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普林
“M姐,快來幫我看看?!毙【坏焦?,就趕忙找到了M姐,“這是我親戚推薦的一款理財產品,一年到期,收益率有6%,幫我看看靠譜嗎?”
“6%!”小葵兩眼放光,“收益率這么高?什么產品呀?”
小君遞過一張宣傳頁,小葵和M姐仔細看了起來。“我總有些不放心,怎么收益率比其他理財產品高這么多?”小君忐忑地問道。“這個材料太簡單了?!盡姐迅速掃完了宣傳頁之后問道,“你有沒有完整的產品合同和說明書呀?”“理財產品還有說明書?”小君驚訝地問道:“我買理財產品,一般都是直接按收益率高低排序,挑最高的買?!薄癕e too!”小葵在一旁附和。
“那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有的產品收益率高,有的收益率低呢?”M姐追問道?!笆找媛矢摺f明產品好?或者銀行給了補貼?”小君有些不自信地答道。M姐直搖頭:“你這就屬于憑運氣賺錢,遲早有一天虧回去?!薄半y道銀行賣的理財產品還會有問題?”小君問道?!爱a品不一定有問題,但任何高收益的背后,都有可能隱藏著一些你不知道的風險?!?/p>
M姐給小君列舉了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拉長投資期限。比如一些3年封閉的產品,3年內不能賣掉或者贖回,因此管理人可以放心大膽去投一些期限相對比較長、風險相對較高的產品,從而提升潛在收益。
第二種,是增加風險資產配置。比如在主要投資債券的基礎上,略微增加一些股票或基金資產。
第三種,是資質下沉。比如通過投資一些低評級的債券來提升收益,但這也增加了踩雷的風險。
第四種,是加投資杠桿。這種在債權投資中挺常見,也就是通過借錢投資,來放大債券的收益,但同時也會增加風險。
第五種,是一些結構性產品。對于投資者獲取高收益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只有達到條件了才能獲取較高收益率,否則只能拿到一個較低的收益。今年比較火的“雪球”產品就屬于此類。
“不管是上面哪一種,實際上都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有些增加得還挺多。所以你一定要看清楚理財產品合同,看看這個理財產品到底投的是什么?怎么投的。”M姐說完,從銀行App上找出了理財產品的說明書,現場給小君和小葵分析了起來,“你看你這款產品,風險評級是R3,說明它是一款中等風險產品,相比一般的現金管理工具R2的風險等級要高。其次,你看它的投資范圍,不僅有比較安全的國債,還包含了企業(yè)債券和債券基金,這說明它有資質下沉的可能,極端情況下甚至有可能踩雷虧損。第三,你看它的資產總額能夠達到產品凈值的200%,這就意味著這個產品最多能采用兩倍的杠桿來幫你投資—贏了賺兩倍,輸了虧兩倍。”
“所以結論很簡單。”M姐總結道,“這款產品雖然本身沒問題,但是它的風險可能要高于普通的貨幣基金或者活期理財。你如果投資的話,一定要做好收益不達預期,甚至虧損的心理準備。”“難怪它收益率這么高……”小君悻悻地說,“果然收益和風險永遠是一對兒?!?/p>
“所以你們千萬別再抱有什么不切實際的幻想?!盡姐最后提醒兩人,“經過30年的發(fā)展,我國的投資市場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基本不存在低風險高收益的可能。所以如果看到高收益產品,一定要多留個心眼?!?/p>
“了解!”小君一口答應,然后轉頭立馬又按了銀行App上的“按收益率排序”按鈕。
看來,這個習慣一時半會兒是改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