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全
摘要:化學這門學科是充滿奇妙色彩的,但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知識的積累,導致學生認為化學距離他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其實,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如果高中教師能將生活中這些有趣的化學反應寫進教案,并與學生們共同做一些生活實驗,將課堂與生活實例相結合,不僅能幫助學生學懂化學,還能讓學生們更了解他們周圍的生活。
關鍵詞:高中教育;生活化教學;化學課堂;融合策略
說到高中化學,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需要熟背的元素周期表和讓人眼花繚亂的眾多方程式,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化學是一門枯燥無味的學科。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日本東京大學的醫(yī)學博士吉田隆嘉的著作《走進奇妙的元素周期表》就給我們描述了很多事例,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周圍就有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比如炒菜時加點醋與酒會讓飯菜更美味;愛美的女生喜歡燙染頭發(fā),而這個過程是一個簡單的氧化還原過程:先用還原劑破壞頭發(fā)本身的結構讓其變軟更容易做出造型,再使用雙氧水等氧化劑定型。再比如年輕人喜歡的自熱火鍋,其實也就是石灰遇水放熱的一個過程;為什么動物的血液幾乎都是紅色,而科幻電影里的外星生物的血液是鈷藍色,這其實是血液里誰來運輸氧的問題。合理的利用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適當的將課堂內容拓展到生活之中更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
1.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李政濤老師在《教育常識》一書中提到:“對于教師而言,這個世界是學生的生命世界,我們都需要以自己的教育實踐回答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你的孩子或學生的生命世界,有沒有因為你這樣一個教育者的存在而有所不同?如果有所不同,而且是促進生命健康生長意義上的不同,你的教育生涯就有了價值,你的人生就有了意義。”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極大,長時間的高壓環(huán)境,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生活化教學使得教學內容貼近日常,結合生活中的趣味現(xiàn)象更加易于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尤其是對于化學這門學科而言,將課堂融入生活化教學是有必要的,例如,在學習有機化學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人體日常食用的營養(yǎng)物質,給學生講解貼近生活的化學知識,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碳水化合物”的含義,同時可以適當的進行課外知識拓展,給學生普及健康飲食的知識。將生活與化學教學相結合,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也教給學生用得著、學得會的知識,可謂一舉而多得。
2.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2.1高中教學化學教學現(xiàn)狀
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高中學生的心智逐步成熟,這一時期的學生個性十足,學習能力很強。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或多或少存在叛逆情緒,需要教師耐心的引導。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由于知識本身具有較高的難度,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更要重視學生個體差異。但是近年來,人們愈發(fā)重視高考,注重成績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并不能有效的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少將化學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而是致力于傳授給學生高分技巧。有些時候教師為了節(jié)約時間,在授課時只是教給學生一些順口溜,將化學知識通過背誦的形式教給學生,對于其中蘊含的化學原理僅僅一筆帶過,給學生解釋說“現(xiàn)階段的教學不需要你們理解”,或是“這個知識點不在高考大綱范圍內”。這樣的做法雖然節(jié)約時間,但是這是極不負責的教學方法。
2.2原因分析及改進意見
2.2.1針對教師提出的分析及意見
著眼于教師的教學行為,受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影響,部分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太過注重考試成績。因而導致授課內容枯燥,課堂缺乏有效的啟發(fā)作用。例如,在學習“溴水和乙烯的反應”時,單純的讓學生根據教師講解背誦知識,很難激起學習興趣,導致授課效率不高。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將危險系數較小的化學實驗帶到課堂上,通過實際的觀察,能使知識更加牢固的扎根于學生心底。直觀的視覺感受,能幫助學生更深刻的學習一類知識,輔以教師的講解,能極大的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利用課內的化學實驗,也能在緊張的授課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除此以外,適當的課外知識拓展,結合奇妙的化學現(xiàn)象也能有效的吸引學生興趣,將所學的化學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也是提高化學課堂的趣味性是提高授課效率的方法之一。例如,高中化學知識“丁達爾效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播放圖片“清晨樹林中的丁達爾效應”,給學生直觀的展示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再者可以利用課堂前5分鐘做一些相關知識的趣味實驗或看一些有趣的實驗視頻;也可以組織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搞課題研究等形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2.2.2針對化學課堂提出的分析及意見
當精神緊繃,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學生遇到不會創(chuàng)新與改革只會照本宣科的傳統(tǒng)教師,枯燥乏味的課堂只能讓學生昏昏欲睡,死記硬背。為了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化學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才能,將趣味性教學融入到化學教學方法之中。不僅能讓學生放松心態(tài),更是可以提高學生的對化學的興趣,實現(xiàn)教育目標。同時,化學反應常伴有明顯的化學現(xiàn)象,教師可以利用化學本身的趣味性,設計一些易于吸引學生的教學內容,以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率。此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合理實施分層教學,導致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基礎好的同學學不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因此,對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應該合理規(guī)劃教學方法,實現(xiàn)因材施教。再次以“有機化學”部分的知識為例,由于該部分的知識難度相對較高,在學習過程中需要較強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難度較大。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個體,因材施教,合理設計分層教學目標。
3.高中化學與生活化教學的融合策略
3.1通過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導入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在生活中只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和總結。生活中有很多適合于高中化學學習的教學資源,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焙玫恼n前引導是一節(jié)優(yōu)質課堂的開始,因此為了更好的啟發(fā)學生,提高授課效率,教師可以在給學生講解化學知識前,通過貼近生活的化學現(xiàn)象作為引導,結合生活中的趣味現(xiàn)象,更好的發(fā)揮化學學科的魅力,吸引學生產生學習熱情,從而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目的。
以筆者自身的現(xiàn)場教學為例,在學習“酯化反應”部分的知識時,筆者通過制作幻燈片課件的形式給學生展示一幅漫畫,內容講述的是“酒是陳的香”,通過漫畫內容提問學生,“為什么說酒經過久置之后會變動更加香甜可口呢?”通過實際生活現(xiàn)象作為引導,學生們的腦筋都被調動起來,開始積極思考,也提出了許多有趣的答案。在經過熱烈的討論之后,筆者通該例子作為教學引導,開始“酯化反應”部分知識的展開講解,告訴學生其中的化學原理,酒經過久置以后會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酒內的物質隨著歲月的洗禮發(fā)生化學變化,其生成的酯類物質就是酒變香的原因。再比如,在學習稀有氣體時,為什么以前也稱它們?yōu)椤岸栊詺怏w”?我會講到每種稀有氣體在生活中的應用,比如講到氦時,會提到氦氧混合氣是職業(yè)潛水員的生命線,氧氣罐里不用氦氣取代氮氣的話,潛水員潛到四十米就會出現(xiàn)極其危險的醉氮癥狀,使用氦氧混合氣能有效防止“醉氮”,這是因為氦氣就算在海底高壓環(huán)境下也幾乎不溶于水,被吸入肺部時也就不會溶于血液,只會在我們呼氣時原封不動地排出體外。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的體會學習化學對于日常生活的意義,有效的激發(fā)學習熱情。同時將生活現(xiàn)象與教學的結合,能使學生更牢固的記住知識,每當提到相關物質的性質時,學生就能通過結合生活現(xiàn)象和生活經驗的方式聯(lián)想起化學知識。因此,教師應當重視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積極探索合適的教學內容,合理運用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
3.2利用趣味性的化學實例豐富授課內容,提高學習熱情
貼近生活的化學想象,能幫助學生加深知識點的理解,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資源獲取途徑較少,教學素材的獲取方式單一。選取的例子距離生活太遠,很難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導致傳統(tǒng)教育的教學內容往往豐富度較低。隨著如今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信息技術極其成熟,數字化的教學資源為現(xiàn)代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素材,其中不乏有較多貼近生活的化學現(xiàn)象,利用這些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可以使得化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豐富,使學生產生對化學學科的喜愛之情。
高中化學課堂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化學基礎,也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化學,感受化學。因此,單純的依靠課本內容是不夠的,適當的生活化拓展是有必要的,通過貼近生活的化學知識,更能幫助學生豐富知識體系。例如,在學習有機物乙醇化學性質時,提到很多人喝酒后會耳紅面赤,以為是酒精導致的,其實是乙醛引起的。乙醇被溶解在血液里的氧氣氧化為了乙醛,乙醛具有讓毛細血管擴張的功能,而臉部毛細血管的擴張才是臉紅的原因。當1-2個小時后紅色就會漸漸腿去,這是靠肝臟里的P450慢慢將乙醛轉化成乙酸,然后進入TCA循環(huán)而被代謝。在學習“基本營養(yǎng)物質”部分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適當延伸課堂內容,給學生講一些與化學相關的飲食知識,如,“豆?jié){的假沸現(xiàn)象”,由于黃豆中含有皂苷成分,這些化學物質在水溫達到80℃左右時,會產生大量泡沫,如果誤食會產生中毒現(xiàn)象。在學習堿金屬元素,提及用電解法離析出金屬鉀和鈉的化學家戴維時,可以提到戴維和物理學家法拉第的師徒關系。講到金屬冶煉時,就會提到物理界泰斗牛頓其實早期也是一名化學家,而且是一位的煉金術師,雖然煉金術師們最終目的沒有達成,但在實驗過程中卻發(fā)明了很多現(xiàn)代實驗儀器。豐富的生活化拓展,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豐富生活知識。除此以外,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還有很多,如,“故宮鬧鬼”的現(xiàn)象,是由于墻壁內的化學物質“四氧化三鐵”與自然界的閃電碰撞后產生的奇妙現(xiàn)象。再如,人們食用的“松花蛋”其原理是蛋白質與堿性物質產生的化學反應導致的。適當的課外知識拓展,也有助于學生完善化學知識體系,提高化學課堂內容的豐富度,提高學習熱情。
3.3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幫助學生走近化學現(xiàn)象
實驗是高中化學學習的重點內容,在考試中占有不小的地位。同時化學實驗也是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化學、認識化學的一種方式??斩闯橄蟮幕瘜W原理遠不如一場實驗更能吸引學生興趣,因此,在化學實驗中結合生活現(xiàn)象,也是生活化教學的優(yōu)秀策略之一。教師可以在課上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趣味化學實驗,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化學學科素養(yǎng)中的探究意識。比如在講解晶體的常識時,通過簡易實驗也能驗證微觀結構的不同,比如創(chuàng)設情景活動:在兩個同學的課桌上各放一小撮鹽和一小撮蔗糖,然后請這兩個同學試著將空的玻璃杯斜著立在鹽粒和蔗糖上,看哪個容易立起來?提出問題:思考為什么在鹽粒上容易立起來?學生活動:帶著疑問閱讀教材相應的內容,并解決問題:什么是晶體和非晶體?本質區(qū)別是什么?晶體又有何特點和性質?這樣通過趣味性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能觀察,思考,分析,自主學習,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解決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問題解決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注重通過實驗解決使學生獲取知識,了解科學方法及探索晶體結構的價值和意義。通過學習討論引導學生應用晶體的概念和性質,總結獲得晶體的方法,并能列舉鑒別晶體的方法。
化學化工是人類賴以生存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我國教育的重點培養(yǎng)內容之一,高中教育中教師也要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帶領學生體會學習化學的意義,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優(yōu)質的化學人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家做一些簡單的化學小實驗,例如,家中常見的淀粉、蔗糖、食用油,將這三種物質分別加入一次性水杯中攪拌,就可以分別得到懸濁液、溶液、乳濁液,通過動手實踐能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化學知識。此外,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化學實驗,例如,在學習“膠體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借鑒鹵水點豆腐的原理設計化學實驗,在課上為學生展示膠體與電解質溶液的反應,通過貼近生活的實驗能夠在潛移默化間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幫助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借由豐富的課堂內容,更能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學的教學不應當與生活割裂開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知識的學習也應當走進生活之中。因此,在高中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們應當發(fā)散教學思維,將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與課堂相結合,更加生動的為學生展示化學之美,以期構建更加高效的化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陳國萍.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39):117-118.
[2]葉書林.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實施[J].試題與研究,2021(12):93-94.
[3]錢莉華.論實施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J].天津教育,2021(11):106-107.
[4]韓振霞.“教學生活化”理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高考,2021(12):11-12.
[5]王玉玲.生活化教學與高中化學課堂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17):135-136.
[6]吉田隆嘉.《走進奇妙的元素周期表》[M]
[7]李政濤. 《教育常識》[M]