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寧河區(qū)造甲城鎮(zhèn)中學 于永洋
物理在人們印象中是一門較難的課程,這主要是由物理學科本身特性所決定的,這就引發(fā)了如何激發(fā)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的興趣,并且能夠將這種探究興趣保持下去的問題,成為結合心理教育與基礎學科知識的研究話題。教育心理學中提到,學習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它不受學生智力因素的影響,學生若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會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學習,從而使得物理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通常會產生兩種學習情感,第一種是學習的內動力,這是根據學生的內在動力能否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而激發(fā)出的學習動力,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呈現(xiàn)出強烈的求知欲望。另一種是學生通過學習氛圍與學習環(huán)境當中產生的一種外在情感氛圍,這種情感能夠讓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將積極的情感帶入進來,從而愿意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觀察與記憶,在課堂中能夠配合教師積極地進行物理學科的學習,利用積極的情感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提升物理學科的學習內能動力,這兩種探索興趣都能夠為物理學習提供學習動力。
學生通過對物理學科產生探索興趣,能夠有效定位學習目標,并能合理地選擇學習途徑。通過正確的興趣指引促進學生與教師協(xié)調發(fā)展,在目標選擇上具有科學性與有效性,從而促使學生克服學習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若不能按照原來的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學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做出調整,讓自己朝著原來的目標前進,不與原來所定目標發(fā)生偏離。
物理學科課堂教學,教師通常占據主導地位,學生通常僅能通過教師的講授對物理學科重點知識進行背誦。課堂中,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面對枯燥的物理知識在課堂當中昏昏欲睡,無法集中注意力,在課堂中呈現(xiàn)消極的學習狀態(tài),教師在課堂中也會對教學越來越失去信心,以此會呈現(xiàn)出惡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在“填鴨式”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并未對學生有過多的指導,很少采取積極的教學方式,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極大的影響,使學生沒有學習參與感,無法理解物理學習對自身成長的幫助。同時,單一的課堂環(huán)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揮,無法使學生通過實際動手來檢驗理論知識,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常常按部就班地對教材知識進行講解,教學內容也未做過多改動。一節(jié)課中,教師主要講解物理知識,只關注課堂內是否能將教材內容傳達出來,但無法掌握學生的具體理解情況。教師雖然對教學內容表達清晰,聲音洪亮,語速適宜,但是卻未重視學生對知識能否理解。教師在知識的難易程度設定時,通常采取統(tǒng)一的教學內容,這也使得部分教師在教授過程中會覺得有些學生的基礎差,而過多關注物理知識知掌握更好的學生,這也極大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探索興趣的養(yǎng)成。
物理教學在初中階段中普遍被當作副科對待,其理論課時相較于其他專業(yè)科目較少,而實踐課時更是寥寥無幾。受中考因素的制約,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時只能采取簡單粗暴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式的訓練方式來達到中考對學生成績的要求。教學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使物理學科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大部分教師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改革,并通過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培訓等途徑提升自身素養(yǎng),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通過這些方式探究教學途徑,更好地為物理教學服務,教師主動參與改革也使得物理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這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內在的思維與情感,學生仍然在被動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被動討論,自主學習變成了放任自流的學習體驗。由于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過于敷衍,過程性評價與小組評價也失去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參考價值。
首先,教師在教學語言上應采取形象化的語言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幽默豐富的語言在課堂當中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使學生被形象化的語言所吸引,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學習物理學科。幽默形象的語言教學模式應針對教材內容實施,不能脫離實際,應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與吸收,讓學生通過教師的語言對物理產生想學、能學的積極情感。
1.注重實驗對學生探索興趣的培養(yǎng)作用
實驗是檢驗物理理論知識的基礎,物理的理論來源也是源于實驗,實驗是提升學生物理探索興趣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初中學生有著好奇心強、對新事物接受能力快的特點,教師應充分抓住學生的興趣點,結合物理學科中不同的知識點,增加實踐內容。為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魔術教學的方式增加物理學科的趣味性,例如在“大氣壓強”這一課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手段讓學生明白大氣壓強是真實存在的,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易拉罐瓶子將其放置到熱水當中并將容器蓋住,當罐子隨著聲響癟下去之后,教師拉開遮蓋物,學生會被該現(xiàn)象所震驚,從而想要找到易拉罐變形的原因,促使接下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順利進行,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探索興趣。
2.加強物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學生在學習物理時由于受到物理學科專業(yè)性與邏輯性的影響,容易將物理復雜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生活當中的具體事物讓學生感知物理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讓學生通過物理學科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這對學生對物理產生興趣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將“物態(tài)變化”這一章節(jié)中“汽化吸熱,液化放熱”這一內容與青藏鐵路建設相結合,通過講解凍土在溫度過高時會變松,導致鐵路路基的土松動從而發(fā)生塌陷,建設者針對這一特性對該地鐵路路基采用了插“熱棒”的物理原理方法,首先建設者將碳元素密封在無縫的鋼管里,里面是罐裝液態(tài)氨,這一操作足以將“汽化可以吸熱,液化可以放熱”這一原理進行合理解釋。通過緊密聯(lián)系生活,跟蹤社會熱點問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優(yōu)勢,將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到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物理學科知識制作成課件,將圖片、文字、動畫、音頻等應用到課件制作內容當中,豐富課件內容,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讓學生對物理學科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課件制作,在課件制作完成后學生能夠清晰地看見光路,還能通過課件做到讓入射光線圍繞入射點進行轉動,放射光線也隨之轉動,更有利于學生觀察入射角與反射角的關系。由此可見,仿真實驗應用到物理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參與觀察與操作,更有利于讓學生自主動手探究物理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也更愿意參與學習過程,從而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達到教學目的。
豐富的實驗類活動更能夠讓學生有參與感,學生通過自己進行實驗所驗證的理論成果也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因物理學科實踐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在活動中學生能夠通過對自然環(huán)境、生活事物與現(xiàn)象和物理學科相關聯(lián),極大地調動好奇心與求知欲望。學生能夠通過物理課外活動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從生活中建立起一顆探索物理的心,不斷發(fā)現(xiàn)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愿意用物理學知識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對學生養(yǎng)成物理學科思維起著積極作用,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會一直延續(xù)下去。
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極大地幫助學生改變了對物理枯燥、刻板的印象,通過改革教學,學生能夠將探索興趣與提高物理學習能力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不僅能夠提高物理教學效率,還能使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