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第七小學 李娟
支架,原指腳手架,是建筑行業(yè)的一個術語,引入教學后用來比喻在學習過程中輔導學生提高認知水平的支持。本文的“支架”指教師為指導小學生習作而提供的支持和幫助?!段蚁雽δf》是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習作,以該習作為例來看支架如何為學生提供“為誰寫”“寫什么”“怎么寫”的指引,幫助學生獲得習作水平的提高。
第七單元的主題是“舐犢情深”,編排了精讀《慈母情深》《父愛之舟》和略讀《“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課文,展現(xiàn)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點點滴滴,字里行間蘊含著真摯的情感,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思考。本單元的語文園地“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要求學生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場景描寫的作用。口語交際要求選擇恰當?shù)牟牧现С肿约旱挠^點,談對父母之愛的看法。此外,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習作《寫信》學習了寫書信。本次習作是在這些訓練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既鞏固學生寫書信的基本格式,又將“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作為新的訓練點,不斷提升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
充分解讀教材,結合學情,教學目標定為:
1.引導學生根據(jù)本單元表情達意的方法,給父母寫心里話。
2.在講述與寫作的過程中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并樂于與他人分享。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用充滿感情的語言表達對父母的情感,培養(yǎng)愛父母的情感。
“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是本次習作的重點,也是難點,課堂上需要給學生搭建多種習作支架,為學生習作降低難度。
寫作要求學生關注讀者意識。課堂伊始,教師出示第六單元課文里的插圖,引導學生看圖回憶課文內(nèi)容,再一次感受課文字里行間中滿溢的父母對孩子深沉的愛。
接著,教師通過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上周的家訪,老師遇到了這樣兩種情況。有些家長非常開心地跟老師說:‘我家孩子跟我可親了,每天放學回家都把一天發(fā)生的事情講給我聽……’另一種恰恰相反,家長滿面愁容:‘我家孩子啥也不愿意跟我說,覺得我什么也不懂,……’”學生一下子就陷入了回憶中,一部分學生非常開心,另一部分學生若有所思,相同的是,學生們都產(chǎn)生了要和爸爸媽媽說說心里話的想法。教師用語言創(chuàng)設真實可感的情境,激發(fā)起學生的表達動機,是本次為和父母溝通而習作的起點。
有了表達欲望,那具體要說什么呢?學生無從下手,教師播放繪本視頻《有一天》,再次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赐暌曨l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你有什么感觸?讓你想到了什么?這些難忘的事要怎么說呢?難忘的一件事對五年級學生來說已經(jīng)很熟悉了,教師可以放手學生調(diào)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來解決,同時也要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反饋,適時地給予學生建議:把當時的情景說具體,說出動作、語言、神態(tài),還有當時的感受,動情地說,讓爸爸媽媽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
用繪本視頻為學生創(chuàng)設充滿愛意的回憶情境,接著用簡單且有層次的問題支架,第一次指導“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這一重難點,“向父母表達愛”這一主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生發(fā)出來了。
確定了習作主題,初步學習了“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回憶和父母之間難忘的事,是本次習作教學的第一步。接下來,教師出示例文《爸爸,您戒煙吧》,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習作思路。通過這一范例支架,學生直觀地了解到,向父母表達愛還可以關注他們的生活,向他們提出建議。在分析例文的過程中,教師適時地補充對比材料,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發(fā)現(xiàn)正確表達的好處。學生有了抓手,交流得格外熱烈:“材料一里的語言充滿感情,殺傷力很大,這些話說出了勸爸爸戒煙的最大出發(fā)點是愛爸爸。”“爸爸感受到了孩子的愛,才會心甘情愿地戒煙。”“材料二里的表達流露出威脅、命令的意味?!薄坝眠@樣的語氣說話很沒有禮貌,讓人不舒服?!薄皩Γ职謰寢尣坏粫J同,可能還想教育孩子一頓?!睂W生們在你來我往的分析中自主地掌握了正確的提建議方法:不僅要講事實擺道理,把理由說得具體,說得動情,還要說得有技巧,用商量的語氣把話說到人的心坎里,讓爸爸媽媽滿心感動地接納。這個過程也是在第二次突破“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這一重難點。
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大部分學生都有了自己的寫作思路了,但是還不夠,還可以更進一步。教師繼續(xù)引導:同學們,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些事情你認為這樣,爸爸媽媽卻認為是那樣,你想說一說自己的想法,他們還不愿意聽——“走、走、走,小屁孩你知道什么!”這個說法激起了學生的共鳴,引發(fā)了學生的回憶,引起了學生強烈的情緒表達。這時,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自由,讓不同的思路碰撞出火花,引出學生更多想法,拓展學生思路?!翱措娨?、玩手機與學習的關系”“自己是否長大到可以決定自己的事情了”“對危險、貴賤的看法”“能否養(yǎng)寵物”等和家長看法不一致的情況不斷涌現(xiàn)出來,學生的思維徹底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平復下來后,再次提醒重點“用恰當?shù)恼Z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讓激烈的思維碰撞用正確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這樣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也是搭建了一次情境支架,不一定非得長篇鋪墊,有時候關鍵的幾句話,也能瞬間把人帶入情境,讓思維活躍起來。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習作后的評價指導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教師借助星級評價,再一次帶領學生鞏固本次習作的重點:是否表達清楚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一顆星)是否運用了符合身份的恰當語言?(兩顆星)是否能讓爸爸媽媽感受到你的愛?(三顆星)學生讀自己的習作,逐條對照評價要求,能夠非常直觀地找到問題、解決問題。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習作中要“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樂趣?!彼?,學生將習作修改到自己滿意后,再請自己最信任的同學來閱讀,聽取同學的建議再次修改,力求最后讓爸爸媽媽完美地感受到自己的愛。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不僅星級評價是支架,同學的建議也是支架,教師要做的是讓這些支架自然地融入課堂,用學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出現(xiàn),同時這對學生的習作也能起到最大的幫助作用。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情境、問題、范例、建議等支架,不斷向學生傳遞出信號——這次的習作有明確的讀者,爸爸媽媽。讀者意識讓學生更加重視習作的內(nèi)容是否有價值,明白了向爸爸媽媽表達愛可以回憶難忘的事,可以向他們提出建議,還可以講自己對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同時,重視自己的情緒是否能夠通過文字準確傳達,習作時用恰當?shù)恼Z言真情實感地述說,讓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文字感受到愛,進而做出學生期望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