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根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發(fā)出這樣的呼喚:“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yǎng)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薄墩Z文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墒牵饪空n內(nèi)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要重視課外閱讀,并為學生在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閱讀之間架起一座橋梁,由課內(nèi)向課外過渡,把課內(nèi)外閱讀有意識、有系統(tǒng)地結(jié)合起來。
興趣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焙⒆觽冇辛碎喿x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求,對課外閱讀充滿熱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有了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就會產(chǎn)生“我要讀”的渴望,書讀得多了,知識就多,語文綜合能力自然就強,而且能夠提高寫作水平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十分重要。
一、精心選擇讀物,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而且學段不同,年齡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學生的閱讀取向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推薦讀物時一定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權(quán)利,同時也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水平,精心推薦課外讀物,引發(fā)好奇心。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時期,他們對閱讀什么樣的書籍還是很盲從的,教師就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向小學生推薦課外讀物,而且推薦的讀物必須要有階段性、層次性、多樣性。
首先,課外書的內(nèi)容要健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思想價值。其次,書的深度要適合孩子的閱讀水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選擇閱讀不同的讀物,強迫孩子看他們不懂的書,只能引起對書的反感;而且挑選的課外書一定要有趣味性、可讀性。我一直是教中、高年級的學生,學生的識字量也有數(shù)增加,再加上認知能力也不斷提高,所以推薦的讀物比低年級學生上一個層次??梢酝扑]兒童小說《寶葫蘆的秘密》,兒童經(jīng)典作品《西游記》,高爾基《我的大學》,歷史讀物《上下五千年》,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古典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人文地理書籍《海底歷險記》《魯濱孫漂流記》等。讀完以后,還可以讓學生談談閱讀所得,如果學生真正理解了讀物內(nèi)容,且作了認真的思考,那么,閱讀必定有所收獲。
二、營造讀書氛圍,激發(fā)閱讀興趣
一位教育家說過:“興趣意味著自我活動?!币寣W生樂于讀,甘愿讀,把課外閱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為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倡導陪讀,激發(fā)興趣。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父母就要給孩子講故事,當孩子上幼兒園自己會講一些短小故事時,就要認真聽孩子講故事。這樣,有家長的參與,孩子更能在閱讀中體會到家的溫馨和父母的愛,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孩子學習了拼音,認識了一些漢字,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懸念誘發(fā)閱讀興趣,先講一半,在更精彩的部分讓孩子自己閱讀或閱讀完講來聽聽。
2.給孩子一個安靜、文明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孩子的權(quán)利,也是家長應該做到的?,F(xiàn)在我們的孩子在閱讀速度上還不能那么快,需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一句話一句話地讀,才能真正理解意思,這就需要家長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如果在一個吵鬧環(huán)境中,孩子是很難把注意力集中在書上的,反而會變得急躁,不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梢园岩恍┱n外讀物放在孩子經(jīng)?;顒印㈦S手可及的地方,有利于孩子閱讀。
3.學校是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另一個場所。首先,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超市,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為了體現(xiàn)圖書的“互惠互利”的原則,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可以動員全班學生開展“創(chuàng)建班級圖書超市”活動,將自家的個人圖書暫存于班級之中。推薦讀書習慣好的學生為圖書管理員,建立班級圖書名錄。圖書超市的創(chuàng)建,讓學生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更加豐富,課外閱讀的時機更加方便,加強了彼此間關于圖書內(nèi)容的交流。
三、教給讀書方法,保持讀書興趣
毛澤東主席曾說過“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話也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由此可見,寫對于讀來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這里,我向大家介紹三種寫讀書筆記的簡單方法。
1.摘抄法。讓學生準備一個“好詞佳句摘抄本”,在閱讀時將自己認為精彩的句段、名言警句摘抄到筆記本上,定期在班上交流展示,評選出優(yōu)秀獎。
2.寫提綱。要求學生在閱讀后將文章的寫作要點、框架結(jié)構(gòu)、故事梗概用列提綱的形式寫在讀書筆記上。
3.寫讀后感。這是一種最常見的讀書方法,要學生讀完以后對書中最感興趣的情節(jié)或人物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寫出心得體會。
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幾種方法交替使用,“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傊處熞寣W生養(yǎng)成一讀書就拿筆的好習慣,學生在閱讀時邊讀邊記,有助于集中讀書時的注意力,克服讀書時的隨意性,學生閱讀時手腦并用,更能加深對讀物的理解。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如能得到教師方法上的指點,無疑是給他們指明了學習的方向,能使他們的閱讀循序漸進,閱讀興趣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開展讀書活動,提升閱讀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睘榱俗寣W生對課外閱讀愛不釋手,并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班級應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展示課外閱讀的成果,獲得成功的喜悅。如:朗誦比賽、名人格言交流會、故事大王比賽、收集春聯(lián)的比賽、辦小報比賽等等。這些都是與課外閱讀有關的活動。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备郀柣倪@句名言,形象地說明了書籍對推動人類文明的作用。一個愛讀書的人,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zhì)較高的人;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也必定是一個文化素質(zhì)較高的民族。如果我們想把學生教育好,讓他們能學到真正的學問,而且學得比我們強,首先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強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幫助他們從學習熱愛讀書和怎樣讀書開始。
總之,課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地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