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教改革的不斷推行與發(fā)展,在高中英語教學課程中,相應的教學理念與方式都將隨著時代的要求而做出必要的轉變,以便培育出現代高素質人才。文章結合當前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針對如何在當前的教學背景下做出積極的轉變進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推動高中英語教學向前發(fā)展,帶動學生全面學習成長。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 引言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下,為促進學生全面身心健康成長,培養(yǎng)學生具備終生學習的能力與意識,教師就必須對當前的教學模式做出積極轉變。相較于以往教學模式,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身心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不僅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結合當前的新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在教育理念中富有人文精神與素質教育思想,通過英語教學促使學生全面學習成長。
二、 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一)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根據新課程教學要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各項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在這種新型教學理念的引導下,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并且積極加強與同學間的討論交流,在合作交流中共同進步。這是當前新課程教學理念改革的重點內容。
根據對當前多數英語教學課堂的觀察,可以發(fā)現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經常性會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兩種教學方式。然而,在部分教師的教學課堂上,引用自主學習方式與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僅僅流于形式,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卻缺乏實質性的教學進展,導致學生沒有獲得有效的進步。在主要的教學表現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開展自主性探究學習模式,無法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為適應新時代教學發(fā)展要求,一些高中英語任課教師在教學內容上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有的教師會在課前提出學習的內容及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挑選,在學習合作過程中,相應的學習伙伴也可以由學生自行進行選擇。而通過實際教學發(fā)現,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散漫,且存在著較多的不確定因素,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難以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造成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沒有獲得應有的學習技能與方式,所討論探究的話題大多是與當前學習內容無甚相關的內容。因此,在實際情況中,這種自主性學習方式往往流于形式,為活動而活動,并不能夠體現出現代教學理念價值,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缺乏教師的教學引導與啟發(fā)。
2. 開展合作學習,無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所討論的內容不具備探討的價值,在小組討論中,沒有留給學生足夠的探究機會及時間,從而使得學生在此過程中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參與度不積極,學生在合作過程中不夠主動,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無法展開專項訓練。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即便課堂學習的氣氛甚為活躍,但是實際教學成效并不理想,不利于今后實質性的教學突破。
(二)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力度不夠
對于高中英語新課改教學要求深入探究,可以發(fā)現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當前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及身心健康發(fā)展需要,面對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發(fā)展。在英語具體的教學內容上,要以教材內容為引導,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然而,對于當前英語教學進行觀察,可以發(fā)現大多數英語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
1. 在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依然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內容上,語法詞匯知識講解依然是教學的主要內容。一方面,當前大多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對英語語法詞匯知識進行專項講解,而英語作為語言性學科,實踐性較強,在當前的新課程教學理念下,更需要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等相關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現有教學模式下,顯然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得不到有效保障,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聽不懂”“講不出”。在另一方面,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注重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并不能夠積極結合當前的課題,為學生提供與教材知識相關的具有拓展性的話題,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性探究,或者是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英語語言運用的環(huán)節(jié)缺乏良好的實踐環(huán)境,多數學生依然處于“啞巴式”英語的學習狀態(tài)。盡管在考試訓練中能夠在書面上熟練的應用理論知識,但是在語言表達中不能夠順利表述、闡發(fā)自己的觀點。
2. 在英語閱讀環(huán)節(jié)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及實踐性
根據當前英語教學課堂發(fā)現,大多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程中依然以教材中的短篇文章為主,在閱讀教學的內容上,缺乏對長篇文章及英文節(jié)選的有效閱讀。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限制了當前學生的學習視野,導致當前學生語言知識能力匱乏,對詞匯知識的積累量嚴重不足。同時,由于長期得不到有效的閱讀訓練,學生在閱讀長篇及英文原著時,缺乏一定的耐力。在種種外在原因的影響下,當前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掌握的詞匯較少,英語聽力理解及口語表達能力也得不到有效的訓練,這就與現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極不相符。
三、 高中英語新課改理念下開展的新型英語教學策略
(一)全面提高高中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1. 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首先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適應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堅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經驗,充分尊重學生作為個體的差異性,尊重每個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不同意見及想法。對于高中英語課程的具體實施,要提前制定好相應的規(guī)劃與定位,使教育回歸本身。注重高中英語人文性的教學目標,通過教材訓練,加強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素質得到有效提高。教材使用上要與當前學生心智發(fā)展與心理狀態(tài)相符合,更要與當前高中生未來的發(fā)展目標相適應。在教學理念中要積極滲透先進的管理藝術,以當前國家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引導,從而培養(yǎng)出符合國家經濟建設及科技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
2. 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提供自主性學習的條件,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當前新課標改革的重要教學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開展自主性學習,必須基于當前學習內容的實際要求,必須與當前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相適應,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嚴格進行正確的教學引導。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當前新課程教學內容,積極設計出使學生能夠自覺融入的語言情境。針對學生所學的教材內容,教師要盡可能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材料,通過正確的教學引導,使學生對這些材料內容進行積極的學習探究;并且針對具體的語言應用能力,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能夠運用這些語言材料進行積極的交際活動,幫助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規(guī)劃好學習計劃。在課程開展的最后就需要教師對此項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性的評價,鼓勵每一位學生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提高學生使用英語語言交際的積極性,關注每位學生的實際學習進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
3. 具備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下,任課教師首先要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對自身專業(yè)能力及知識結構進行不斷更新與拓展。為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就要學會不斷反思,總結出以往教學的不足與缺陷。對新教材內容合理使用,進行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也可以通過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評選,在工作研討及課后的評價過程中總結出優(yōu)秀的教學管理經驗,對自己日常教學行為及理念進行認真分析。
(二)加強對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為適應教學的管理要求,高中英語任課教師需要對以往的教學模式進行突破,從應試教育轉變?yōu)樗刭|教育,實現對學生綜合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教師從各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效的指導,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良好的學習情境,通過語言知識學習及語言實踐活動,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1. 在教學管理工作中,首先要注重對學生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任課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以當前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為前提,整合各項優(yōu)質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一體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
教師利用當前新型教材內容為學生進行學習訓練。例如,在針對學生聽力方面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在放映磁帶錄音之前,可以先向學生提出相應的任務要求,這樣在之后的聽力過程中,學生自然就會專注于所所需的信息。在針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聽力訓練課程之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與教學內容相符的課外閱讀材料,促使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拓展自身的學習視野,豐富自身的學習知識架構。同時,為使此項教學活動能夠有效實行,教師要為學生布置出相應的學習任務,從而督促學生進行閱讀。同時,結合當前高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要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交際情景,教師就可以利用當前學生所熟悉的各項事物,結合新課程所學的知識內容,編排為豐富的對話,使學生可以通過日常對話中提高自身的英語表達能力。對于在此項活動中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教師適當的給予表彰。最后對學生的寫作教學進行專項訓練,教師就可以以學生日常熟悉的事物為對象,使學生對自己熟悉的事物進行介紹,采用以上教學方式進行訓練。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層層相扣,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感受到英語學習的魅力時,同時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構建趣味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2. 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當前學生的實際英語基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項閱讀訓練。開設固定的英語閱讀課程,從當前學生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如在引導學生閱讀篇幅較長的英文材料或是經典名著的節(jié)選內容時,幫助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去領略異域文化風采,感悟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內涵,從而體會到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通過有效的教學訓練指導,對學生閱讀長篇文章的耐心進行有效的磨煉,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對所需的信息進行有效提取,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控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下,教師首先要具備現代化的教學管理能力,不斷拓展自身的教學結構,以便能夠適應新時代的工作要求。注重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情境,促進學生知識能力與人文精神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琳,王薔,程曉堂.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2]陳琳,程曉堂,高洪德,張連仲.英語教學研究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李艷麗,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