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低年級語文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初級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關注游戲內(nèi)容,設置有趣、生動的游戲,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樂趣。對此,文章探究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意義,提出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實踐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游戲教學;實踐探索
一、 引言
游戲是低齡兒童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游戲與兒童兩者不可分割,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設計游戲教學模式,有利于體現(xiàn)語文教學魅力,將學生注意力凝聚在課堂,使語文學科抽象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游戲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語文學習時保持充足的動力,在輕松、詼諧環(huán)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利于不斷提升課堂學習效率。近幾年,游戲教學已經(jīng)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在本次研究中對游戲教學應用方法進行探索。
二、 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意義
游戲教學符合學生天性,教師結合學生熱愛游戲的心理,適當展開游戲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對游戲?qū)W習存在期待心理,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知識,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游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師保持和諧的關系,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弗洛伊德說過:“每個游戲的兒童如同創(chuàng)作家,在編制屬于自己的世界,或者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重新生活在世界里。”游戲教學也能提升學習能效,學生本身對游戲興趣濃郁,能對游戲表面下的知識進行探索,比如,學習“打牌識字”過程中,學生需要在讀拼音后打牌,識字的任務也在潛移默化下完成。低年級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理解需要借助情景,此時教師設計游戲情景,比如,學習《曹沖稱象》過程中,利用小玩具,讓學生分組對課堂內(nèi)容討論,學生利用水盆、石子、線等工具進行稱量,從而感受到曹沖的智慧。游戲教學也能激發(fā)學生想象力,比如,學習《狐假虎威》過程中,學生分別扮演老虎及狐貍,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行演示,也能鍛煉學生想象力及課堂表現(xiàn)力,對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采取游戲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三、 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實踐教學策略
每堂語文課為40分鐘,教師要保證教學效率及質(zhì)量,低年級兒童性格好動、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對此,若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率,還需采取游戲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學生好動特點,讓學生在游戲中提升自控力,具體教學內(nèi)容如下。
(一)以兒歌為基本,拓展游戲形式
1. 編制兒歌,優(yōu)化課堂
兒歌的特點是朗朗上口、學習難度較低,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利用兒歌教學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嘗試將課堂中的常規(guī)內(nèi)容編制成兒歌,讓學生配合動作進行表演,幫助學生養(yǎng)成規(guī)范學習的習慣。比如,兒童在識字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背誦兒歌:“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洋……頭正身直腳放平,一拳一尺加一寸,字字要求得滿分?!蓖ㄟ^這種簡單的兒歌教學,學生又能夠如同猜字謎一般深刻掌握文字。在課堂中若學生注意力分散,教師喊一聲:“同學們好!”學生回答:“老師好!”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及時回到課堂。課堂教學“金木水火土”過程中,教師為學生編制兒歌:“金木水火土,上山打老虎,金說頭太硬,木說脆聲聲,水說嘩啦啦,火說別太悶,土說太厚重,那么老虎呢?它說別惹我?!备鶕?jù)兒歌內(nèi)容,教師為學生編排舞蹈動作,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力。
2. 結合音樂,娛樂身心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盡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學生在低年級階段便對語文知識學習喪失興趣。音樂的作用是調(diào)節(jié)情緒,讓學生保持放松的身心。結束朗讀及小組討論后,可播放兒童喜愛的音樂,讓兒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針對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學生,往往無法適應40分鐘的學習,對此,教師為學生編制兒歌:“拍打我們的小腦袋,彈彈手指耶耶耶,老師說我們演得好,一會兒累了休息10秒。大風來了吹山上,樹葉直往學校飄,此時應該收拾書包,一件書本不能少?!蓖ㄟ^這種順口溜式的兒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樂趣,并配合舞蹈動作,讓兒童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緩解課堂學習壓力,達到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目標。
(二)抓住教學內(nèi)容,豐富游戲形式
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在學習上不占優(yōu)勢。若想在學習活動中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避免單一及枯燥的教學模式。在拼音、識字教學中,教師還需抓住教學內(nèi)容,豐富游戲教學模式,在游戲教學中寓教于樂。
1. 開發(fā)插圖資源,展開圖文教育
一年級小學生單純以拼音教學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還需思考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辦法,讓學生順利進入拼讀階段,避免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產(chǎn)生厭煩感,讓學生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教師針對拼讀教學可設置有趣的插圖,
讓學生理解圖文意義,并配合對應的兒歌教育。此類內(nèi)容較為淺顯,學生在學習時能順利抓住其中的重點,掌握生字及拼音知識。
2. 構建多樣情景,增加學習樂趣
商場、動物園等都是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的情景,除課本內(nèi)容外,多媒體、板畫情景也能讓學生引起學習興趣。為讓學生掌握生字及發(fā)音,在教學過程中將每個環(huán)節(jié)與游戲關聯(lián),比如,學習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過程中,教師準備貼畫、頭飾及字卡等,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播放森林情景,學生對文章初讀后,讓學生選擇萬獸之王,并張貼在黑板上。每個動物上都有對應的文字及拼音,讓學生對文字進行品讀,每種頭飾代表動物形象及語言。一堂課結束后,學生感受萬獸之王的競選活動,課堂上識字、朗讀后,學生均扎實完成各項活動,在娛樂中感受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
3. 一做一演,保持課堂活力
在拼音及識字學習中,學生往往會感到枯燥,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記住內(nèi)容是教師思考的問題,對此,教師通過做一做、演一演等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在做一做活動中,學習聲母P,要求學生準備一張薄紙,放在嘴巴前,緊閉雙唇,憋住氣,突然張嘴,向外吹氣,此時紙在氣流下飛出,讓學生在反復活動中會覺得有趣,此時教師告知學生聲母P便是這樣發(fā)聲,這種小實驗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對學習過程具有深刻印象,初級學生牢記知識。在演一演活動中,教師鼓勵學生手腳并用,比如,學習單韻母O時,讓學生思考如何能夠利用身體做成一個O形。學生開始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個別學生將嘴巴張大,形成一個O形。也有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O形,通過這種形象的游戲方式,學生對形狀認識更加深刻,讓學生對學習過程感到興奮。
(三)組織競賽,激發(fā)學生游戲競爭力
識字學習是小學低年級學習的重點知識,生字量較大。若教學過程較為枯燥,會為低年級學生學習帶來負擔,因此,教師需激發(fā)學生好勝心,利用不同形式的比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此,教師采取一些改良游戲,讓學生在學習時感到競爭力,比如,小學學習中具有挑戰(zhàn)性的游戲是“開火車”,教師將其調(diào)整為“開火車計時比賽”。在游戲過程中全體成員開火車發(fā)出正確的讀音,用時最少的小組是贏家。為獲得游戲勝利,小組成員需要緊密合作,認真讀出生字發(fā)音,糾正錯誤發(fā)音。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在比賽過程中避免讓對方渾水摸魚,每個同學都會認真聆聽發(fā)音,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及時指出問題。教師也可組織“大小三毛”游戲,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大三毛及一個小三毛,大三毛表示老師,小三毛表示學生,在比賽活動中,教師發(fā)出讀音,學生在臺下傾聽。教師發(fā)音正確時學生說:“對對,這是D?!比艚處煱l(fā)音錯誤,學生說:“錯錯,這是D?!苯處煱l(fā)音錯誤需要將大三毛頭上擦掉一根頭發(fā),若學生說對了,教師給小三毛增加一根頭發(fā),大三毛頭發(fā)擦掉表示教師輸,小三毛頭發(fā)擦掉表示學生輸。
(四)設計字卡游戲,觀察學生知識掌握程度
設計字卡游戲,將字卡與撲克整合,采取多樣化玩法,讓學生以喜愛的游戲方式學習知識,這種游戲全班同學均可參與,可分成小組游戲,也可同桌游戲。比如,在班級同學共同參與時,教師在字卡上書寫每個同學的名字,教師讀出一個名字后,學生需要找到字卡,并正確發(fā)音。在小組字卡游戲中,四個人為一個小組,教師基于小組不同生字的字卡,一個人在說出發(fā)音后,學生需迅速找到字卡,認識生字最多的學生被評為識字大王。在同桌字卡游戲中,可先讀出一個生字,將會讀的生字去掉后,留下不會讀的生字,最后探究這些生字的發(fā)音。教師在學生游戲過程中負責引導、觀察,從而評估學生對生字的掌握程度,明確學生發(fā)音能力差及掌握程度不佳的生字。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組織游戲時,應當附加一些具體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合作,掌握語文知識,教師大力宣揚游戲精神,讓語文課堂煥發(fā)出活力。教師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天性,做連線題及找朋友相關活動,將兩者融合成一個游戲,讓學生在找朋友時學習連線知識。教師以兒童的語氣與學生對話,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游戲精神,讓學生規(guī)范參與游戲,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游戲,弘揚游戲精神,自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
四、 結語
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設計科學的游戲模式,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真正感到快樂,但也不能過于注重游戲,若過于注重游戲則容易導致學生無法學習文化知識。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還需把握游戲尺度,明確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的意義,提出小學語文游戲教學策略,在游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及發(fā)音能力、拼讀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進展,為學生后續(xù)知識順利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庾婷婷,王媛.融合創(chuàng)生為課堂賦能: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小學語文“創(chuàng)享課堂”內(nèi)容建構[J].教育科學論壇,2020(31):63-66.
[2]黃珊珊.基于“游戲體驗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20(15):219.
[3]龐庚午.如何讓小學生在游戲化教學的快樂中輕松學語文[J].華夏教師,2020(5):59-60.
[4]茍喜錢.激發(fā)興趣,提高效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J].教育觀察,2019,8(42):119-120.
[5]趙健.小學低年級語文游戲教學設計與實施研究[J].才智,2017(6):22.
作者簡介:茆華龍,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南夏墅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