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xué) 葉慶華
大家知道,正弦、余弦定理的主要功能就是解三角形。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可以求出三角形的邊,也可以求角,這類問題既可能出現(xiàn)在選擇題或填空題中,也可能出現(xiàn)在解答題中。下面我們來通過幾道2021 年的高考真題,來賞析它在解題中的應(yīng)用。
例1(2021 年 高考全國甲卷)2020 年12月8 日,中國和尼泊爾聯(lián)合公布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為8848.86(單位:m),三角高程測量法是珠峰高程測量方法之一。圖1是三角高程測量法的一個示意圖,現(xiàn)有A,B,C三點,且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B′,C′滿足∠A′C′B′=45°,∠A′B′C′=60。。由C點測得B點的仰角為15°,BB′與CC′的差為100,由B點測得A點的仰角為45°,則A,C兩點到水平面A′B′C′的高度差A(yù)A′-CC′約為( )。
圖1
A.346 B.373 C.446 D.473
分析:通過做輔助線,將已知所求量轉(zhuǎn)化到一個三角形中,借助正弦定理,求得A′B′,進而得到答案。
解:過點C作CH⊥BB′,過點B作BD⊥AA′,故AA′-CC′=AA′-(BB′-BH)=AA′-BB′+100=AD+100。
由題易知△ADB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D=DB。
因此,AA′-CC′=DB+100=A′B′+100。
點評:本題考查解三角形的實際應(yīng)用。解答的關(guān)鍵在于如何正確將AA′-CC′的長度通過作輔助線的方式轉(zhuǎn)化為A′B′+100,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求解。本題是立體幾何背景下的解三角形問題,體現(xiàn)了高考命題一題多考的原則。
例2(2021年高考浙江卷)在△ABC中,∠B=60°,AB=2,M是BC的中點,AM=2,則AC=____,cos∠MAC=____。
分析:由題意結(jié)合余弦定理可得BC=8,進而可得AC,再由余弦定理可得cos∠MAC。
解:由題意作出圖形,如圖2所示。
圖2
在△ABM中,由余弦定理得AM2=AB2+BM2-2BM·BA·cos60。。
代入數(shù)據(jù)得12=4+BM2-2BM×2×,解得BM=4或-2(舍去)。
所以BC=2BM=2CM=8。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60。=4+64-2×2×8×=52。
點評:本題的解答過程中三次應(yīng)用了余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一般有三個應(yīng)用:(1)已知兩邊及其夾角,求第三邊;(2)已知三邊求任何內(nèi)角的余弦值;(3)已知兩邊以及一邊的對角,可以把第三邊當(dāng)成未知數(shù),利用余弦定理列方程,通過解方程來求第三邊。
例3(2021年新高考全國Ⅰ卷)如圖3,記△ABC中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已知b2=ac,點D在邊AC上,BDsin∠ABC=asinC。
圖3
(1)證明:BD=b;
(2)若AD=2DC,求cos∠ABC。
分析:(1)根據(jù)正弦定理的邊角關(guān)系得到BD=,結(jié)合已知條件即可證結(jié)論。
點評:有關(guān)解三角形的題目時,要有意識地考慮用哪個定理更合適,或是兩個定理都要用,要抓住能夠利用某個定理的信息。一般地,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邊的二次式時,要考慮用余弦定理;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邊的一次式時,則考慮用正弦定理;以上特征都不明顯時,則要考慮兩個定理都有可能用到。
中學(xué)生數(shù)理化(高中版.高二數(shù)學(xué))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