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飛
小 ?引
高考語文命題越來越強調(diào)鑄魂育人的考試初心,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學生,越來越關注思想導向、情感熏陶、人格養(yǎng)成。高貴健全的人格,日漸成為高中作文命題考查的重點內(nèi)容。
下面,我們從一組“跪下的身姿”,去思考和感悟他們偉岸的人格。
文 ?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①米芾任無為州監(jiān)軍時,見衙署內(nèi)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興得大叫起來:“此足以當吾拜!”于是命左右為他換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并尊稱此石為“石丈”?!端貓@石譜》中稱“米顛的書法縱橫千古,或許就是從石中悟入”。
②1970年12月7日,聯(lián)邦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冒著凜冽的寒風來到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下。他向紀念碑獻上花圈后,肅穆垂首,突然雙腿下跪,并發(fā)出祈禱:“上帝饒恕我們吧,愿苦難的靈魂得到安寧?!?/p>
③2020年1月2日,面對全身大面積深度燒傷的高齡患者,浙江臺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燒傷科主任醫(yī)師牟曉欣為其做植皮手術。為減輕老人翻身植皮的痛苦,她很自然地就跪了下來……20多分鐘后,手術做完,她雙腿發(fā)麻,在同事的攙扶下才勉強站起了身。
以上材料給了你怎樣的啟示、感悟和聯(lián)想?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闡述你的觀點和認識。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導 ?寫
這是一道多則材料作文題,對于這類作文題,需有三個意識:
第一,要有整體意識。要從材料整體出發(fā),全面把握材料的意旨。對所提供的各則材料要先逐則分析其內(nèi)涵與外延,然后比較綜合,尋找它們的共性或關聯(lián)點,最后歸納提煉出恰當?shù)挠^點。最忌只抓一點,斷章取義,孤立立意。
第二,要有聯(lián)系意識。要將各則材料聯(lián)系起來進行全面、準確、周密、辯證地分析,找準它們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和表意重心,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類似的人或事進行深入思考。材料一般會或顯或隱地面向現(xiàn)實生活,反映社會現(xiàn)象和時代精神。審題時,要根據(jù)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挖掘,切忌只取其一,停留于表面。
第三,命題人意識。審題時,心中要有命題人,揣摩命題人的意圖??梢哉f,切合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就是審題準確,立意恰當。不可抓住細枝末節(jié)進行片面推理,要抓材料重點內(nèi)容與褒貶傾向,領悟和把握命題人的意圖。
本題給了三則材料,即三個知名人物的跪:米芾的癡迷之跪。他是宋代書法四家之一,拜奇石為師,從中獲得感悟,讓自己的書法藝術別開生面。勃蘭特的虔誠贖罪之跪。他的華沙一跪,被譽為“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表現(xiàn)”。這一跪,淡化了飽受納粹蹂躪的波蘭人民沉積在心底的憤怒,他們被勃蘭特的舉動感動得熱淚盈眶,為德國重返歐洲,贏得自尊,回歸正常的發(fā)展道路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1971年12月20日,勃蘭特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牟曉欣的仁愛之跪。她為減輕患者的痛苦,跪地進行手術,是一種人文關懷,是醫(yī)者仁心。
很明顯,命題人對三人之跪的態(tài)度,是褒揚的。因為這三個人物的跪展現(xiàn)出可貴的精神價值:藝術的執(zhí)著與癡迷,人性的懺悔與虔誠,做人的仁愛與體貼等。這里的“跪”,不是毫無原則的屈尊,不是無恥之徒的丑態(tài),而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聯(lián)系當今社會,一些人心中沒有敬畏感,傲慢自大,高高在上,我行我素等,這里的“跪”就更顯現(xiàn)實意義。想到這里,命題人的意圖也就清楚了,作文立意也就妥當了。若是“男兒膝下有黃金”“寧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之類的立意,顯然不符合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屬不當立意。
易犯錯誤
1.拋開材料,另起爐灶(既不明引,也無暗扣)
所給的材料是考生寫作的緣由,寫作宜引用材料或暗扣材料,緣事而發(fā),緊扣材料寫,否則容易偏題、跑題。有考生大談做人之道,通篇不提材料,離題萬里。
2.割裂材料,只取其一
所給三則材料之間有著緊密的邏輯關聯(lián)和表意指向,有考生只取其中一則材料立意行文,而不及其它。如只關注第一則材料談拜師學藝心要誠,顯然理解片面膚淺。也有考生只抓只言片語,摘取材料中的幾個字眼,沒有理解整體內(nèi)涵,導致偏離題意。
3.套用或游離材料,生拉硬扯
立意點應該是從材料中直接提煉,觀點與所給材料間有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但有的考生對材料不作分析引申,生拉硬扯,材料與觀點沒有緊密聯(lián)系。還有考生試圖努力扣合材料,實則游離材料,勉強拐了多個彎后,看似切合題意,實際似是而非,漸行漸遠,思維不嚴密。
4.自編故事,詮釋材料
自編一個幼稚的故事詮釋所給材料的深刻內(nèi)涵,這樣行文雖不是材料的簡單擴寫,也不偏題,但這樣的文章缺少深度。
好題一瞥
該跪則跪,向陽而行
心中有光,跪又何妨
如斯一跪,如斯可貴
跪下的身軀,偉岸的人格
有一種跪姿最美麗
跪姿亦能屹立于世
素材選用
選用素材宜力求典型,力求多向多層面,如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人物事跡、科學原理等等,避免素材單一?,F(xiàn)列出一些,僅供參考。
1.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接近偉大的時候。
——泰戈爾
2.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曼德拉
3.使人高貴的是人的品格。
——勞倫斯
4.謙卑的人會變得高貴。
——達·芬奇
5.我蹲下,跪下,是為了跳得更高。
——羅斯柴爾德
6.最美的花,不會因為它的低頭,就消散了芬芳。
——佚 ?名
佳作展示
“跪”姿亦可頂天立地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學高三 ?吳 ?冉
人們大多崇尚不跪,主張站立,因為不跪是威武不屈,寧折不彎的勇者體現(xiàn);因為常有“男兒膝下有黃金”之說,認為下跪是可恥的,是懦弱卑微的代稱。然而,我想反問一下,站立的形象就高大偉岸嗎?其實,人生在世,有時,“跪”同樣可以頂天立地。
君不見,北宋書法家米芾跪拜奇石;德國總理維利·勃蘭特跪拜死難者紀念碑;醫(yī)師牟曉欣跪著為患者手術,他們形象變矮小了嗎?沒有,他們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反而變得更加高大偉岸。他們的形為可恥嗎?不,他們只會讓膝下的黃金更閃亮。相反,日本一些政客,面對當年的累累罪行,非但沒有下跪,反而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教科書,說屠殺是為了自身不受侵犯,搬弄是非,企圖掩蓋罪行。他們的形象高大嗎?美麗嗎?他們的不跪,只能導致亞洲人民對他們虛偽靈魂的憎恨和唾棄!人們直斥:“跪下的德國人,比站著的日本人高大!”
若是心里有大義,跪亦問心無愧,跪亦坦坦蕩蕩,跪亦高大偉岸,跪亦頂天立地。
我堅信《圣經(jīng)》中的一句話:“你是你自己最偉大的形塑者,可以將自己塑造成任何你偏愛的模樣?!苯柚馕?,塑我心靈,“內(nèi)心湛藍,則無往而不美”。心如琉璃,潔凈無瑕,即使身處溝壑,亦發(fā)萬丈霞光;即使跪在地上,亦能屹立于山巔。
人最美好的形象,在心不在形。享譽全球的“瘋子”指揮家小澤征爾曾言“《二泉映月》,坐著和站著聽都極不恭敬,應該跪下來聽”,小澤征爾不僅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小澤征爾為藝術而下跪,為音樂而下跪。藝術不分國籍,音樂不論南北,他們都因深沉博大的情懷撥動世人的心弦,讓世人驚嘆其偉岸與美麗。
心中藏惡鬼,即使站得挺直,靈魂也是佝僂的。曼德拉說得好:“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比绻炜蘸诎担蔷兔谏娑皇柿x之心,如此即使跪在地上,也是頂天立地的。愿我們始終懷一顆赤子之心,能“已識乾坤大,猶憐草木青”。
點 ?評
本文立意高遠,思路清晰,行文大氣磅礴。作者先從人們的世俗之見說起,辯證分析,先破后立,提出自己的觀點,“人生在世,有時,“跪”同樣可以頂天立地”。接著扣合材料,聯(lián)系現(xiàn)實,展開層層論述,提出“若是心里有大義,跪亦問心無愧”,“人最美好的形象,在心不在形”,結(jié)尾指出“ 心中藏惡鬼,即使站得挺直,靈魂也是佝僂的”,振聾發(fā)聵。全文旁征博引,論述充分,有理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