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湯圓兒
無論杜特爾特之后由誰掌舵菲律賓,這位76歲的領導人已經給該國政治打上了濃厚的個人印記。
“人民在多年前推舉我坐上總統(tǒng)之位,為遵從人民的意愿,我會遵照你們的期望行事。今天,我宣布從政治生涯中退休?!?0月2日,在陪同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吳提交副總統(tǒng)候選人資格證書之后,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起身來到主講臺前,他戴著防護面罩和口罩,語氣緩慢地宣布,不再參加明年的菲律賓副總統(tǒng)競選,并將徹底退出菲律賓政壇。
6年一度的大選臨近,菲律賓國內政局正波詭云譎,面臨再次重新洗牌的局面。而杜特爾特的這一聲明,又給暗流涌動的選情拋下一顆石頭。
就在8月,杜特爾特還曾因為自己在國內享有較高的聲望,宣布要競選副總統(tǒng)。因為菲律賓憲法規(guī)定總統(tǒng)任期6年不得連任,他計劃讓其長女、現(xiàn)任達沃市市長莎拉·杜特爾特-卡皮奧競選總統(tǒng),打算通過父女聯(lián)手的方式繼續(xù)執(zhí)政。然而在境內外各派勢力的合力反對下,杜特爾特“操弄選舉”的意圖遭到民眾普遍反感,原本人氣極高的杜特爾特瞬間被全國反對聲淹沒。
不到兩月杜特爾特的態(tài)度就發(fā)生這樣180度的大轉彎,引起外界的廣泛關注。而此前曾婉拒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的參議員克里斯托弗·吳將接替杜特爾特,成為菲執(zhí)政黨的新副總統(tǒng)候選人。吳稱,他將繼續(xù)延續(xù)杜特爾特政府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打擊毒品和腐敗、推進“大建特建”計劃、在疫情下實現(xiàn)經濟復蘇、提升就業(yè)等。
據(jù)當?shù)孛襟w報道,截至10月8日,即總統(tǒng)參選人提交選舉證書截止日期,至少已有79人提交了證書。其中前總統(tǒng)馬科斯之子小馬科斯,前影視明星、馬尼拉市長弗朗西斯科·多馬戈索,菲律賓“拳王”帕奎奧,現(xiàn)任副總統(tǒng)萊妮·羅布雷多等都是熱門人選。對此,有外媒以“在取代杜特爾特成為菲律賓領導人的狂躁競賽中,有獨裁者的兒子、前演員、冠軍拳擊手”為題,進行了報道。
在馬科斯家族重返菲律賓后,64 歲的小馬科斯在這次競選中把自己的候選人形象定位為“團結”;現(xiàn)年46歲的多馬戈索自稱出身城市貧民窟,在從政前是知名的廣告演員和影視明星,此次和該國著名華裔心臟病科醫(yī)生許偉利一同參選,號稱要共同“治愈”國家;42歲的帕奎奧是這次首位登記參選的候選人,他曾是國際拳壇唯一一名獲得過8個級別世界冠軍的職業(yè)選手。
此外,參選的現(xiàn)任副總統(tǒng)萊妮·羅布雷多聲稱要清理杜特爾特的爛攤子,她時常批評現(xiàn)政府,被外界視為菲律賓最強大的反對派人物。73歲的前國家警察總監(jiān)拉克松也重拾2004年“總統(tǒng)夢”,再次加入到大選之中。
然而最引人關注的,是此前在多項民調中領跑,被視作最有希望接棒總統(tǒng)候選人的杜特爾特長女莎拉,卻并未在最后一個登記日注冊參選。她還表示自己當天正競選達沃市市長,而非總統(tǒng)。
對此,一些國際問題專家仍認為,莎拉最終很可能會參選。因為杜特爾特必須為其卸任后的政治安全做好準備,繼承者必須來自己方。不同于猜測杜特爾特出于健康原因放棄參選的聲音,部分專家認為他宣布退出政壇的舉動極有可能是戰(zhàn)術性策略。
目前,深受杜特爾特信任的參議員德拉羅薩已代表菲執(zhí)政黨民主人民力量黨登記競選總統(tǒng)。但因為菲律賓選舉委員會允許各政黨在11月15日前更換總統(tǒng)候選人,故外界認為莎拉終將會替換德拉羅薩,而羅納德·德拉羅薩本人也親口表示過,更愿意看到莎拉參選。
就像此次大選外界普遍的關注點集中于馬科斯家族的小馬科斯和杜特爾特家族的莎拉,似乎少有人對“民主”大選打破菲律賓家族政治的桎梏有什么信心。菲律賓國內的家族政治由來已久,是該國政壇長期存在的一大特色。
由7107個大小島嶼組成的菲律賓有近500年的時間被外來者統(tǒng)治。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受地形的制約,菲律賓眾島嶼都沒能整合成為一個統(tǒng)一國家,造成各個組成部分間明顯的地域差異延續(xù)至今。這個國家中共有182種獨立語言,光官方認定的教學語言就達到19種。
菲律賓曾先后成為西班牙和美國的殖民地,深受兩國的影響。直到1946年7月4日,菲律賓才得以獨立,并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成為東亞最早的民主國家。
然而,在菲律賓,政治家的政治家族歸屬始終與其能否從選舉中順利當選緊密相連。有研究者將該國家族政治歸因于殖民地時期西班牙和美國所采取的“間接統(tǒng)治”手段,即依賴權貴家族維持殖民統(tǒng)治,隨著時間發(fā)展,殖民者、地方政治精英以及普通民眾間建立起一種“庇護者—中間人—被庇護者”的恩庇侍從關系。
在建立了美式民主制度以后,菲律賓從上到下引入了民主選舉,而家族式恩庇侍從關系也和選舉政治結合在一起。民主選舉制度也由此被打上了鮮明的家族政治烙印。選舉制度的公正性與合法性遭到嚴重的挑戰(zhàn)和削弱。
在菲律賓民主制度的外殼下,實則是不同政治家族憑借手中占有的資源,與其他家族或博弈、或聯(lián)合,輪流坐莊執(zhí)政。據(jù)統(tǒng)計,從菲律賓獨立到2012年期間執(zhí)政的15位總統(tǒng)中,至少有13位屬于菲律賓的大政治家族。即便1986年民主轉型以后的5位總統(tǒng),仍與政治家族聯(lián)系密切,或又自己建立起新的政治家族。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菲律賓全國共有160多個政治家族。曾有研究者在2013年中期選舉之后發(fā)現(xiàn),國會眾議院中多達74%的議員來自于政治家族;23名在任參議員中,有19人背靠政治家族。
譬如,已故原總統(tǒng)阿基諾三世便來自一個強勢的政治家族。他的祖父曾任菲律賓眾議長,他的父親貝尼格諾·阿基諾是馬科斯統(tǒng)治時期的反對黨領袖。阿基諾三世的母親科拉松·阿基諾曾于1986至1992年擔任總統(tǒng)。前內政部長羅哈斯同樣出身顯貴,其祖父曼努紐爾·羅哈斯是菲律賓獨立后的首任總統(tǒng),其父親格雷多·羅哈斯擔任過參議員。
2016 年脫穎而出的杜特爾特出身也非同一般,其父維森特曾先后擔任達沃省省長和達瑙市市長。而杜特爾特從政后,長期扎根在達沃市擔任市長,建立了深厚的家族根基,并在勝選之后為家族提供了許多政治資源,與宿務省的杜拉諾和阿爾蒙德拉斯等家族交往甚密。
杜特爾特共有4個子女,除了尚在讀書的小女兒,其他3個都已進入政壇。2019年5月,大女兒莎拉以56萬張選票連任達沃市市長,小兒子則出任該市副市長;大兒子為國會眾議院議員。為了避免給國民造成其家庭已成為貴族家庭的印象,杜特爾特曾高調宣稱:“如果大兒子參選議長,我就辭職?!比欢聦崉龠^任何雄辯。
與此同時,政治家族與國家政治的深度捆綁也使得許多政治家族在政治生活中取代了政黨的作用,許多政黨不以意識形態(tài)、階級等的利益表達為分野,而蛻變?yōu)椴煌渭易寮捌渌纬傻穆?lián)盟。這也就意味著,政黨往往變成某幾個強力政治家族基于選舉所結成的選舉聯(lián)盟。
時至今日,菲律賓屬于政治家族的議員席位仍在通過世代更替得到延續(xù),家族政治依然在島嶼之間運轉著。臺面上,一場激烈的總統(tǒng)大選即將在數(shù)月后開幕打響,但舞臺下,家族間的政治游戲則在繼續(xù)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