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江濤
近日,廣汽豐田生產的大七座MPV——賽那可謂火出了圈。憑借此前進口賽那積累的好口碑和國產后“真香”的預售價,這款“奶爸神車”一經發(fā)布就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
但在國產賽那正式上市之后消費者們卻發(fā)現(xiàn),所謂的廠家指導價形同虛設,業(yè)內傳出廣汽豐田各地4S店的加價幅度從4萬元到10萬元不等,更有經銷商直接喊出了“不接受廠家建議零售價”的口號。
除了賽那外,豐田的漢蘭達、埃爾法、普拉多、皇冠陸放等多款車型都曾長期被經銷商加價銷售。而豐田旗下高端品牌雷克薩斯的加價銷售行為更加離譜,因雷克薩斯涉價格壟斷,豐田中國在2019年曾被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處以8700余萬元的罰款。
事實上,奔馳、寶馬等豪華品牌,本田、大眾等合資品牌,甚至是長城、比亞迪等國產品牌的熱銷車型也都出現(xiàn)過熱銷車型供不應求,以及經銷商要求加裝飾費、出庫費、上牌費等變相加價的情況,但涉及的多是單一車型。而像豐田一樣多款車型同時加價、全國經銷商統(tǒng)一行動的情況卻非常罕見。這其中,豐田對加價銷售行為的默許態(tài)度固然值得警惕,而豐田經銷商聯(lián)盟組織——豐田協(xié)力會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同樣值得深思。
近日,家住北京的鄭先生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反映,由于生二胎,他看中了10月30日上市的賽那,官方指導價為30.98萬元~40.58萬元。但他幾乎找遍了北京所有的廣汽豐田4S店,沒有一家能夠以這一指導價提供現(xiàn)車,最快也要在明年8月份之后才有可能提車,但也僅僅是“有可能”,最慢的則表示兩年內都不太可能提車。但如果選擇“精品車”,提車周期將大大縮短。
鄭先生表示,所謂精品車,就是加裝了貼膜、鍍晶、行車記錄儀、底盤漆等部分裝飾和免費保養(yǎng)的服務等等。套餐不同,銷售承諾的等車時間也不同,如果想在春節(jié)前提車,各家4S店提供的套餐比廠家指導價普遍加價7萬元左右。除了這些套餐外,動輒幾千元的出庫費、上牌費這些本不該收取的費用也一樣不少。而且?guī)缀跛械?S店都強制在店里上保險,保險費也比自己上要貴得多。
也有銷售人員隱晦地對鄭先生表示,這些套餐里的裝飾其實不值錢,如果不選裝精品裝飾,也可以加價提車,直接加價比買精品裝飾的價格要便宜一些。
記者查詢各大汽車論壇上車主們的留言發(fā)現(xiàn),鄭先生的問題不是個例,很多網友都反映,當?shù)氐膹V汽豐田4S店對新上市的賽那都是加價或變相加價銷售。如果想在春節(jié)前提車,現(xiàn)金加價普遍在4萬元以上,而如果選擇精品裝飾則需要加價6萬元以上,最高的加價甚至達到10萬元。
對此,也有很多消費者向廠家反映,但得到的回復通常比較曖昧。廠家一方面強調不允許經銷商加價銷售,但也表示,在新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經銷商和顧客商討,如果顧客愿意加價購買現(xiàn)車精品,廠家很難去監(jiān)管。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以消費者的名義致電廣汽豐田,得到的答復也類似,對方僅表示會及時反饋相關問題,但截至11月24日,仍沒有等到對方回復。
有消費者質疑,豐田官方對于經銷商的加價行為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尤其是熱銷的賽那,30.98萬元~40.58萬元的官方指導價僅僅是“建議零售價”。在廣汽豐田APP“豐云行”的訂車頁面可以看到“成交價以您和經銷商達成的協(xié)議為準”的字樣,這說明廣汽豐田至少是將部分議價權交給了經銷商。在這種情況下,廣汽豐田官方的指導價就成了經銷商對比加價數(shù)額的一條基準線,和消費者買車的裸車價沒有太大關系。
鄭先生告訴記者,他在看車時,有4S店銷售人員直接對他說,“我們有自己的定價標準,不接受廠家的建議零售價”。
事實上,對于銷售加價的問題,豐田不是完全沒有想過辦法。今年8月份廣汽豐田APP上線時,曾做出“線上下訂——便捷、線上排隊——公平、流程可視——安心、交期明確——透明”的四大服務承諾。業(yè)內就此期待,從當時剛剛上市的另一款熱銷車型——第四代漢蘭達開始,豐田能通過這種類似造車新勢力經常采用的“網上直銷”方式來終結加價銷售現(xiàn)象。
有觀點指出,理想是好的,但經銷商們并不愿意只承擔負責交車的角色,這才有了被消費者反復吐槽的“成交價以您和經銷商達成的協(xié)議為準”的條款。
記者通過上述APP查詢發(fā)現(xiàn),包括第四代漢蘭達在內的多款豐田車型,其“官方指導價”均已變成“建議零售價”,小字標注成“成交價以您和經銷商達成的協(xié)議為準”。
除了賽那和漢蘭達外,據(jù)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豐田的埃爾法、普拉多、皇冠陸放等多款車型都曾長期被經銷商加價銷售。
其中,近年來被很多娛樂明星追捧的“保姆車”埃爾法尚未國產,這款車在日本的售價約合人民幣20萬元~30萬元,進口到國內不僅售價翻倍,經銷商還要加價銷售,最高落地價需要近100萬元。
普拉多的價格也同樣堅挺,在很多二手車商的聯(lián)手炒作之下,甚至出現(xiàn)過已經開了好幾年的二手車價格都超過廠家指導價的現(xiàn)象,被戲稱為“現(xiàn)象級的理財產品”。由此,經銷商對新車的加價幅度也就可想而知。
除了這些豐田品牌的熱銷車型被嚴重加價外,豐田旗下的高端品牌雷克薩斯也存在同樣問題,在全球汽車芯片危機的大背景下,這種問題正愈發(fā)嚴重。
家住上海的李女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她今年上半年在上海某4S店訂購的雷克薩斯UX200特別版,由于不是熱銷車型,而且她訂車時缺芯問題還不太嚴重,所以不需要加價,約定交付時間是2021年9月底。但她交完尾款后,隨著車企缺芯困局越來越嚴重,她的這款車越來越走俏,交車日期被一拖再拖。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在訂車時看到的物流信息顯示,這輛車在美國工廠生產中,但到了交車日期后,這家4S店一直以沒有現(xiàn)車為由推托,也不再讓她看物流信息了。隨著她拍賣的牌照有效期臨近,她愈發(fā)著急,多次找到4S店,后來被銷售人員告知,可以從其他店里盡快幫她調一輛車,但雷克薩斯標配的一些隨車贈品都沒有了,車價也要稍微貴一點。李女士懷疑,她之前訂的那輛車早就到貨了,可能是被比她出價更高的消費者買走了。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fā)現(xiàn),很多雷克薩斯車主都有跟李女士同樣的遭遇。近年來,雷克薩斯多款車型存在加價銷售現(xiàn)象,尤其是一些熱門車型,很多4S店動輒加價幾萬元已經是家常便飯。
2019年,雷克薩斯因涉價格壟斷,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豐田中國作出8761.3萬元的罰款。行政處罰書中表示:豐田汽車統(tǒng)一經銷商網絡報價、限定經銷商轉售商品最低價格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對此決定對當事人處上一年度銷售額2%的罰款,即8761.31萬元。
從上述行政處罰書可以看出,豐田中國在其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誠然,豐田汽車近幾年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可靠性也一直比較好,但經銷商因此就能大規(guī)模加價賣車的可能性不大,豐田對加價的態(tài)度和豐田協(xié)力會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才是主要原因。
對此,知名汽車節(jié)目主持人王飛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豐田的加價現(xiàn)象不是簡單的市場行為,其中豐田對經銷商加價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采取縱容的態(tài)度是重要原因,而豐田的經銷商聯(lián)盟組織——豐田協(xié)力會的話語權過重則是另一個原因。2004年之后,各地豐田協(xié)力會陸續(xù)成立,豐田各個經銷商在當?shù)乇唤M織起來經常一起開會,反饋市場行情,集體向廠家反饋意見等,最后發(fā)展成為對一個區(qū)域的銷售價格、營銷方案的制定都有相當話語權的組織。
上述江蘇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豐田中國的行政處罰書中顯示,2016年至2018年3月,豐田中國通過召開地區(qū)協(xié)力會等方式,限定經銷商銷售雷克薩斯重點車型最低轉售價格,通過多項管理措施實施價格控制。
(本文刊發(fā)于《中國經濟周刊》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