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植 張丞 熊一穎
(作者單位:南充職業(yè)技術學院)
圖書館自身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有利于新時代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建設,促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高效發(fā)展。從高職院校圖書館的實際工作情況出發(fā),通過在確定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價值的基礎上,改善高職院校圖書館相關的工作理念,使圖書館的整體工作體系有益于高職院校文化的建設,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在圖書館工作的有效支持下能更好的發(fā)展。
圖書館作為學校文化信息的聚集地,既是高職院校文化傳播的重要部門,也是校園文化中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作為高職院校辦學理念和定位的重要體現,是高職院校的靈魂所在。圖書館文化是校園文化發(fā)展的堅強后盾,是營造校園人文氛圍和文化氣息的重要載體。圖書館環(huán)境氛圍以及多樣化的文獻資源是校園文化發(fā)展的物質載體,其館員的價值觀與價值取向是校園文化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圖書館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展方向及目標要和高職院校的發(fā)展一致,發(fā)展方向和目標的一致決定了兩者之間的價值觀的一致性。 由此可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圖書館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關系。
教育部2015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guī)程》總則中第二條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是為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是學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教育職能和信息服務職能。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在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要依據學校的辦學定位、辦學性質和專業(yè)設置等方面的要求,來對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料進行采集工作,加強對讀者閱讀的指導工作,積極的配合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教師高素質的培養(yǎng)和對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
我國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在近些年來發(fā)展速度較快,但是,各個高職院校辦學理念、辦學管理模式及在各專業(yè)的課程設置等方面,還是與現代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理念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導致高職院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不到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底蘊不足,與普通高等院校還存在著差距,高職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職圖書館沒有充分地發(fā)揮圖書館的能力,沒有充分、到位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之中。高職院校必須在著重吸收、傳承、創(chuàng)新歷史所形成的有特色傳統(tǒng)文化底蘊的同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現代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新理念融入其中,提高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圖書館是學校信息資源互通交流中心,也是學校的思想文化傳播中心,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應處于引領地位,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影響力。
讀者協(xié)會是由圖書館指定一個館員做指導教師、社團內的師生自主管理的學校社團組織,協(xié)會主要由學校熱愛閱讀的師生自發(fā)報名組成。讀者協(xié)會充當著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協(xié)會成員可以在空閑時間到圖書館參與一些具體的工作,了解圖書館的規(guī)章制度、藏書布局、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內容。圖書館可以通過讀者協(xié)會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讀者協(xié)會要以“給熱愛閱讀的讀者搭建一個展示和提升自己文化素質的平臺”為目標,要創(chuàng)新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讓每一位協(xié)會的成員都能根據自身優(yōu)勢來為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助力,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使校園文化得以活躍。
高職圖書館要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例如,在圖書館舉辦一場閱讀分享會,由圖書館提供館內活動場地,圖書館館員組織學生按照U行落座,參加心得分享的學生站在U形座位的正前方進行分享,以便和在場的每一位學生進行交流,可以邀請館領導、校內外知名教師到現場進行點評,讓學生們在閱讀分享會上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大家一起分享,加深學生之間思想的交流,豐富學生們文化知識,營造正能量的文化氛圍?;顒咏Y束后,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應該適量的頒發(fā)獎勵給參與的學生,激勵學生們再次參與。閱讀分享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素質、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激發(fā)同學們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熱情,有利于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促進優(yōu)秀校園文化的發(fā)展。
打造圖書館的信息共享空間,是圖書館的一種全新服務形式,能讓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進步得到具體的體現,讓讀者切實體驗到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服務。要打造信息共享空間,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宗旨,以舒適的閱覽環(huán)境為目標,以健康文明的閱讀方式為基礎,根據師生的不同需求,體現圖書館文化育人的特色。為了讓讀者輕松愉悅地在圖書館閱讀和學習,室內墻壁裝飾上最好是懸掛一些名家詩詞或者名家名畫等,讓讀者一走進圖書館,就能感受到文化氣息的熏染,激發(fā)讀者的學習欲望,達到陶冶讀者情操,物化校園文化的效果。但打造信息共享空間不僅需要圖書館軟硬資源做后盾,還需要學校進行財力資源的支撐。
高職院校圖書館的職責不僅僅在于圖書的日常維護保養(yǎng)和借還圖書上,也承擔著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培養(yǎng)人才的重任。因此圖書館在提供良好服務的同時,還應該完善館內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圖書館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要體現校園文化內涵,達到對讀者文化價值的觀念規(guī)范,要能夠管理讀者的行為方式,提升讀者的思想品德,還要能夠提高館員的整體素質。規(guī)章制度制定好之后,要將其制定成張貼表,在各個閱覽室、自習室、書庫等進行張貼,起到時刻提醒讀者的作用。這樣在發(fā)揮體現校園文化精神實質的同時,還能夠提升館員的個人修養(yǎng)和服務質量,使館員能夠有效地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高職圖書館主要通過紙質文獻信息資源和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的方式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圖書館在進行資源配置時,要整合與學校所設的專業(yè)學科和課程設置方面的文獻信息資源,加強建設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的力度,在資源配置中,根據校園文化建設中所需的文獻信息資源,建成一套具有合理性、科學性和符合學校特色的文獻保障體系。例如,圖書館要滿足教學和科研的需求,就要注重文獻信息的學術價值和專業(yè)價值,圖書館還要收藏世界著名的人物傳記、名著等文獻,圖書館也應收藏包含建筑、攝影等充滿審美感的文獻信息資源,多元化的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系統(tǒng)有助于推動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
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積極舉辦讀書工程活動,通過圖書館組織的讀書工程活動可以使讀者聚集在一起共同進行文化交流,這不僅能開闊讀者視野、增長讀者見識,提高讀者的文化精神品位,還能提高讀者的個人修養(yǎng),達到凈化讀者心靈、陶冶讀者情操的目的。對營造校園文化建設的動態(tài)感有著別樣的意義。例如: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針對教師和學生的特點,每學期舉辦多次專業(yè)知識類講座和專家講座活動,讓讀者了解圖書館的藏書布局,培養(yǎng)讀者愛閱讀的良好習慣,提升讀者文化素養(yǎng),陶冶讀者的情操。
據筆者了解,目前許多高職院校都開展了大學生文化活動節(jié),通過開展百科知識競賽、書法大賽、好書推薦、名作朗誦等具體形式的活動,就可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參加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進一步改進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式,進一步打造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蘊,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到圖書館開展的各項文化活動中來,讓高職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活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沿著高職院校圖書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方向進步。
作為社會文化的傳承,校園文化是大量信息資源在高職院校的集成,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要充分發(fā)揮文化育人的功能,通過開展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來讓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在正能量的文化氛圍下經受優(yōu)秀先進文化的洗禮,提升讀者的素質和修養(yǎng),最終達到促進并提升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