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哈密市巴里坤縣第一中學 馬小莉
首先是缺乏聽前引導。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在中學聽力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是教師教學計劃不合理,在聽力教學實踐活動中缺乏良好的聽前引導,部分教師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制訂教學計劃時,通常是依據學生參加聽力考試的大綱挑選聽力內容。在英語聽力課堂上,通常是以講解單詞發(fā)音和語法為主,把英語聽力和教學環(huán)境割裂開來,很少在實施聽力之前,對學生的英語聽力進行專門引導,導致部分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聽英語聽力的過程中難以掌握重點,對學生的英語聽力訓練造成不良影響。
其次是聽力教學時間較短。以往教師在中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留給學生訓練英語聽力的時間較少,通常會將大量時間用到閱讀內容、作文寫作技巧講解以及專題訓練中,并在組織聽力教學活動時習慣要求學生按照自己制定的任務完成方式進行鉆研學習,導致學生在參與任務時容易出現(xiàn)固定的英語聽力思維,不能在聽力訓練中總結適合自身的聽力技巧,降低了聽力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是學生詞匯儲備不足。對于初中生而言,雖然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英語詞匯儲備量,但是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不能精準掌握單詞發(fā)音,或者學生對單詞的深層含義了解不夠透徹,在聽力過程中不能準確了解英語語句的含義,從而出現(xiàn)內容翻譯不完整的情況,影響學生的做題正確率。
其次是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當前中學生升學壓力較大,學生每天的學習任務較重,這種學習形式導致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給自身留有充足的英語聽力訓練時間,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在面對英語聽力考試時,大多數(shù)學生會選擇突擊訓練的方式,這種學習態(tài)度難以確保學生有序提升自身的英語聽力水平。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眾多學校都在教室里安裝了信息技術設備,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也都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多媒體的教學功能非常多,可以將視頻、音頻等功能整合到一起,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當教師在中學進行英語聽力教學時,可以借助多媒體開展聽前引導,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參與聽力訓練的積極性,為后面聽力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例如,在“What’s this in English?”中,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與這節(jié)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視頻,通過色彩豐富的畫面內容刺激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需求,以使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能夠熟悉單詞發(fā)音。當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多媒體中播放的內容,自由挑選其中的某個片段進行朗讀。為了使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順利進行,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并給學生留部分訓練時間,讓學生在所屬小組中進行朗讀訓練,使學生在朗讀訓練中強化自身對單詞發(fā)音的認識。當學生朗讀表演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朗讀效果良好的小組進行獎勵,并要求他們講解自身在聆聽視頻時使用的技巧,豐富其他學生的聽力經驗,使學生在今后的聽力學習中能夠選擇適合的聽力技巧進行訓練,有序提升聽力能力。
對于中學英語聽力教學而言,充足的英語聽力訓練時間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力的前提,學生只有進行充足的英語聽力教學訓練,才能掌握聽力技巧。因此,教師在組織中學英語聽力教學時,應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延長英語聽力教學時間,并給學生設置部分問題,使學生按照問題進行英語聽力訓練,有序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聽力的方式方法。例如,在“Don’t eat in class”中,教師可以根據這篇文章內容給學生制定難度不一的問題,比如:“What is the content of the whole story?”“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author?”當教師將問題設計好之后,可以按照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字詞儲備量進行分組,在分組中保證每個小組的綜合實力基本一致,然后給學生留部分英語聽力訓練時間,要求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問題任務,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中觀察其他學生在英語聽力中使用的方式方法,有序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在班級學生將問題解決完畢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推薦一名成員,將他們的聽力訓練結果在班級分享,這樣教師可以在學生分享中分析他們在英語聽力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文章內容給學生系統(tǒng)講解英語聽力的學習方式,強化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雖然需要學生掌握的中學英語單詞量較多,但是部分單詞之間的發(fā)音方式類似,只要學生掌握了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就能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聽力能力。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詞匯儲備量,為聽力訓練打好基礎,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使學生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掌握類似單詞的發(fā)音規(guī)律,增強學生的聽力水平。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中,由于初中生對思維導圖學習方式不夠了解,教師應立足新課改教學要求,把相應的教學知識整合起來,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實力建設思維導圖框架,要求學生將文章中發(fā)音規(guī)律類似的單詞按照教師提供的思維導圖框架進行補充,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完成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加深對相應單詞發(fā)音、深層含義的印象。當學生將思維導圖制作好之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之間進行修改,使學生在修改其他同學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對比分析自身與其他同學對相應單詞認識的不同之處,提高學生對單詞發(fā)音和含義的掌握程度。在學生互相修改結束時,教師可以將全體學生制作好的思維導圖收集起來進行整合,在學生搭建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給學生深入講解文章中各種單詞的關系,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有序提高自身的詞匯儲備量。
中學英語聽力學習是一項需要長久訓練的學習任務,需要學生在學習英語聽力課程時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習習慣,在日常聽力訓練中總結英語聽力的技巧,這樣在后期面對英語聽力考試時才能做到沉穩(wěn)應答,提高做題正確率。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聽力比賽的方式開展教學,促使學生在參與英語聽力比賽時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力習慣。例如,在“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相關的網絡游戲競賽內容,選擇一種適合學生的游戲競賽模式。當教師將游戲制作好之后,可以根據學生以往的聽課情況分析他們的課堂反應,將學生分成反應能力優(yōu)秀和反應能力一般兩類,并將其混合分到多個隊伍中,讓他們以分隊的形式進行搶答比賽,要求學生在搶答中說出網絡游戲中的正確答案。教師可以按照每個隊伍回答的正確次數(shù)進行排名,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參與網絡游戲的過程中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鞏固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在網絡游戲競賽結束之后,教師應及時對分數(shù)最高的隊伍進行鼓勵,并在后期開展英語聽力教學時不定期在課堂上挑選前面學過的內容進行聽力比賽,根據學生聽力成績變化考查學生的聽力學習情況,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技巧等,促使學生在教師評價中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聽力訓練模式。當教師對學生評價結束后,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進行點評,要求學生在點評中將自身的優(yōu)缺點與其他小組或者同學進行對比分析,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互評中意識到自身的差距,從而在后面英語聽力訓練時能夠以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其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聽力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教師在開展中學英語聽力教學時,應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生的英語聽力實力以及知識儲備量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借助多媒體開展聽前引導、延長英語聽力教學時間、提高學生詞匯儲備量、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力習慣,使學生在英語聽力訓練中能夠有序提高自身的英語聽力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