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垚彤
他所帶給我們的心靈的觸動,是瞬間的,也是永恒的。
——題記
90多年前,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曾飽含感情地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和米開朗琪羅的活力。”現(xiàn)在看來,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應當首推宮崎駿。
2003年,美國《時代》雜志將宮崎駿為20位“亞洲英雄”之一,稱他是日本動畫的代名詞。他的每一部作品,題材雖然不同,但卻將夢想,環(huán)保、人生、生存這些今人反思的內容融合其中,將動畫上升到了人文高度。
影片的背景大多總能讓人有一種想要回歸自然的感覺,你能聽見風與花竊竊私語的聲音。沒有城市的嘈雜喧鬧,沒有紛爭的鉤心斗角,是那樣令人向往,作品寓意出人生最真實也最讓人難以躲避的無奈。影片中,總有那么一幕能引發(fā)你的深思,也總有那么幾句意味深長的對白會撥動你的心弦。
“只有陽光而無陰影、只有歡樂而無痛苦,那就不是人生。”
面向太陽,我們的眼前是一片光明,但若沒有身后的陰影,那光明也就失去了色彩,畢竟,黑夜之后的曙光才是最耀眼的;若沒有流過眼淚,便感受不到笑容的甜蜜;若沒有經(jīng)歷痛苦,便體驗不到快樂的珍貴。人生若只是風平浪靜,一帆風順,便算不上真正的人生,只不過“白白走這一遭?!?/p>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遠方,回不去的世界都叫家鄉(xiāng)。”當我看到這句話,想起了離別的家鄉(xiāng),心中的情感噴涌而出,淚水溢滿雙眸,泉一般地流淌——為了求學,我獨自一人來到這冗雜的城市,和那些熟悉卻又陌生的人生活在一起,故鄉(xiāng)的身影,也只能在夢中偶爾得以尋見。如果可以,我多渴望能成為一棵樹啊!我要“把根扎在土壤里,和風一起生存,和種子一起過冬,和鳥兒一起歌頌春天”,能永遠守護這片土地,因為“離開土地就沒法生存”。
“人生就是一輛開往墳墓的列車,路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應心存感激,然后揮手道別?!?/p>
現(xiàn)在,我馬上踏入高三,高中這站也快到終點。幾年來,我們曾一起肆無忌憚地瘋過,撕心裂肺地哭過,轟轟烈烈地鬧過,嘻嘻哈哈地笑過……但以時光為輪的列車并不會因為誰的不舍而停留片刻,“很多事情不能自己掌控”,我們終究會分道揚鑣,既然如此,那就坦然面對,微笑著揮手道別吧。今后的旅途或許沒有人能陪你走,可途中還有無數(shù)的顛簸與坎坷,但“即使再孤單再寂寞,仍要繼續(xù)走下去,不許停也不能回頭”。
宮崎駿不僅是一個思想深邃的藝術家,更是一個堅定的反戰(zhàn)斗士,是一名和平主義者。他的動畫沒有華麗的包裝卻能吸引人,沒有枯燥的說教卻能發(fā)人深省,他讓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師。
可宮崎駿,當我逐漸開始了解你時,你卻早已宣布退隱了,這如何不令人惋惜!令人不舍!令人遺憾!可我也只能心存感激,與你揮手道別了。
盡管宮崎駿宣布退隱,但他以及他的經(jīng)典作品絕不會被遺忘,他所帶給我們的心靈的觸動,是瞬間的,也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