網絡空間的最強音,加快在媒體深度融合發(fā)展上取得新突破、實現(xiàn)新作為,走在融媒轉型的前沿[4]。
在網上重大主題報道中,焦作網不斷加快推進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融合,重大事項形成網上網下一體宣傳矩陣,牢牢占據輿論引導的制高點,進一步提升信息宣傳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在做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規(guī)定動作”基礎上,焦作網濃墨重彩,以全媒體矩陣的形式,高站位、廣視角、融媒態(tài)隆重推出“祝福祖國·點贊焦作”焦作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微視頻大型聯(lián)展活動專題報道,組成包括報、網、端、微、屏等10多種載體在內的報道團隊,將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可視化表達方式融為一體,報紙、微信、微博、網站、客戶端、手機報全媒體展示,多元方式立體呈現(xiàn),以全媒視角,全景展現(xiàn)懷川兒女的家國情懷。
焦作網以媒體融合為路徑,傳承“四力”,再造精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實現(xiàn)了直抵人心的傳播效果,全網推送后,在焦作人的朋友圈形成“刷屏”效應,充分彰顯出黨媒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價值。該網絡專題獲“中國地市報媒體融合類二等獎”“河南省五個一百網絡精品專題獎”。
2021年7月18日晚,焦作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焦作網當即開設“面對特大暴雨焦作在行動”云直播專題,第一時間安排多路記者奔赴全市防汛救災最前線采訪報道,通過文字、短視頻、圖片全景展示全城聯(lián)動迎戰(zhàn)最強降雨畫面,在全市凝聚了同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迎戰(zhàn)洪災的磅礴力量。7月22日,新華社對“面對特大暴雨焦作在行動”現(xiàn)場云直播給予全網推送并點贊。
焦作網在重大主題報道方面具備準確快捷、合作聯(lián)動、融媒創(chuàng)新的獨特優(yōu)勢,運用文字稿件、音頻圖解、短視頻、H5等多種報道形式,相繼推出了“紅動焦作”焦作市黨建微視頻大型聯(lián)展、“5·12”國際護士節(jié)大型微視頻聯(lián)展、“焦作兩會”“網視焦作”等一系列傳播范圍廣、影響大、叫得響的“融產品”。其中“紅動焦作”焦作市黨建微視頻大型聯(lián)展專題獲“焦作市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宣傳作品”。
通過網上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策劃的不斷創(chuàng)新,焦作網實現(xiàn)了多媒融合的立體傳播模式。品牌活動的社會影響力持續(xù)提升,多平臺多視角發(fā)聲融合傳播創(chuàng)新出彩,得到了受眾和網民的高度認可和贊譽,讓受眾充分領略了焦作網“融產品”的優(yōu)勢和魅力,打通了網上網下,形成“融進來”“動起來”的局面,形成傳播合力,讓重大主題報道強了起來。
四、結語
重大主題宣傳是新聞媒體履行社會傳媒職責、促進信息傳播的重要使命,也是新聞媒體發(fā)揮黨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功能之一。作為網絡媒體,在開展重大主題新聞宣傳時要堅持社會主義新聞觀,仔細研究媒體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律,統(tǒng)籌全局、合理策劃;貼合媒體平臺特點認真做好新聞內容,傳遞正能量,壯大主流輿論聲音;同時還要融合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傳媒發(fā)展的新技術、新手段,推動重大主題宣傳線上線下同時發(fā)展,使媒體平臺之間互融互通,從而提升重大主題宣傳的輿論影響力和媒體傳播能力,實現(xiàn)網絡重大主題宣傳的新突破。
參考文獻:
[1] 李靜.淺析如何發(fā)揮網絡宣傳優(yōu)勢做好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工作[J].記者觀察,2019(29):118.
[2] 張笑寒,史林杰.從媒體發(fā)展趨勢看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創(chuàng)新[J].軍事記者,2017(8):34-35.
[3] 陳愛武.主流媒體如何做好主題宣傳[J].新聞世界,2018(1):3-5.
[4] 栗亮.媒體融合背景下主題宣傳報道的路徑探索[J].新聞世界,2020(9):3-5.
作者簡介:曾琳琳(1972—),女,河南焦作人,本科,記者,研究方向:網絡媒體融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