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白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學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掌握課本的基礎知識,又要大量地閱讀。課堂內獲得的知識和課堂外獲得的知識相結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讀書興致,還為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尋找了路徑。基于此,小學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科學地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最好的方式,對幫助學生形成好的讀書習慣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詞】小學教學;整本書閱讀;閱讀指導
在當前中國教育界極力提倡語言素養(yǎng)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語文課程教學重心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轉變。目前,已經有很多學校語文老師在講課過程,都更加強調對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的訓練和對學習潛力的激發(fā)。從閱讀教學層面來看,新課程時代的教育要求更側重于對學生興趣的引發(fā)以及主動讀書能力的訓練。有鑒于此,學校語文老師可以通過把整本書閱讀策略帶入課堂教學,進行閱讀教學的革新,從而推動質量的提高。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整本書閱讀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現(xiàn)力。因為話語是表現(xiàn)的主要用具,所以能力的高低就代表著社會個體與別人、與外部溝通能力的高低,同時也是個人創(chuàng)新能力高低的主要指標。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心智和生理發(fā)育都不完善,所以是發(fā)揮口語才能的主要階段。而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使學生接觸很多不同語言信息,使學生按照自身的愛好學習能力,使書中的語句成為自己的話語。正是這樣從模仿、學習,一直到學會和融入社會的過程,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考技能,整本書閱讀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大量閱讀語言信息,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可以思考的時機和空間。在整體作品中,不僅是角色間的關系、跌宕起伏的語氣,或者曲折復雜的情節(jié),都能夠給學生無限想像,以此提高學生的思考技能,對學生今后的學業(yè)和日常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幫助。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
小學是一個黃金時代,奠定了學生發(fā)展閱讀興趣的基礎。然而,由于年齡的原因,他們的學習能力很弱,沒有全面掌握知識點,容易在課堂上溜神,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閱讀章節(jié)上。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最重要的途徑是在日常閱讀中做好讀寫工作。然而,許多小學生不能真正發(fā)展自己的閱讀方法,因為他們只根據老師的要求片面閱讀。在課后不接觸課外閱讀,因此他們對閱讀逐漸缺乏濃厚的興趣,無法形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體系。在瀏覽題干和課文時很難找到重點,消耗大量的時間,最終影響閱讀效果。
2、教師因素
當前有不少語文教師,由于過分注重學生的語文成績,希望讓學生的讀書水平得以提高,因此往往都會在課堂上運用自己的理論知識進行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讀寫習慣加以引導,期望能夠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以提高,但其教學效果卻并不理想。其主要成因就是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沒有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對學生讀寫能力缺少認識,以及沒有及時預見學生讀寫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問題,因而使語文閱讀教學的針對性欠缺。
三、小學低年級整本書閱讀教學指導策略
1、注重整本書閱讀的評價
明確整本書閱讀評估的目的,設定清晰合理的評估目標,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評估體系,并研究多樣的評估對策,對實施整本書閱讀評估的主體做出反思。對評估主體的反思,主要涉及對評估目標的理解,對評估流程與評價結論的處置。而目前學校的整本書閱讀評估主體中,多以老師為核心,低學段家長也參加了評估,但大多是成人掌控了對評估結論的話語權,并沒有代表自身、同行的聲音,因此學生更多以教師、父母的視角,來發(fā)現(xiàn)整本書閱讀過程的問題。其實整本書閱讀評估的主體都是學生,而老師、父母、伙伴等均可能成為評判家,而學生則通過不同評判家的判斷,從各個視角中找到自己問題,并尋求合適的改善路徑。從而形成了由學生為主導,老師、父母、伙伴等多元主體共同參加的整本書閱讀評估,并同時要求每位參加評估的主體都擁有過硬的評價素質,并以此推動了評估的精進【1】。
2、強化整本書閱讀策略指導,提高閱讀價值
在引導小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在進行閱讀圖書的選取工作方面,老師要發(fā)揮著決定性影響的重要作用。教師應依據小學生的讀書興趣、理解水平、知識儲備,根據學生已學內容,選定恰當的誦讀圖書,并給出具體的引導要求,以引導學生進行認真讀書;同時,老師還要針對學生閱讀類型的不同、引導小學生選用正確的方式??磿椒ㄊ菦Q定小學生看書成效的關鍵因素,在小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時,老師就必須指教學生進行適當的看書方式,讓小學生掌握必要的看書技能,并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迅速捕捉有用信息,培養(yǎng)小學生準確掌握文字重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會看書、愛看書,并為終生看書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3、推薦合適書籍,奠定閱讀基礎
整本書閱讀是學校語文課程中的重難點,在整本書閱讀指導中,最關鍵的就是要給小學生提出適宜于其閱讀的圖書,并從源頭上給小學生提出最優(yōu)質的圖書,讓其能夠以輕松的心情走進整本書閱讀之中。而老師在給學生挑選與介紹圖書時,也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當前的學業(yè)狀況,要在生本的基礎上出發(fā),選取與學生年齡特征和閱讀水平相符合的讀書材料,并努力使所有學生都能夠從不同書錄讀物中得到文化水平的提高。而老師在介紹圖書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圖書所具有的優(yōu)點。通過小學生對某些文學經典作品的欣賞,還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端正的文化世界觀。另外,在選擇圖書時還必須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盡可能挑選那些較為適合小學生思維發(fā)展且圖文并茂的讀物【2】。例如,在面向小學低層次的學生時,就可為其推出了故事情節(jié)較為生動有趣的《小蝌蚪找媽媽》這類繪本主題的圖書。
4、合理開展閱讀導入環(huán)節(jié)
針對小學生來說,由于整本書閱讀的能力普遍還較低,要想使學生主動積極地投身到讀書中,老師首先要從調動學生的讀書興趣上著手,老師在課堂中首先要對整部書閱讀引導的環(huán)節(jié)做優(yōu)化,并根據每個學生想要讀書的內容,采取合理的引導方法,從而使每個學生積極地完成這本書的閱讀工作,以減少每個學生對讀書的抵觸心理。要保證引導環(huán)節(jié)合理,老師還要作好書前準備工作。例如,在進行《寓言二則》的引導階段中,老師就可選擇具有魅力的故事片段讓學生進行誦讀,并利用這些方式調動學生想進一步讀書的欲望,使學生積累更多的基礎知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整本書閱讀是小學語文階段最主要的教學內容。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語句表達能力,進而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課程輔導中,老師要給學生介紹正確的書目,給學生引導科學的讀書方法。通過上述策略的執(zhí)行,有效提高整本書閱讀品質,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安文菊.小學教師指導學生整本書閱讀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學周刊,2020,16(16):61-62.
[2]曹麗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低年段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9,(1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