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曉
如果身邊有朋友患上了抑郁癥,我們可能會出于助人的愿望,盡己所能地照顧他、安慰他,嘗試減少他的痛苦,希望他盡快康復。但由于大部分人對抑郁癥了解有限,不知該如何安慰,有時一句未經(jīng)深思熟慮的話反而會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緒。那么我們該如何與抑郁癥患者相處呢?
抑郁癥患者會有無助感,并伴隨孤獨感,覺得自己是世界的棄兒,只要有人肯默默地陪伴,對患者來說就是很好的支持。如果患者的狀態(tài)允許,主動談及目前的狀態(tài)以及自責的體會,家人和朋友可以及時糾正對方的偏激想法,讓患者不要認為這些都是自己造成的,告訴患者這些都是抑郁癥的癥狀,就像感冒后會發(fā)燒、頭痛、乏力、流鼻涕一樣,而且會隨著疾病的減輕而逐漸消失。
最重要的是,要允許患者有任何的狀態(tài),允許患者現(xiàn)在就是這個樣子,不要試圖改變或否定患者當前的狀態(tài),默默地陪伴就好。
做一個富有同情心的傾聽者比給出建議重要得多。多鼓勵抑郁癥患者談論他們的感受,讓對方釋放被壓抑的情緒,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幫助。不要指望一次談話就能達到目的。抑郁者傾向于遠離他人,孤立自己。幫助者可能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表達關(guān)心、溫柔、耐心,并一直堅持下去。
支持和鼓勵永遠都不會錯。但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有些人會強迫患者做一些他無法完成的任務,比如外出旅游、高強度的運動等。抑郁癥患者存在興趣不足、動力缺乏、體力下降的癥狀,因此在疾病的發(fā)作期,一些普通人認為很簡單的任務對抑郁癥患者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壓力。當患者無法完成時,他們就會自責,情緒也會更加低落。
因此,朋友或家人要向抑郁癥患者建議適當?shù)男菹?,或暫停目前的學習和工作,直至他的病情好轉(zhuǎn),有能力去應付這些任務。
還有一些人在面對抑郁癥患者時,會嘗試從歷史或生活中去找一些正面案例給患者“灌雞湯”。但這對患者的情緒并不會有多大的激勵作用,反而有時會讓他們有負罪感,加重了患者的自責觀念。
督促就醫(yī),接受專業(yè)的治療是抑郁癥患者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同時還要多跟患者的醫(yī)生交流,要讓患者按時服藥,定期復診。配合心理咨詢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在用藥方面,督促患者按時吃藥,有些抗抑郁藥會有一點副作用,服藥初期會難熬些,產(chǎn)生頭疼、惡心、失眠、便秘、愛困等癥狀,要鼓勵患者堅持按時服用。千萬不能私自減少藥量或者停藥,即使好了,也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緩緩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