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粉
2001年,我進入江蘇省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工作,到今年已經整整20年。20年間,我已由最初不自信的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獲得江蘇省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的市級學科帶頭人?;仡欁约旱某砷L歷程,感嘆歲月流逝的同時,我深切感受到了一個好的團隊對一名教師產生的影響和推動作用。在學校教師團隊的助推之下,我不斷地否定自我、重建自我,不斷尋找學科教學中的智慧,實現專業(yè)生涯的一次次超越。
我一直都認為自己是無比幸運的,剛參加工作就進入淮安市外國語實驗小學,學校的英語特色教學在淮安市首屈一指,學習的機會要比別人多得多。更幸運的是,適逢學?!扒嗨{工程”全面展開,學校安排我與江蘇省特級教師施延霞老師結為師徒。施老師是淮安市唯一的小學英語特級教師,她每天指導我的教學,這是多么大的一份幸運??!正是這樣的一份幸運開啟了我專業(yè)成長的大門。
2003年,我剛休完產假回學校上班,就接到了上一節(jié)市級觀摩課的任務。從沒上過公開課的我嚴重缺乏信心。師傅鼓勵我:“你現在做了媽媽,上課會有一種獨特的親和力。一次公開教學的收獲可以超過一兩年的日常積累。別怕,有我們呢!”她帶領幾名骨干教師親自幫我備課,一一細化課堂教學中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不斷肯定我的進步,給我信心和力量。那次的公開課展示,我的課得到了聽課教師的一致肯定。從此,公開課成為我專業(yè)成長的助推器,讓我在摸爬滾打中夯實了專業(yè)基本功,讓我在備課、磨課、展示中快速提升了自己的教學水平。2005年我榮獲江蘇省小學英語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2013年我又榮獲江蘇省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在學校的關懷、名師的引領和同事們的幫助下,我在學校這片豐饒的土壤上快速成長起來。我經常觀摩名師的課堂,學習并模仿名師的課堂技巧和過渡語言,深刻地感受名師課堂教學的魅力。通過一次次公開課的經歷,我也逐漸認識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理解英語學科本質,把握學生的語言學習規(guī)律,尋找英語學科本身的智慧。
公開課的展示讓我在淮安市的小學英語教學領域嶄露頭角,我不斷接到外出做專題講座的邀請。我開始感受到壓力,發(fā)現自己理論高度不夠,不會總結提煉,總是不能將心中所想很好地表達出來。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這些年我忙著公開課教學,書讀得太少,理論積累嚴重不足。我開始忘我地讀起書來,幸運的是學校的“教師精品書庫”每年都為教師購買許多不同類別的圖書。我開始讀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洛克的《教育漫話》,讀《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教學》……這些專業(yè)書籍充實了我,讓我更有底氣面對學生、面對教育教學。從課堂的整體設計到細節(jié)打磨,從精心預設到精彩生成,我理解了學科本身,我的課堂變得更加活潑有趣,更受學生喜愛。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蔽野堰@句話牢記在心中。在一本本書籍中,我看到了教育理論真正的意義與不朽的生命力,我明白了教育理論與課堂實踐不是平行而是交織在一起的。我試著將書中的理論與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融通起來。課堂研究與專業(yè)閱讀的雙驅動下,我走出了只關注課堂教學的誤區(qū)。跟隨著一本本書籍,我尋找到了英語學科的智慧。
讀書教會我反思,尤其是讀那些能夠幫助我理解教育、解決問題的專業(yè)書籍。學校為每位市學科帶頭人推薦了著名教育學者、華東師范大學鐘啟泉教授的“課堂研究三部曲”——《讀懂課堂》《課堂研究》《課堂轉型》,張建校長還要求每位市學科帶頭人要提煉出自己的教學主張。最初我對提煉自己的教學主張從內心感到排斥,認為這是名師大家才需要做的,但是當我細細地品讀這三本書(質疑、批注、反思,把自己當作一個小學生,記了密密麻麻的筆記)之后,我明白了教學主張是每一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它蘊含著我們對教育、對課堂的理解、信念、情感和態(tài)度。
從書中我知道了教師的根要扎在課堂,只有深深扎根課堂,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造和可能。于是我對自己的多個課例進行反復錘煉,最終形成了5個典型課例;我和團隊同事們一起研究,在我校原本“開放、探究”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活動態(tài)”小學英語教學主張,主張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場域,讓他們在愉悅的活動中學會獨立學習、合作學習、傾聽分享。于是,我的課堂變了,我把課堂還給學生,自己則搖身一變,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代言人”,每一個活動我都適時地點撥、激勵和推進。我不僅把學生看作主體,還把他們看作教學資源的來源,及時去關注和研究他們在課堂中的生成。不斷的反思讓我明白,英語學科的智慧不僅體現在課堂教學實踐和教學理論中,更體現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體現在學科育人上。
作為一名教師,我心甘情愿而又幸福地做著這一切,在學校的關懷和助推下,不斷地挑戰(zhàn)自己,挑戰(zhàn)自我薄弱之處。從只關注課堂教學技巧到以讀書推動課堂改進,再到通過反思轉變課堂,我不斷尋求英語學科中的智慧,一步步從優(yōu)秀邁向卓越,體驗作為一名教師的職業(yè)尊嚴,過上美好而有意義的學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